劉立勇
摘要:目前,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在不斷提升,大家的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意識在不斷增強,為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節水灌溉工程是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的關鍵,直接影響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和經濟效益。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門需要重視灌溉技術的應用,引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整體質量,本文主要研究了農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田水利;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
1農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發展的重要性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和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75%的糧食和90%的經濟作物是靠農業灌溉生產的,這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中國農村人口達到6.74億,占全國總人口的50.32%。2018年度《中國水資源公報》公告資料顯示,全國2018年的總供水量約為6015.5億m3,其中3693.1億m3用于農業灌溉,占全國總用水量的61.4%。農業水資源的浪費現象十分嚴重,直接導致了我國水資源的短缺,極大地影響了我國人民的生活和生產。農業灌溉缺水危機將嚴重制約農業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應對水資源危機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嚴峻問題。
為了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實施高效節水灌溉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高效節水灌溉水利工程不僅可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建設節水型社會,而且可以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的水利灌溉工程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探索農田水利灌溉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基本原則
2.1統一規劃,分步實施
在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中,相關部門需要將其和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融合起來,在了解水資源供求現狀和發展、生態環境現狀的基礎上,以縣為單位編制農田高效節水規劃,明確分年度的發展目標,將農田高效節水任務落實到鄉村和地塊中,不斷擴大高效節水農業發展規模。
2.2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根據農業生產水平、水利配套工程、節水灌溉設施基礎條件,明確高效節水技術推廣模式,充分發揮出高效灌溉節水技術的節水性、效益性和生態性優勢,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同時,在任務安排和技術補貼方面,需要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用戶收入水平,進行分類指導。
2.3提升技術,點面結合
相關部門需要根據各個區域和作物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滴灌施肥制度、溝灌技術參數和主推模式,將溝灌技術和管灌技術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示范推廣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加大作物需水和需肥規律的實驗研究,提升滴灌技術水平,實現點面結合、整體推進,提高工程建設的綜合效益。
3農田水利節水灌溉中存在的問題
3.1節水灌溉工程設計缺乏合理性
節水灌溉工程是農田水利工程中的一個基礎環節,同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存在較大聯系。目前,我國農田水利灌溉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開展,雖然能有效提高灌溉效率,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甚至對農村經濟發展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例如:在設計節水灌溉工程時,其中就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況。一般來講,相關設計人員在設計完善節水灌溉工程時,并沒有充分結合我國農村建設實際情況,也沒有從當地實際灌溉情況出發,僅僅依靠設計人員經驗以及相關資料進行設計,雖然從工程表面上來看,并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卻不能夠充分滿足當地灌溉需求。此工程在日后投入使用時,不但不能提高灌溉效率,甚至還會增加建設成本,不利于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3.2缺乏合理的種植結構
受傳統灌溉理念的影響,大部分農民在種植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種植方式,缺乏積極先進的種植意識,從而導致高效節水灌溉不能夠充分發揮出積極作用。例如:部分農民受到傳統種植理念的影響,在春天就會種植玉米,然后在春天種植小麥,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發揮出積極功效,不利于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4農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策略
4.1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
在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相關部門需要在提高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的基礎上,合理地調整農業結構,引進更多先進科學技術,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效益,將工程措施、農業措施和生物措施結合起來,進行土地綜合治理開發,利用項目扶持、企業投資等形式,引導農民群眾進行土地流轉,合理地鋪設滴灌管網,為節水農業的高效性提供支持。另外,水利工程建設部門需要遵循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充分整合資源創新制度,大力發展公司式運作的規模種植經營,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預期目標。
4.2進一步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針對當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節水灌溉工程發展和推廣問題,需要相關的工程施工人員能顧真正地引進并推廣先進的灌溉節水技術,利用技術的創新實現對于節水能力的提升,從而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而這就需要相關的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人員能夠做到兩個方面,首先便是對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引進,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能夠真正地做到向世界優秀且先進的技術學習,真正地去引進高校節水灌溉技術,而不是僅僅作為示范區或者技術展示,而是真正地將其用于實際;其次便是對于高校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和大規模本土化工作,這是極其困難卻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環節,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能夠針對當前該效節水灌溉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結合本土的實際狀況,實現對于技術的優化改良與本土化,進而更好地實現對其自身的推廣。
4.3作物種植結構優化,水資源合理配置
應遵循因地制宜的方針,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對其環境、氣候、土壤及水資源的現狀和未來前景進行評估,結合當地的土壤特點和農作物情況選擇最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灌溉技術。因此,不同地區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配置水資源,合理優化農作物的種植結構,減少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提高作物的灌溉效率。例如:針對水資源豐富的河壩川地,適合運用噴灌技術大規模種植水稻,高半山區應該大力推廣引進耐旱性優良的農作物種類。同時,要進一步發展立體種植,減少農業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科學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為了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有關部門需要采取積極措施,協調水資源規劃,落實具體責任,確保實現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4.4提高廣大農民的灌溉節水意識
農民的思想認識一般比較落后,思想觀念有一定的局限性,這給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來了巨大的障礙。因此,水利部門應發揮作用,通過技術下鄉、印制宣傳冊或利用電視、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等手段,積極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推廣工作。傳授農民具體的使用方法,讓農民與時俱進,逐漸改變陳舊的灌溉觀念,接受新的灌溉技術,掌握先進科學的灌溉技術,從而讓廣大農民積極自主地將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實現灌溉水的節約和高效利用。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農業用水問題日益嚴重,相關部門需要有效地控制灌溉用水,有效地解決水資源浪費問題。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相關部門需要引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改善農村生產環境,提高農民群眾的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范立新.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7(22).
[2]張雪梅.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新疆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2017(17):31-31.
[3]胡發潤,周敬波.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分析[J].農家參謀,2018(11):204-204.
[4]羅琳,胡智丹,龐靖鵬,等.新形勢下我國農田水利發展思路初探[J].水利發展研究,2018(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