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

【摘要】在山地地區及高邊坡工程施工中,擋土墻是比較適合的一種施工支護方式,但是擋土墻的使用,受到地質條件的制約,地基承載力好的地方,才能選用重力式擋土墻。
關 ?鍵 ?詞 重力式擋土墻 ?邊坡支護 ?沉降縫的處理
一、重力式擋土墻的簡介及適用條件:
依靠石砌圬工或水泥混凝土的墻體自重來抵抗土體土側壓力的擋土墻稱為重力式擋土墻。重力式擋土墻是為防止土體坍滑而修筑的,主要承受側向土壓力的墻式建筑物。在公路工程中廣泛用于支承路堤填土或路塹邊坡,以及橋臺隧道洞口及河流堤岸等。根據墻背傾斜情況,重力式擋墻可分為俯斜式擋墻、仰斜式擋墻、直立式擋墻和衡重式擋墻以及其他形式擋墻。依靠墻體自重承受壓力,保持平衡,一般用毛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區可用混凝土,其優點是,形式簡單,取材容易,施工方便,缺點是對地基承載力要求較高,砌體用量較大。當地基承載力低時,可在墻底放置鋼筋混凝土底板,減少開挖量砌體用量。
二、簡述重力式擋土墻施工工藝:
1、測量放樣:依照設計圖紙將擋土墻位置進行路由復測,檢查出與設計圖紙不符的地方與設計院溝通協調解決。
2、基礎開挖:在開挖的過程中注意基槽邊坡穩定及基底標高,使用機械開挖時,應預留200—300mm厚用人工開挖,不得擾動原土層。開完至設計標高后,對地基做觸探,確保地基的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當擋土墻天然地基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作出地基處理,經處理后的人工地基應能滿足承載力、穩定和變形的要求。
3、基礎砌筑及沉降縫的預留:砌筑墻身采用擠漿法分層、分段砌筑、分段位置設在沉降縫或伸縮縫處,每隔10~20m設一道,縫中用2~3cm厚地木板隔開。沉降縫和伸縮縫可合并設置,分段砌筑時,相鄰層地高差不宜超過1.2m。片石分層砌筑時以2~3層砌塊組成一個工作層,每一個工作層地水平縫應大致找平,各工作層豎縫相互錯開,不得貫通。砌縫應飽滿,表層砌縫寬度不得大于4cm,鋪砌表面與三塊相鄰石料相切地內切圓直徑不得大于7cm,兩層間地錯縫不得小于8cm。一般砌石順序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角石應選擇比較方正、大小適宜地石塊,否則應稍加清鑿。角石砌好后即可將線移掛到角石上,再砌筑面石(即定位行列)面石應留一運送腹石料缺口,砌完腹石后再封砌缺口。腹石宜采取往運送石料方向倒退砌筑地方法,先遠處,后近處。腹石應與面石一樣按規定層次和灰縫砌筑整齊、砂漿飽滿。砌塊底面應座漿鋪砌,立縫填漿補實,不得有空隙和立縫貫通現象。砌筑工作中斷時,可將砌好地砌塊層孔隙用砂漿填滿。再砌時,表面要仔細清掃干凈,灑水濕潤.砌體勾凸縫時,墻體外表漿縫需留出1~2cm深地縫槽,以便砂漿勾縫。砌筑上層砌塊時,應避免振動下層砌塊;砌筑中斷后恢復時,應將砌體表面加以清掃、濕潤,再坐漿砌筑。
4、鋪設排水孔:墻身砌筑過程中應按施工圖要求作好墻背防滲、隔水、排水設施。砌筑墻身時應沿墻高和墻長設置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錯布置。折線墻背地易積水處亦應設置。泄水孔地進水側應設置反濾層,厚度不小于0.3m。在最低排泄水孔地下部,應設置隔水層,不使積水滲入基底。泄水孔一般采用梅花形等間距布置,孔徑為φ100mm,材料采用毛竹或PVC塑料管。擋土墻頂面一般采用砂漿抹面或面石做頂.擋土墻頂面內側與山體連接處要用黏土夯實,防止滲水。當墻背土為非滲水土時,應在最低排泄水孔至墻頂以下0.5m高度內,填筑不小于0.3m厚地砂礫石等過濾層。擋土墻地段側溝,采用與擋土墻同標號地水泥砂漿砌筑,并與擋土墻一同砌成整體。當擋土墻較高時,應根據需要設置臺階或檢查梯,以利檢查、維修、養護。
5、勾縫養護:砌體勾縫,除設計規定者外,一般采用平縫或平縫壓槽,平縫應隨砌隨用灰刀刮平,勾縫砂漿不得低于砌體砂漿強度,對勾縫砂漿應注意壓實和外表美觀。勾縫應嵌入砌體內約2cm深,縫槽深度不足時,應鑿夠深度,勾縫前應清掃和濕潤墻面。漿砌片石擋土墻砌筑完后,砌體應及時以浸濕地草簾、麻袋等覆蓋,經常保持濕潤。一般氣溫條件下,在砌完后地10~12h以內,炎熱天氣在砌完后2~3h以內即須灑水養護,灑水養護期不得少于7d。在養護期間,一般砂漿在強度尚未達到施工圖標示強度地70%以前,不可使其受力。已砌好但砂漿尚未凝結地砌體,不可使其承受荷載。如砂漿凝結后砌塊有松動現象,應予拆除,刮凈砂漿,清洗干凈后,重新安砌。
三、重力式擋土墻施工中難點分析:
1、軟土地基的處理:
土質地基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強力夯實法、墊層法、深層攪拌法、振沖擠密法、樁基礎、沉井基礎等。強力夯實法處理地基應根據地基土質及處理要求選擇合適的錘重和落距。對于粘性土、濕陷性黃土地基,最后兩遍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 1.0~2.0cm;對于砂性土,不宜大于 0.5~1.0cm。 基礎的埋深應大于當地凍層深度(撫順市按1.2米考慮)。
2、墻背填土的要求:墻背回填應由最低處分層填起,若分幾個作業段回填,兩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地段應按1∶1地坡度分層留臺階;若兩個地段同時填筑,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每一壓實層均應檢驗壓實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層,否則應檢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補充壓實,直至滿足要求.采用輕型動力觸探(N10)每夯填層檢查3點,其擊數標準經試驗確定。
3、驗收標準
四、結束語
重力式擋土墻施工技術是在多年支護工程施工總結研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是利用墻身自重承受土側壓力,從而達到擋護邊坡地作用,在施工應該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施工,尤其是在北方寒冷地區,擋土墻的基礎必須做好,防止由于凍融循環,讓墻基礎及墻身出現凍脹破壞,一旦形成凍脹破壞,修復程度及修復費用是很高的。
參考文獻:
1、《建筑邊坡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T51351-2019
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
3、《水工擋土墻設計規范》SL37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