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元浦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大、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本文由徐家偉根據訪談內容整理,作者審核;參與訪談者還有成思行、小?。?/p>
這次疫情,有許多組矛盾值得我們注意。比如群防群控和科學防治的矛盾,短期防控和長期醫改的矛盾,醫護人員沖鋒陷陣和保護個人家庭權益的矛盾,公共安全問題和個人隱私保護的矛盾,民間媒體和主流媒體的矛盾(包括言論自由和嚴格管控的矛盾),以及國內輿論和國際輿論的矛盾。在疫情防控中怎樣處理好這些矛盾,怎樣體現出人道主義的關懷,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新華社前總編輯南振中很早就提出“兩個輿論場”的概念。一個是黨報、國家電視臺、國家通訊社等“主流媒體輿論場”,忠實地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個是依托于口口相傳特別是互聯網的“民間輿論場”,人們在微博、BBS、QQ、博客上議論時事,針砭社會亂象,品評政府的公共管理。互聯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改寫了“輿論引導新格局”。
其實在兩個輿論場的背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意識形態之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層次,就是社會心理。我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問題?社會心理作為一個重要的層次,在今天的互聯網條件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有了互聯網,有了8億多的網民,以及互聯網帶來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心理結構的巨大改變,這需要我們有一個新的認識過程。社會心理曾經帶來過各種“顏色革命”,它作為一個重大的社會構成的層次,在新的條件下,形成了國家治理、意識形態管理和我們上層建筑的構筑形式,如今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3月17日,3輛裝載著9噸浙江援助意大利醫療物資的卡車,出發開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將隨浙江組建的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一同飛往意大利。據統計,加上前期已運抵意大利的26.4噸防疫物品,浙江累計共有35.4噸物資支援當地抗疫(新華社記者 鄭夢雨 攝)
比如說在疫情初期,國際輿論對我們并不友好的時候,一方面我們國內民族主義表現出特別強硬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人贊成外媒的說法和做法。而我想說,我們要在辯證法的基礎上中道而行,在更高層次上認識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中國和世界的關系。
目前防疫重心由國內防控轉向嚴防國外輸入了,這是一種疫情發展的新態勢,需要我們防止心理上的一些變化。由于西方有些國家片面認為病毒來源于中國,于是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了一定的種族歧視。社會心理的發展都是有原因的,一些抱怨來自疫情的惡化。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更要以辯證的態度來對待,既不可能拒他人于國門外,也不能對此表現出極端的仇視。當然不包括有的西方媒體把我們描述成“東亞病夫”的政治性污蔑。
另外,此次疫情中兩個輿論場的表現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從話語方式來看,我們的主流輿論歷來至高、至剛、至強,相對也更理想化,或者叫鏗鏘有力、管控得力。但是考慮到剛才講的社會文化思潮問題,不是我們光用條條框框就能應對的。一方面我們要有理想、有責任、講奉獻。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實現柔性管理,關鍵就是要因勢利導,即網絡管理的問題一定要解決,但是不能搞“一刀切”。我們常說的“因勢利導”,可以解釋成辯證法的運行方式,既是歷史的又是辯證的,以此來解決問題,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要允許多樣性的民間輿論場的存在,在“不踩線”的情況下,允許他們發表各種意見,在多多引導的前提下,鼓勵釋放更多的民間聲音。但是對于民間不負責任的假消息,或為博人眼球,或純粹“神棍”,要予以堅決打擊、控制和管理。
為什么要同意多樣性的發展?因為大多數普通民眾,他們主要是感性地理解整個事件,是個人性情、習慣和認識的表達。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非常好的全民演練。
此次疫情還有幾個值得注意的文化問題。
這次疫情挖掘了文化的力量。比方說日本的救援物資上寫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等傳統詩詞。這給我們提了個醒:在這個時期,可以發揮出文化的力量,那種感人的力量能夠把人們拉到一起,彰顯出新面貌。后來,我們也學習了日本的這套做法,在援助伊朗的物資中,就寫上了古代波斯著名詩人薩迪的名句“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這能又快又好地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同時,關于文化產業的發展,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一是對文化產業的業態影響。因為疫情,許多演出沒辦法進行,但是有的打破傳統,積極采取線上播放的形式,倒是產生了非常好的效益。在此之前,院線根本瞧不起網上的做法,這次倒逼給了響亮的一擊。其實線上和線下都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廣闊天地,線上線下的結合才應當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是文旅產業未來的趨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經是一個不可改變的潮流,疫情使得許多人被迫“宅”在家中,想出去游玩旅行的欲望不會被削弱,反而有呈現報復式消費的可能。因此文旅產業的發展有其內生動力和需求,并且還在不斷增長,也會成為國家經濟進一步復蘇和發展的一股龐大力量。
三是統籌防疫和復工。從中央到各級政府,都已出臺許多政策幫助企業復產復工復市,盡管當前國內疫情形勢向好的態勢不斷拓展,但是國際輸入風險持續增大,部分城市仍需保持防控力量。因此如何統籌好兩者關系,依舊是嚴峻且漫長的任務。
四是堅定走高質量文創產業發展之路。文化與科技的關系要進一步走向融合,要解決好供給側與消費側二者之間的溝通融匯,使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使文創產業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通過治理,營造健康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