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摘要:為提升煤礦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管理效率,通常采用企業重組和并購等方式實現。由于煤炭企業內部結構重組,建設現代化煤礦調度系統已經成為確保企業長久穩定發展的有效途徑。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的核心在于生產調度管理系統的應用,能夠全面提升整個礦采生產的安全系數。然而,當前大部分煤炭企業所應用的生產調度系統比較老化,無法滿足煤礦開采需求,全面更換系統的難度和成本也比較大。因此,多數煤炭企業對現有生產調度管理系統進行升級更新,以此維護系統運行安全性和穩定性,全面提示煤炭企業生產效率。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煤礦監控和調度信息系統信息化集成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煤礦監控和調度信息系統;信息化集成問題;發展思路
引言
當前,煤礦企業建設現代化調度系統,會直接影響企業生產效率和安全性。當前,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能夠有效維護調度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通過大量應用實踐能夠看出,該系統在維護企業生產效率方面具有顯著作用,所以企業必須加大現代化調度系統的建設力度,并且不斷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以此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1、安全生產資源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提高生產指揮能力。通信聯絡系統融合與信息互通,讓生產指揮人員能夠以快捷有效的手段實現調度指揮,提高管理效率。各生產單位之間也能夠用更多樣有效的聯絡方式,協調生產,提高生產效率。(2)提高安全應急能力。煤礦安全生產規程要求在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發出指揮調度命令,有效的組織井下逃生、自救,以最高效的手段保護礦工的生命安全;在煤礦生產管理中引入智能監控的手段,通過信息共享,讓調度指揮人員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利用多種方式傳達指令,解決信息覆蓋死角,確保指令有效傳達。(3)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煤礦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兼具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要求。系統功能主要包括安全風險分級管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標準化考核、安全決策分析和風險可視化預警等功能。而以信息共享為目標的通信聯絡平臺是煤礦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信息基礎設施,其性能直接影響著管理系統功能的可靠性和穩定性。(4)降低煤礦信息化建設的投資成本。各監控管理系統之間采用統一的平臺管理,統一的平臺傳輸,共享的數據接口,互補的功能優勢,可有效節約投資,節省運行維護成本,提高設備的利用效率。(5)提高智能礦井信息化建設水平。礦井信息化建設要求各子系統信息共享,數據互通,平臺統一。調度通信、無線通信、應急廣播、人員定位等都是智能礦井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更是智能監控通信系統的有機組成;通信聯絡系統從簡單的互聯互通,到底層的互通與融合,再到操作界面與功能的協調統一,無疑能夠發揮多個系統的集群效應,而這都以信息共享為基礎。
2、煤礦監控和調度信息系統信息化集成問題
2.1管理問題
由于資金投入的問題和信息化建設認識不到位等眾多其他原因,煤炭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大的困難,一味的導入成熟的外來管理軟件,未創建集成化、系統化方法進行科學規劃,導致信息化管理在決策源頭問題較為明顯,生產部門上報計劃過程經常出現“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不良現象,而企業負責人未進行統一規劃,導致信息化管理軟件廠家形成“百家爭鳴”卻“互不兼容”的局面,即一個企業有多達十幾家信息化建設規劃,并且互不相干,出現大量“信息孤島”現象。只有少部分煤炭企業由于高層管理人員具備相關信息化建設意識,能夠從整體出發,權衡信息化建設投入資源的合理分配,實現較好的信息集成系統。在投資水平上,煤炭企業偏重于安全生產監控系統建設,資金投放比重失調,其他信息化投入不足,導致煤炭企業信息化管理方面發展并不全面,這樣長久以往下去,會阻礙煤炭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步伐。
2.2信息不能共享,信息資源浪費
