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河北省懷來縣醫院,河北 張家口)
橈骨遠端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多發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多伴隨骨質疏松,同時骨量也有所減少,從而增加了橈骨遠端骨質的脆性,比較容易引發骨折,臨床表現為腕部明顯的壓痛以及腫脹,并且會影響手及腕部的活動,我院于2016 年5 月至2018 年4 月給予老年骨質疏松橈骨遠端骨折的病患外固定支架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具體情況如下。
選取2016 年5 月至2018 年4 月我院收治200 例橈骨遠端骨折老年骨質疏松病患,將病患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病患給予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設為內固定組,本組共100例病患,其中女52例,男48例,年齡65~84歲,平均(74.5±9.5)歲;另一組病患給予外固定支架設為外固定組,本組共100 例病患,其中女46 例,男54 例,年齡66~83 歲,平均(74.5±8.5)歲。兩組病患的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1 內固定組
給予本組病患切開復位內固定進行治療,給予病患臂叢神經麻醉,協助病患采取仰臥位,并將病患患肢放于外展手術臺,保證掌側緣朝上,給予病患止血帶,開始手術;做長度約7 cm 的縱弧形切口于橈側腕屈肌腱橈側,對病患的皮膚、皮下組織、筋膜逐層切開[1],對骨折斷端進行充分的暴露,清理斷端部位嵌入的軟組織,并復位骨折端,視情況給予病患植骨處理,盡可能達到解剖復位;確認復位滿意后;使用克氏針進行臨時固定,與橈骨遠端掌側置入適當的“T”形鋼板,確認鋼板位置滿意后,使用普通螺釘進行固定;經C 臂機透視下確認效果滿意后植入鎖定螺釘;最后確認固定牢靠后,沖洗創面,并松開止血帶,及時進行處理,縫合創口,使用無菌敷料進行覆蓋;術后使用石膏托保持患肢處于功能位[2]。
1.2.2 外固定組
給予本組病患外固定支架進行治療,給予病患臂叢神經麻醉,并將病患患肢放于外展手術臺,給予病患上臂止血帶,參照術前X 線骨折的情況,分別于病患橈骨骨折近端橈背側緣、骨折線大約2 cm 以上部位做長度約1 cm 的縱行切口,并給予病患鈍性分離,將兩根直徑為3~4 mm 的Schanze 螺釘在直視下植入,注意垂直于繞骨干[3];接著于病患患肢第二掌骨橈背側并避開指伸肌腱分別做兩個長度約為0.5 cm 的縱行切口,同時將指伸肌腱牽開,并將兩根直徑為2~2.5 mm 的Schanze 螺釘在直視下植入,注意與掌骨長軸垂直;然后連接準備好的外固定支架,將所有固定螺母擰松,參照術前X 線骨折情況給予病患逆受傷機制進行手法整復,然后給予病患骨折復位[4],并對遠端骨折斷端的畸形情況進行糾正,注意保證關節面的平整;于骨折碎塊上使用克氏針進行固定,針尾埋在皮膚表面,確認復位效果以及橈骨關節面掌傾角、尺偏角、長度等復位效果滿意,可將螺母擰緊,固定外固定支架[5]。最后沖洗、縫合釘道,覆蓋無菌敷料并包扎,依據病患骨折情況,固定腕關節于不同的體位,采用石膏托進行外固定。
對兩組病患橈骨縮短、掌傾角以及尺偏角,腕關節功能評分。采用Mayo 腕關節功能評分評估病患腕關節握力、功能狀況、疼痛、活動范圍,總分為100 分,分值越低則表示病患的腕關節功能越差。
借助SPSS 21.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獲得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兩組病患的橈骨縮短、掌傾角以及尺偏角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外固定組病患治療后3 個月的腕關節功能評分顯著優于內固定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6 個月后,兩組病患的腕關節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體數據分析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病患的治療效果

表1 對比兩組病患的治療效果
腕關節功能評分組別 掌傾角 橈骨短縮 尺偏角第3 個月 第6 個月外固定組 10.78±2.41 1.85±0.66 19.52±2.53 82.52±2.12 88.19±1.23內固定組 10.65±2.44 1.86±0.64 18.95±2.13 75.63±2.46 87.95±1.35 t 0.379 0.108 1.723 21.216 1.314 P 0.705 0.914 0.086 0.000 0.190
橈骨遠端骨折是上肢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而老年人為此病的高發人群,由于老年人存在骨質疏松現象,在輕微的外力作用下即可導致病患出現骨折,并且通常為粉碎性骨折,對病患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目前臨床常采用的治療手段之一即為手術,并且臨床認為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重點即為維持橈骨長度,而據既往相關文獻表明,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以及外固定支架手術均可較好糾正病患橈骨短縮的情況[6]。
外固定支架是一種微創手術,此手術主要是借助軸向韌帶牽拉的作用,從而使得骨折端保持在復位之后的部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畸形現象的出現;并且外固定支架固定有著較好的穩定性,能夠較好恢復橈骨的尺偏角、掌傾角以及長度等[7];同時由于外固定支架不會對周圍的軟組織產生壓迫作用,同時與骨折端相距較遠,再加上手術創口較少,不會對骨折局部造成較大的損傷,能在最大程度上將骨折端附近軟組織的完整進行較好的保留,有利于病患術后的恢復;并且有利于病患術后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促進病患腕關節功能的恢復;另外外固定支架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操作簡便、出血較少,并且無需進行二次手術,減輕了病患的經濟壓力[8]。
綜上所述,在橈骨遠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能夠較好糾正尺偏角、橈骨縮短、掌傾角,并有利于病患盡早恢復腕關節功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