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品



摘要:隨著反艦導彈制導技術、運行速度和戰術使用方法的提升,傳統無源光電干擾技術逐漸體現出對抗能力的不足,為提升無源干擾的作戰使用效能,提出了精確干擾技術,從精確干擾的目的、體現出來的主要特征、干擾的可行性和擬采用的技術方案等方面對精確干擾技術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精確干擾技術;干擾彈;反艦導彈
1.引言
在反艦導彈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水面艦艇反導防御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目前,對付反艦導彈的反導防御導彈系統、艦炮系統、電子對抗系統、高能激光武器系統等軟硬武器已被應用到防御導彈進攻的戰斗中,用于抵御來自空中、水面或水下各種平臺發射的掠海式反艦導彈的攻擊。電子對抗系統作為反導防御軟武器之一,在防御戰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無源干擾又是電子對抗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可以與有源干擾組合使用,與之取長補短,又可以單獨作戰,完成反導防御任務,所以無源干擾以其獨有的特點受到各國海軍青睞,在現代海戰中同樣具有重要地位。
無源干擾[1~3]通過反射(散射)或吸收電磁波、擾亂電磁波傳播路徑,改變目標的散射特性,形成假目標、干擾屏幕,掩護真目標的一種干擾方式。其具有制造簡單、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和消費比合理等特點。目前常用的無源干擾包括箔條干擾[4]、紅外干擾[5]、煙幕干擾[6]。箔條干擾通過散射照射的雷達波實施干擾作用,其具有能夠干擾各種體制雷達、能同時干擾不同方向、不同頻段多部雷達的特點;紅外干擾通過布放特定波段的紅外干擾源,具有紅外輻射能量高、持續時間長和干擾效果明顯等特點;煙幕干擾通過在空中布放特定材料的懸浮物,達到削弱或破壞目標紅外和可見光輻射特性,吸收制導武器制導能量,使其制導設備無法正常使用,達到保護艦船的目的。
作為反艦導彈軟(無源干擾、有源干擾)、硬(艦空導彈、密集陣和激光毀傷武器)對抗手段之一的無源干擾技術,其作戰使用方法和效能的充分發揮,將對整個防御體系的建立和對抗效能的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傳統無源干擾主要采用沖淡(箔條彈、紅外彈)、轉移(箔條彈和有源干擾機)、質心(箔條彈、紅外彈)和遮蔽作(煙幕)等作戰方式。雖然在反艦導彈對抗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發射距離較近、對抗空間小、干擾時間緊和對艦上目標探測、跟蹤設備有影響的缺點,限制了艦載對抗武器的充分發揮。因此,拓展無源干擾空間、增加對抗時間、提升對抗批次、減少對艦載武器的影響,對建立艦、海、空和天分層立體防御體系具有關鍵性作用
2.精確干擾特征及效能分析
精確干擾為在精確的時間內將干擾物布放到精確的空間,形成精確的形態,表現出精確的特征的一種干擾方法。以削弱或降低目標探測指示平臺、反艦導彈等對艦船的威脅為目的,以顯著提高干擾作戰效能為宗旨。與傳統無源光電干擾相比,精確干擾具有如下主要特征:時間反應快速性,干擾物布放準確性,特征模擬的真實性,戰術使用廣泛性和干擾空間拓展性。
無源干擾具有不易暴露艦船目標、干擾持續時間長、干擾范圍廣和干擾效果與布放距離無關等特點,通過遠距離精確布放干擾物(建議距離3~5km),其可以減少干擾彈的用彈量、拓寬干擾空間、增加對抗批次、提高對抗效能、增添戰術使用方式和減少對艦載對抗設備的干擾等。
本文以用彈量減少和對抗效能增加為例,分析如下。
1)減少用彈量
煙幕遮蔽干擾通過在光電制導反艦導彈之間布放煙幕彈,達到保護艦船目標的目的。傳統使用方法煙幕布放在艦船與導彈來襲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且距離艦船距離較近(可以將其到反艦導彈的距離近似為反艦導彈距艦船的距離),用彈量n如下:
設艦投影長度為30~120m,反艦導彈距艦船的距離為6~10km,煙幕墻距艦船的距離為3~5km,單枚彈形成的煙幕墻尺寸40~80m,分析以上因素對煙幕遠近布放的影響。
由圖1得:在艦船投影面積0~60米時,遠近布放均采用單枚彈即可完成使用要求;在艦船投影面積60,120時,近距離布放用彈量增為2枚,遠距離布放仍然為一枚;當艦船投影面積達到120米時,遠距離用彈量增為3枚,近距離布放仍然為2枚。
由圖2得:近距離布放一直需要3枚用彈量; 6~7km,遠距離布放需要1枚彈;彈艦距離7~10km,遠距離布放需要2枚彈。
反艦導彈距艦10km、煙幕墻距艦船3~5km變化、單枚彈形成煙幕墻尺寸60米,艦船長度120米,分析遠近布放用彈量仿真分析。
其中,為遠距離布放的箔條云散射的雷達能量;為近距離布放的箔條云散射的雷達能量;為雷達制導頭到遠距離箔條云的距離;為雷達制導頭到近距離箔條云的距離。
設反艦導彈距近距離布放箔條云距離為6~10km(可以近似為反艦導彈距艦船的距離),遠距離布放箔條云距艦船的距離為3~5km,則遠近布放箔條云的雷達能量散射關系圖為:
設反艦導彈距近距離布放箔條云距離為10km(可以近似為反艦導彈距艦船的距離),遠距離布放箔條云距反艦導彈的距離為5~7km,則遠近布放箔條云的雷達能量散射關系圖為:
通過對用彈量減少和能量增加兩個方面分析了精確干擾相對于傳統干擾方法的優點。
3.小結
為提高無源干擾對抗效能,提出了精確干擾方法和定義。其具有可以減少干擾彈的用彈量、拓寬干擾空間、增加對抗批次、提高對抗效能、增添戰術使用方式和減少對艦載對抗設備的干擾等特點,以用彈量減少了和提高對抗效能兩方面分析了精確干擾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洪斌,蘇五星.激光無源干擾技術及其研究[J].紅外,2005,(7):13~17.
[2]張祥林,田萬傾,高東華.國外遠程無源干擾設備研究[J].光電技術應用。2004,19(2):32~34
[3]王立田.無源干擾在海上電子戰中的地位。船舶系統工程[J].1999,(2):21~22.
[4]高東華 ,王澍初.箔條質心干擾發射機動決策仿真研究[J].艦船科學技術,2003,25(5):63~65.
[5]呂相銀,黃超超,凌永順.面源型紅外誘餌對紅外成像制導干擾的評析[J] .電子對抗技術,2004,19(5):41~45.
[6]付 偉. 煙幕的遮蔽、施放及測試技術[J] .航天電子對抗,2002,(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