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者,邱明梅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人民醫院感染科,江蘇南京 211500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non-alcoholic steato hepatitis,NASH)是指除外乙醇及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屬于一類病理綜合征,是一類獲得性代謝應激性肝損傷,緊密聯系遺傳易感性、胰島素抵抗[1-2]。NASH 疾病的特征包括肥胖、糖脂代謝紊亂、高血壓、高尿酸相關表現,同時肝酶水平會有明顯上升[3]。NASH 在所有肝病中的發生比重居于前列,雖是良性病變,不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 病情不斷進展會轉變為不可逆性的肝損害,接近1/4 的患者會有肝纖維化表現,部分患者甚至會進展為肝硬化[4-5]。 以往臨床針對NASH 的治療以藥物方法為主, 但單純藥物治療對患者肝功能沒有良好改善效 果[6]。 該 研 究 現 以2017年6 月—2019年6 月96 例NASH 患者為對象,在藥物治療基礎上應用肝病治療儀穴位照射治療分析,現報道如下。
對象選擇該院NASH 患者96 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48 例、對照組48 例,觀察組男27 例以及女21 例,年齡30~54 歲,年齡平均(42.16±8.75)歲;肝炎病程在1~5年之間,平均病程(3.29±1.23)年。 對照組男26 例以及女22 例,年齡32~55 歲,年齡平均(43.61±8.26)歲;肝炎病程在1~5年之間,平均病程(3.31±1.28)年。 兩組年齡、性別、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納入標準:①符合NASH 診斷標準;②未伴有其他疾病;③參與研究前未接受相關治療;④對研究用藥及治療無過敏情況;⑤簽署知情同意書,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 (2)排除標準:①酒精性脂肪肝炎;②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③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④伴有腎病;⑤合并病毒性或藥物性肝病。
對照組接受藥物治療, 每次選擇異甘草酸鎂注射液(規格:10 mL:50 mg×4 支 國藥準字H20051942)0.1 g(2支)溶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稀釋后實施靜脈滴注,每天治療1 次; 每次選擇2.4 g 注射用還原性谷胱甘肽(規格:0.3 g×10 瓶,國藥準字H19991068)溶解于注射用水后, 然后溶入250 mL 生理鹽水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每天治療1 次。 持續治療15 d。
觀察組在上述藥物治療之外聯合實施肝病治療儀穴位照射治療, 儀器為杭州大力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制造的DSG-lll 型生物信息紅外肝病治療儀, 穴位選擇章門、期門、肝俞,設置全調制、全功率,每天上午9∶00 點開始治療,每次持續時間30 min,每天治療1 次,持續治療15 d。
肝功能:分別在治療前、治療15 d 結束后測定兩組患者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γ-谷氨酰轉移酶(γ-GGT) 、總膽汁酸(TBA)水平。
血脂水平:分別在治療前、治療15 d 結束后測定兩組患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
數據利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前肝功能ALT、AST、γ-GGT、TBA 各指標結果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各肝功能指標水平均有下降, 明顯低于組內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各指標結果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肝功能各指標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live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肝功能各指標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live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注:t、P 為兩組治療后比較統計值
組別時間ALT(U/L)AST(U/L)γ-GGT(umol/L)TBA(umol/L)觀察組(n=48)對照組(n=48)t 值P 值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41.29±20.82 32.26±12.28 138.76±21.13 75.84±16.94 13.684 0.000 268.75±25.42 152.43±16.39 259.86±26.38 187.45±18.70 9.202 0.000 128.75±23.34 53.49±13.82 125.73±24.61 78.49±15.18 7.948 0.000 28.23±2.19 10.24±1.84 27.46±2.23 15.54±2.04 12.594 0.000
觀察組治療前血脂TC、TG、LDL-C、HDL-C 各指標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后TC、TG、LDL-C 水平均低于組內治療前,HDL-C 水平均高于組內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血脂水平變化比較[(±s),mmol/L]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blood lip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mol/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血脂水平變化比較[(±s),mmol/L]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blood lip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mol/L]
注:t、P 為兩組治療后比較統計值
組別時間TC TG LDL-C HDL-C觀察組(n=48)對照組(n=48)t 值P 值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7.39±1.85 3.59±1.42 7.35±1.72 5.16±1.51 4.938 0.000 3.63±0.48 1.28±0.32 3.61±0.49 1.83±0.36 19.361 0.000 5.03±0.64 2.78±0.53 4.99±0.59 3.51±0.56 6.172 0.000 1.13±0.52 2.38±0.59 1.15±0.53 1.67±0.55 5.716 0.000
DSG-lll 型生物信息紅外肝病治療儀是充分應用現代電子技術研制的針對脂肪肝病的治療儀器,為脂肪肝炎的治療提供了新方法[7]。 肝病治療儀遵循了中國特色醫學的臟腑及經絡理論,并與生物力學泵的作用原理充分結合[8]。該研究選擇肝病治療儀實施穴位照射治療, 章門穴可歸肝經,是聚集脾臟之氣的部位,也是聚集五臟之氣處[9]。 肝俞也就是肝的背俞穴, 額背俞穴為臟器之氣向背腰部輸注的腧穴[10]。 期門穴也就是肝的募穴,而募穴是臟腑之氣在胸腹部位結聚的腧穴,和臟腑的位置非常接近[11]。 中醫古籍中曾提到肝俞穴具有良好疏肝利膽作用, 而期門穴能夠幫助理氣疏肝[12]。借助肝病治療儀對肝俞、期門、章門實施穴位照射治療,能夠起到良好利尿補腎、健脾和胃、補虛、疏肝理氣、安神消腫、治氣、調腹散積的功效[13]。
該研究觀察組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選擇肝病治療儀實施穴位照射治療,經過半個月的持續治療顯示,患者肝功能ALT、AST、γ-GGT、TBA 各指標水平分別為(32.26±12.28)U/L、 (152.43 ±16.39)U/L、 (53.49 ±13.82)μmol/L、(10.24±1.84)μmol/L,均明顯低于對照組(75.84±16.94)U/L、(187.45±18.70)U/L、(78.49±15.18)μmol/L、(15.54±2.04)μmol/L(P<0.05),另外觀察組治療后血脂指標TC、TG、LDL-C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類似研究[14]顯示,實驗組46 例患者治療后ALT、AST、TC、TG 水平分別為 (35.03±10.41)U/L、(36.94±6.53)U/L、(5.24±0.68)mmol/L、(1.13±0.42)mmol/L, 均低于對照組 (48.72±11.64)U/L、(51.46±7.89)U/L、(6.18±0.86)mmol/L、(1.96±0.54)mmol/L (P<0.05), 與該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 表明聯合肝病治療儀穴位照射治療不僅能夠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更明顯改善, 同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血脂狀況,穩定體征狀況,實現病情的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 肝病治療儀穴位照射治療NASH 患者能夠更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狀況,提升患者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