煤炭企業系統發展至今,顯然已不是最初的文檔文案數據管理這種簡單的系統,而是已經成為信息化的中心平臺。但是,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完全實現企業辦公自動化,并沒有完全深入地運用系統與其他信息系統的結合,大部分工作只是利用計算機進行錄入、上傳和下載,其它功能被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
2.3煤炭企業的信息化集成需求
煤炭企業基于系統的信息化集成系統從其所服務礦井的特殊性方面來說,首先要滿足煤炭企業自身的管理需求,重點服務于礦井安全生產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安全生產全過程監督管理,是煤炭企業最大的剛性需求;其次要滿足相關各級管理需求,由于煤炭企業實現層級管理。
3、煤礦監控和調度信息系統信息化集成發展思路
3.1電話調度系統
當前,多數煤炭企業都擁有電話調度系統,管理人員能夠重新建立外線接口和容量。比如系統容量來說能夠配備119個門,公共設備預留系統中可以配備245個門。對于架構外線接口系統來說,可以分別配置兩塊數字中繼板和環路中繼板。對于架構系統來說,則需要預留配置移動運行系統、視頻監控以及傳真機的連接口,并且在內部配置高質量的配線架。由于煤炭企業屬于高安全風險的行業,極易出現安全事故,因此在煤礦作業過程中,通信系統的通暢性具備重要作用。所以,煤炭企業在設計和建設電話調度系統時,可以配置無線電臺系統,以此降低意外事件發生率。
3.2全礦井綜合監控系統
全礦井綜合監控系統是由智能化傳感器、智能化監控站和調度網絡組成。該系統既可以用于井下各個系統及重大危險源的全方面監控,又可實現某方面監控的多參數、多功能監測與監控并舉,以及就地自動控制與地面遠程控制,是礦井監測系統的發展方向。(1)智能傳感器:優勢在于:1)電路通用。智能傳感器電路是通用的,可連接不同的傳感組件,多個傳感器組件可同時裝配于一個傳感器當中,一專多能,實現效能集成。2)采用數字信號傳輸與多路復用。智能傳感器采用數字信號傳輸,一根多芯電纜與智能監控站以樹形結構相連。3)就地控制。智能傳感器不僅可實現信號傳輸和狀態識別,還具有報警、斷電等功能。具有執行速度快,可靠性高等優點。(2)智能監控站:智能監控站是全礦井綜合監控系統智能現場設備,功能類似分站,但又不同,主要體現在:1)一般采用數字傳輸和多路復用。2)采用組態軟件技術,實現了分站軟件的通用。3)采用現場總線技術,解決了通信協議不通用的問題。(3)調度管理網絡:技術人員通過專門的調度網絡系統對監控井下的各項數據,時時進行信息反饋,功能類似于中心站和遠程終端。通過網絡可將各個部門和領導聯系在一起,實現信息共享。不同人員可根據不同的需求,添加自己所需要關注的信息模塊,使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專業性。
3.3QE36煤礦遠程供電監控系統主要功能
(1)遠程控制功能:由井上機電調度中心管理人員遠程控制井下高壓開關開關柜合閘及復位狀態。(2)遠程監測功能:地面可對井下高低壓供電設備進行遠程實時監測,主要包括電壓、電流監測、整定情況監測、越級跳閘監測等。(3)遠程調校功能:在地面機電調度中心可對井下開關設備的整定值調整,可在系統內設置優先權,防止與井下開關沖突,當設置為井上為一級優先時,井下調整就不起作用。當出現人為操作失誤,本系統會提示錯誤,動作失效。(4)報表功能:井下系統發生故障與異常時會在井上基站發出警報,職能部門可以對各類報告進行存檔,以供分析調查之用。
結束語
總之,我國煤炭賦存條件相比其他國家較差,井下瓦斯、水、火等災害問題極為突出。借助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監控并舉,可以大大減少災害事故,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信息化、智慧化礦山是礦山今后的發展方向,煤炭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將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吳葉明,李治理.安全監控系統在煤礦瓦斯事故防治中的應用與分析[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8,43(05):123-125.
[2]張志榮.基于項目管理的可視化煤礦生產調度管理系統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8,20(20):153.
[3]劉學紅,李子園,宋鐵成.煤礦調度通信和視頻監控融合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19):1-3+22.
[4]吳青剛.煤礦井下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應用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16):61-62+29.
[5]尹遜松.調度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用[J].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2018(0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