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華,吳鵬,楊燕,戴恩來
(甘肅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甘肅 蘭州)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是諸多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全球每年有1.30~1.75 億人患UTI[1]。在導致尿路感染的諸多危險因素中,糖尿病被認為是較為常見的危險因素之一,是獨立于年齡、性別、機體免疫力以及解剖結構異常等因素的危險因素[2]。針對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的治療,積極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其關鍵所在,降糖的同時選用適當的抗菌藥是西醫診治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的另一重要措施。在抗生素選用過程當中,應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療的主要環節,在降低耐藥性產生的同時可以減少毒副作用。然而,即便使用抗生素治療尿路感染的效果顯而易見,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極易產生耐藥性,濫用抗生素的情況亦較為多見,最后極易致使菌群失調的發生。
中文檢索詞以“中西醫、中醫、糖尿病、尿路感染、泌尿系感染”為主,英文檢索詞以“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betes、diabetes mellitus、urinary infection、urinary system infection”為主,并采用邏輯語言在萬方、VIP、CNKI、CBM、Pubmed 等數據庫中進行查找,同時配合手工檢索,檢索自建庫至2019 年公開發表的中藥聯合抗生素治療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隨機對照試驗文獻,共檢索出912 篇。
①干預措施:實驗組為中藥或中成藥聯合抗生素;對照組為單純應用抗生素;②結局指標:研究報告臨床治療有效率、治療后尿常規細胞計數等單個或多個指標;③基線情況:實驗組和對照組組間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
①原始文獻試驗設計不嚴謹,如診斷及療效判定標準不規范等;②排除復雜性尿路感染及合并有其他疾病的尿路感染等特定的文獻;③文獻為綜述、經驗總結、碩士和博士畢業論文、理論探討、動物實驗等的研究。
文獻篩檢、數據提取均由兩名評價員獨立完成,意見不一致時經討論解決。
采用RevMan 5.3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資料進行分析,二分類變量以比值比(OR)作為效應量,連續型變量資料以均數差(WMD)為效應量,并計算95%可信區間(CI)的P 值,若P<0.05 說明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繪制森林圖進行異質性檢驗,若P>0.05,I2<50%,提示同質性較好,采用固定效應模型(FE)分析。
通過檢索,共檢索到912 篇文獻,通過去重、閱讀文題和摘要初篩后得717 篇文獻,再通過閱讀全文,最終納入11 個中藥聯合抗生素治療2 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中[3-13],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11 個研究共940 例患者納入本項研究,治療組491 例,對照組449 例。
納入研究的11 篇文獻均未提及盲法、分配隱藏、脫落、失訪病例,僅提及了隨機分配,其中有6 篇文獻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對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分組,以致整個研究所納入的文獻質量一般。本研究所納入的所有原始研究的偏倚風險評價見圖1。

圖1 納入研究的風險偏倚評估圖
2.4.1 總有效率
納入的11 項研究均對治療結果進行了有效等級報告,如治愈、有效、無效等。本研究將納入的11 項隨機臨床對照研究結果分為無效與有效,其中有效是指患者經藥物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各項實驗室檢查指標均較藥物治療前好轉。納入的研究中干預措施相同,故對其有效率進行Meta 分析。根據分析結果P=0.96,I2=0%,表明各研究間無統計學異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對各項研究的有效性進行合并分析,詳見圖2。分析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OR=3.93,95%CI(2.61,5.93),P<0.05]。
2.4.2 安全性分析
本研究所納入的11 項臨床隨機對照研究之中,有2 篇文章對不良反應例數進行了報告。在治療過程中,試驗組和對照組均出現了輕微程度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和泌尿系統,但隨用藥時間延長,癥狀逐漸消失。
2.4.3 發表偏倚分析
采用漏斗圖法對有效性指標進行發表偏倚分析,可見漏斗圖(圖3)圖形兩側基本呈對稱分布,因此可以認為本研究在有效性方面不存在發表偏倚。

圖2 中西醫結合治療2 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有效性Meta 分析

圖3 有效性漏斗圖
在祖國醫學中,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屬“消渴”“淋證”范疇,其主要病因病機責之于濕熱蘊結膀胱,氣化不利,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臨床治療多采用益氣活血清利法。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清熱解毒藥抗菌作用明顯,且臨床應用極少產生抗藥性;活血藥物可改善腎臟血流;而益氣養陰中藥可提升機體抵抗力,部分中藥還有清除自由基、鎮痛、利尿等作用。
本系統評價結果提示:對于2 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治療,中藥聯合抗菌藥物優于單用抗生素。在納入的11 篇文獻中,都關注了總有效率,對其他癥狀指標的觀察并未統一。在臨床有效率方面明顯高于單用抗生素;在降低尿常規白細胞、紅細胞方面常規抗生素治療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效果優于單純常規抗生素治療;納入研究中未見嚴重不良事件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①原始研究質量不高:本研究所納入的11 項原始研究中大多數僅提及采用隨機分組,且各文獻中基本沒有提示隨機分配方案的隱藏、盲法等。風險偏倚評估結果不佳,質量偏低,可能影響到本研究結論的可靠性;②樣本量小:雖然已進行了全面的檢索,但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較少,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部分結局指標報告更少,這些原因均可導致或加大異質性;③本系統評價所納入的文獻均為已發表的文獻,缺乏尚未發表的資料、會議資料等。
2 型糖尿病可引起血管形態及功能變化、神經病變、機體防御機能減退等病理變化,從而導致感染的發生,并且臨床不易治愈。而感染又可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成為血糖居高不降、控制不穩的誘因。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同時加用中藥治療2 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治療效果更佳,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調節機體免疫力,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減少西藥毒副作用,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標本兼治,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