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利
鄧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科技創新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道路。”指明了科技創新的必然路徑??茖W技術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主要手段,科技人才是科學發展的主要力量。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非常重視人才,并動員留學人才回國參與建設。十八大后黨中央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目前我國在科技領域、國防建設、國民經濟都邁進世界前列。
科技領域和工業戰線一部分人才是不忘民族魂的留學學子,一部分是國內培養的人才。可喜的是八、九十年代的知識分子已經成了國家高科技棟梁。在某些專業,科技工作者幾乎把所有時間用于科研中。而他們所在的科技領域又是高度集中、高度保密。
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一直重視黨的宣傳工作,紅軍長征期間、抗日戰爭期間地政治宣傳、文化宣傳都不曾落下。從辦軍委“紅星”貼標語、發傳單、印刊物到后來創辦《新華日報》和《群眾》周刊等,不僅宣傳了黨的政策,更是鼓舞了士氣,團結了老百姓。
1940年12月30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建第一座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把延安中共中央信息正式向全世界發布,后來新華廣播電臺隨中央機關搬遷西柏坡,隨中央機關進駐北京。
老一代新聞工作者,穆青“勿忘人民”也是其一生秉持的新聞理念。新一代新聞工作者更是肩負歷史使命,例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東方之星”沉船事件、天津港大爆炸等突發性重大新聞事件中,各大新聞媒體的記者及時報道,向政府和社會反饋了更多現場的狀況及需求,引起了全社會對事件的關心和關注。正是因為這些新聞報道,把大家眾志成城、攜手共克難關的優良精神傳播發揚,讓人心凝聚,營造出和諧團結的氛圍。又如黨的十九大順利召開、金磚峰會相約廈門、杭州G20峰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我國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圓滿成功等鼓舞人心的報道,讓廣大民眾深切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縱觀歷史,新聞工作者從一開始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新聞工作者不單是黨的代言人,宣揚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也充當著人民群眾的代言人,他們能夠貼近群眾、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將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反映給政府部門,同時又將政府對于群眾的惠民政策反饋給群眾。
一個良好的新聞報道,能夠決定社會輿論導向的正確性,能夠弘揚正能量、傳遞正能量,凈化社會風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當前政治工作中的一個重要主題,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永恒的主題。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作為科技戰線新聞工作者,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勇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為我國科學技術邁向世界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時刻牢記黨的囑托。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黨的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忠誠黨的新聞事業,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樹立牢固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心全意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曾勉勵廣大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工作取向,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边@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廣大新聞工作者需要堅決貫徹的從業標準和要求。只有這樣,新聞工作者才能將自己的新聞理想和黨的理想信念相統一,才能堅定奮斗目標,始終不偏離正確的方向,才能無愧于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更好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2.提升自身能力素質。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新媒體的發展,新聞工作者的綜合能力,包括技能、應用、意識、知識儲備等多個層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我們應當秉持“堅守新聞人初心的理念、原則和操守,不務虛名、不忘責任,不墨守成規,積極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新聞傳播特點,加快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搭建起自我更新、面向社交的新媒體舞臺。
3.務實創新講好故事。新聞輿論的核心要素是作品內容,只有高質量的作品內容才能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這就要求廣電新聞工作者牢記職責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謳歌人民,始終以高尚的理想情懷、優秀的作品詮釋自身職業擔當,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走進人民群眾中,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弘揚主旋律,凝聚和釋放出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力量。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中,新聞事業有著無限廣闊美好的發展愿景,肩負著極為神圣的使命。作為黨的廣電新聞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唯有集中精力傳好新聞輿論事業接力棒、全力以赴奔跑向前去取得更好的成績,才能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
重責任、有使命、敢擔當,履行好一個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責任,還要有吃苦耐勞精神,首先要擠時間、找適合點,用多形式、多方法來深入實際??梢运蜁⑽墨I、宣傳冊等,可以辦專題講座、報告會。讓更多人來了解黨的政策和心聲,做好又紅又專的國家棟梁人才。其次,作為科技領域新聞工作者還要有基本科技專業知識,這樣才能真正深入基層,才能和科技工作者融合在一起,才能受到群眾接受、認可,才能在更好地發揮好自身動能和履行好職責。同時也能把他們的政治需求、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及時掌握并提供幫助。
總而言之,作為科技戰線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黨的方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自身政治修養和業務素質。紀律嚴明,作風嚴謹。承擔新聞傳媒應負的社會責任,真正發揮好新聞傳媒作為人民耳、喉的作用。為國家民族復興,科技高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科學導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