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圓圓,段軍英,張雅心,梁東梅,劉國慶,李 妍
(河北醫科大學 a.護理學院; b.人事處, 河北 石家莊 050017)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種年齡相關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是最常見的癡呆類型,占癡呆患者的60%以上。隨著全球老齡化的加劇,AD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大健康難題[1],然而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特效藥和成熟的治療方案。有研究表明,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是癡呆的高危人群,其轉化為AD的速度明顯高于正常人[2]。所以作為癡呆的前驅癥狀[3]----MCI階段的發現和干預已經越來越被重視。而且有研究發現MCI中的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CI)進展為AD最為常見[4]。其中Brodaty等[5]的研究隨訪2年發現,在MCI亞型中,aMCI向AD的轉化率(5.6%)高于非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naMCI)(1.1%)。而且一項高質量的meta分析也顯示aMCI轉化為AD的風險顯著高于naMCI[6]。因此aMCI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對研究AD的發病機制,早期診斷和干預有實際意義。本研究通過抽樣調查石家莊市居住的老年人,探究aMCI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
1.1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于2019年3月至6月之間,以石家莊市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家老年養護院的60歲以上老人為調查對象。入選標準:①年齡≥60歲;②意識清晰,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配合能力;③自愿參加調查;④無明顯聽力、視力障礙。排除標準:①腦血管病者;②嚴重系統性疾病者;③抑郁狀態者(老年抑郁量表GDS得分>10分);④極度衰弱等無法完成本次調查者。共收集1699份數據,有效數據1614份。
1.2研究方法
1.2.1一般人口資料、體檢資料調查 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教育程度、退休前職業、婚姻狀況等內容。體檢資料包括老人高血壓、糖尿病的情況以及最近一次體檢中血紅蛋白、總膽紅素、血清肌酐、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等生理指標。
1.2.2認知功能評定 用認知評定量表對受試者的整體認知功能、記憶、注意、語言、視覺空間、執行功能等認知領域以及日常活動能力進行評估。
1.2.2.1簡易智能精神狀態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該量表能全面、準確、迅速地反映被試者智力狀態及認知功能缺損程度,是認知功能缺損篩查的常用量表。因其對MCI的診斷敏感性較低,故本研究中MMSE量表并不作為MCI的評定標準,只是用來幫助排除癡呆。該量表共10項測試題目,包括時間定向力、地點定向力、即刻記憶、注意力及計算力、延遲記憶、語言、視空間7個方面。量表總分范圍為0~30分,回答或操作正確記1分,回答錯誤或者說“不會”記0分,所有記1分項目的總分為最終得分。MMSE量表排除癡呆時需要MMSE≥24分[7]。
1.2.2.2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本研究中使用的MoCA量表是經宣武醫院漢化改編的MoCA北京版[8]。該量表是一個對整體認知功能進行全面評估的工具,對于MCI的篩查更具敏感性。包括注意與集中、執行功能、記憶、語言、視結構技能、抽象思維、計算和定向力等8個認知領域的11個檢查項目。總分0~30分,該版本的MoCA量表經過標準化測試修改了其劃界標準,總分≥24分表示認知正常,總分<24分表示認知障礙[9]。受教育年限≤6年者,總分加1分[10]。
1.2.2.3聽覺詞語學習測驗量表(AVLT) 該表是常用的檢測記憶功能的量表,包括即刻回憶、延遲回憶、線索回憶、長時延遲再認4個部分。每次回憶分數越高代表記憶越好。
1.2.2.4數字廣度測驗量表(DST) 該測驗主要用于評價被試者的注意力和即刻記憶。DST包括15個測題,分為順背和倒背兩部分,要求被試者分別按照順序和倒序復述數字。記錄成功復述數字的個數,個數越多,認知功能越好。
1.2.2.5連線測驗量表(TMT) 該量表用于評價被試者的注意力、視空間能力和執行能力。分為A、B兩部分,A部分要求被試者按順序以最快的速度連接隨機排列的25個數字;B部分要求被試者按順序和黑白交替的規律以最快的速度連接25個數字。記錄完成時間作為評價依據,時間越長,認知越差。
1.2.2.6波士頓命名測驗量表(BNT) 該量表用于評價被試者的視覺命名能力。要求研究對象對30幅線條圖進行命名,正確說出線條圖的名稱的數量為得分,得分>24分為正常。
1.2.2.7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該量表主要用于評定受試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為20項,包括2部分內容:第1部分為軀體性生活自理量表,第2部分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總分≤26分為完全正常;>26分為明顯功能障礙[11]。
1.2.3aMCI的評定 aMCI診斷標準參照美國Peterson的標準[12]:①有認知減退的主訴(有家屬或知情者證實);②存在與年齡不符的客觀的記憶損害(調整年齡和教育程度后的AVLT得分較均值下降大于1.5個標準差);③存在與年齡不一致的認知下降(MoCA得分<24分);④日常生活功能正常(ADL得分≤26分);⑤沒有癡呆(MMSE得分≥24分;臨床癡呆評定量表即CDR量表得分=0.5分)。

2.1石家莊老年人aMCI患病率 納入研究的1614份數據中,其中260例為aMCI患者,aMCI的患病率為16.11%。
2.2aMCI組與認知正常組的人口學特征比較 aMCI組與認知正常組比較,女性、教育程度低者、無配偶者、既往從事非社交性職業者的比例更高(表1)。aMCI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高,隨著教育程度增加而降低,見圖1~2。

