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鋒
廣東省信宜市池銅鎮農技站
一直以來,百香果都是采用“平棚式”種植,葉在上面形成一個大棚,果在棚下面,由于果與地面得不到陽光照射,造成了果色偏白、果實偏軟、口感不好、甜度不高等問題,再加上地面潮濕、細菌滋生、病害增多,導致農藥用量增加,不安全,而且每667 m2的產量一般只有1 000 kg左右。
百香果垂簾搭架技術主要是把百香果按行分開種植,不再是形成一個大棚。這樣種植陽光能直射到每個果子和地面上,從而把平棚式種植的所有缺點全部解決;再加上采用的雙層密植方式,目前實驗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預計年產量會提高到5 000 kg左右,是傳統種植方式的3~5倍,大大降低了百香果的種植成本。
在進行垂簾搭架時,種植戶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對于經濟基礎較好的種植戶來說,主材料最好根據使用位置決定。選擇用于支撐的鋼柱時,其規格以32管為宜,厚度3 mm、長度2.7 m左右,正常情況下,每667 m2準備100 根左右即可。棚架四周支撐的鋼柱,長度應控制在3 m,每667 m2準備20根。橫桿的選擇將影響棚架的穩定性,因此要以螺紋鋼為主,每667 m2大概需要200根。
進行百香果垂簾搭架時,以東西方向搭建,這樣能夠將百香果的光合作用發揮到最大效果。如果種植戶選擇在山地種植百香果,則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植株的株距和行距。每個植株的株距保持在2.2 m 左右,行距保持在2.75 m 左右,每667 m2植株數在400 株左右。在搭架立柱時,每隔3 m 立一個鋼柱,柱子長度為2.7 m,并將鋼柱埋入土壤內50 cm左右,每667 m2大約需要100根。然后將上下的橫桿兩端連起來,拉4根左右的平行引蔓線。兩根柱子之間的植株數保持在4株左右,長高后便可將其引蔓到4根線上,進一步提高立體空間的利用率。
做好準備工作之后,種植戶便可以進行百香果的引蔓工作了。種植戶要讓每株果苗都朝著一根線生長,讓其爬藤發育,滿足百香果的生活習性。等到幼苗長到1.5 m左右,再對其進行打頂。然后在其頂端保留大約兩條粗壯側枝,將其作為二級蔓讓其沿著線向兩邊發展。等到另外一株幼苗與二級蔓相接時打頂。二級蔓上長出的所有枝蔓都是三級蔓,要將三級蔓垂下結果。頂層枝蔓超出2 m的幼苗也要以相同方法進行引蔓整枝。
修剪是垂簾搭架工作的重要環節,種植戶修剪百香果枝蔓時應采取雙主蔓的形式。等到主蔓長到頂棚之后,將50 cm以下的分枝以及葉片全部剪除。此外,種植戶還要做好側枝截斷工作。當每個三級蔓上的果實采摘完后要將其剪除,保留枝蔓第一節即可,剪除多余的枝蔓。此舉主要是為了讓第二批的三級蔓結果,保證每年有三批左右的三級蔓結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