表1 兩組一般人口學資料比較

圖1 年齡與aMCI患病率折線分布圖

圖2 教育年限與aMCI患病率折線分布圖
2.3aMCI組與認知正常組體檢資料比較 aMCI組血紅蛋白含量顯著低于正常組(P<0.05),而兩組間血清谷丙轉氨酶、血清谷草轉氨酶、總膽紅素、血清肌酐、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體檢資料比較
2.4aMCI組與認知正常組認知功能比較 除即刻記憶外,aMCI組各量表得分都低于認知正常組,見表3。

表3 兩組認知功能比較分)
2.5aMCI患病率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業、血紅蛋白作為自變量,是否患aMCI為因變量,α入=0.05、α出=0.1的標準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進入回歸方程,見表4~5。

表4 aMCI患病率相關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的變量賦值

表5 aMCI患病率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1石家莊市老年人aMCI患病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石家莊市60歲以上老年人aMCI的患病率為16.11%;紀南南等[13]2018年對新疆福海縣3200名老人調查顯示MCI的患病率為9.94%;楊紅清[14]對福州市馬尾區65歲老年人的調查顯示MCI的患病率為12.97%;袁露等[15]調查貴陽地區1013名老年人MCI的患病率為15.60%。本研究結果患病率高于以上研究可能是因為平均年齡偏高,拉高了aMCI的患病率,除此之外,調查量表、診斷標準不同,樣本量以及抽樣方法不同等原因也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
3.2aMCI認知功能分析 aMCI組MMSE總分及MoCA總分均低于正常組,這與國內報道結果較一致[16-17]。aMCI組MoCA的畫鐘試驗評分明顯低于正常組,說明aMCI患者的視空間與執行能力、抽象思維、圖形重建、排列能力受損。動物詞語流暢性評分明顯低于正常組,說明其語言、命名功能均有所下降。同時aMCI組AVLT、DST、TMT、BNT的得分均顯著低于正常組,故其延遲回憶、線索回憶、長時延遲再認、注意力、執行能力以及視覺命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本研究發現aMCI組即刻記憶評分高于正常組,這有待于今后控制混雜因素進一步研究。
3.3aMCI影響因素分析
3.3.1年齡與aMCI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aMCI老年人的年齡為(77.97±7.78)歲,而正常老年人的年齡為(74.26±7.08)歲,二者年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aMCI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高而增高,這與許多研究結果一致。其中曹燕等[18]研究顯示增齡是MCI的危險因素,隨著年齡增加,MCI的患病危險度增加。相似的,有研究表明,患aMCI老年人與正常老年人相比,年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隨年齡的增長aMCI患病率隨之上升[19-20]。這可能是因為隨著年齡增加,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微血管功能障礙,從而影響認知功能[21]。
3.3.2性別與aMCI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中女性患病率(23.21%)顯著高于男性(11.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很多關于aMCI患病率的調查研究顯示,不同性別aMCI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對于男性和女性的aMCI患病率高低問題結論不一。其中Lee等[22]研究表明女性患aMCI的患病率(16.5%)高于男性(13.8%)。傅昌等[23]研究也顯示,女性患病率(33%)高于男性(24%),其OR值可達到1.397。與之相似的,一項隊列研究發現在MCI中,女性認知得分的平均惡化程度顯著大于男性[24]。但美國Roberts等[25]對年齡70~89歲的老人進行研究發現男性MCI患病率顯著高于女性,且以 aMCI 亞型居多(37.7%)。所以對于男性和女性的aMCI患病率高低問題,結論仍存在爭議,有待進一步研究。
3.3.3教育程度與aMCI的關系 隨著教育程度的增加,aMCI的患病率逐漸下降。受教育程度7年以上者aMCI患病率(15.18%)顯著低于文盲及小學學歷者(18.44%)。Sosa等[26]研究結果表明低教育水平使老年人 MCI患病率顯著增高。孫海英等[27]研究結果也顯示,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 ,MCI 患病率有降低的趨勢。文盲、小學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患MCI的風險分別為受教育程度達17年以上老年人的3.516倍和2.067倍[28]。考慮可能是因為教育可以對邏輯思維等認知功能給予一定程度的刺激,從而對認知能力有保護作用。
3.3.4婚姻狀況與aMCI的關系 婚姻狀況與aMCI患病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無配偶的老年人aMCI患病率(25.00%)明顯高于有配偶的老年人患病率(11.59%)。Rawtaer等[29]研究發現已婚能降低患MCI的風險。朱海林等[30]研究結果也顯示,婚姻狀況會對老年人MCI患病率產生影響,喪偶是MCI的危險因素。這可能是因為無配偶的老年人相對來說日常交流減少,生活中的焦慮抑郁情緒排解困難,從而影響認知功能,而有配偶的老年人的社會交流增加,對認知有一定保護作用。有研究發現更多的社會交流活動對認知有改善作用[31-32]。
阿爾茨海默病多起病隱匿,一般有明顯臨床癥狀時已經到了中晚期階段,故對于癡呆前MCI階段的潛在危險因素進行早期認識和干預對于延緩病情的進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本研究發現高齡、女性、無配偶者、低文化水平是老年人發生aMCI的危險因素,未來需要更多的研究進一步驗證上述危險因素并探討對其進行認知干預后的臨床效果,從而實現對AD預防和早期干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