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新
終末期腎病是各種腎病的終末階段,患者以酸堿、水、電解質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血液透析(HD)是其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1]。 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改進,終末期腎病患者能夠獲得長期生存,但臨床應用低通量血液透析器治療患者常并發鈣磷代謝紊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且不利于保護殘余腎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 RRF),對患者預后和生存治療造成嚴重影響,可能與常規HD 對血液中大分子物質的清除作用有限有關[2]。 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是應用高分子聚合物膜作為透析器的一種新型透析技術,具有清除大分子物質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優點[3]。 復方-α 酮酸是由多種氨基酸組成的復方制劑,口服后可通過轉氨基作用調整機體正氮平衡,發揮輔助糾正機體鈣磷代謝和清除毒性代謝產物的作用[4]。 為探討更具療效與價值的治療方案,本研究特將復方-α 酮酸與HFHD 聯合應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療中,觀察其對患者RRF 及鈣磷代謝的影響,并與常規HD 治療效果對比,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4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海軍安慶醫院收治的184 例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A 組、B 組、C 組和D 組,每組46例。 A 組:男25 例,女21 例;年齡(45.10 ±6.22)歲,范圍20 ~67 歲;腎衰病程(17.45 ±2.37)個月,范圍6 ~38 個月;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20 例,糖尿病腎病10 例,高血壓腎病8 例,多囊腎5 例,其他3 例。B 組:男23 例,女23 例;年齡(46.20 ±6.15)歲,范圍26 ~70 歲;腎衰病程(17.25 ±2.39)個月,范圍6 ~42 個月;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18 例,糖尿病腎病11 例,高血壓腎病9 例,多囊腎5 例,其他3 例。C 組:男27 例,女19 例;年齡(46.38 ±6.75)歲,范圍24 ~69 歲;腎衰病程(17.96 ±2.55)個月,范圍6 ~40 個月;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22 例,糖尿病腎病10 例,高血壓腎病8 例,多囊腎4 例,其他2 例。D 組:男26 例,女20 例;年齡(45.08 ±6.20)歲,范圍20 ~65 歲;腎衰病程(17.46 ±2.39)個月,范圍6 ~40 個月;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18 例,糖尿病腎病11 例,高血壓腎病8 例,多囊腎5 例,其他4 例。4 組性別構成比、年齡、病程、原發病構成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納入標準 (1)接受血液透析的臨床指征者;(2)殘余腎小球濾過率<15 ml/min 者;(3)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2 排除標準 (1)嚴重過敏體質者;(2)合并惡性腫瘤、感染或其他重要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3)合并血液系統、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者;(4)嚴重貧血、營養不良患者。
1.3.1 A 組 A 組以低通量血液透析器進行常規HD 治療。 采用4008B 型血液透析機[德國Fresenius公司)和LOPS15 低通量聚砜膜血液透析器(德國貝朗公司,膜面積1.5 m2,超濾系數(kuf) 9.8 ml/(h·mmHg)](1 mmHg=0.133 kPa),透析方法:建立動靜脈內瘺血管通路,透析血流量200 ~300 ml/min,透析液(碳酸 氫 鹽: Na+130 mmol/L、 Ca2+1. 50 mmol/L、K+2.5 mmol/L)流量500 ml/min,抗凝劑為普通肝素(首劑量1 250 IU,追加1 250 IU/h,透析結束前30 min 停用),透析時間4 h,透析頻率3 次/周,持續治療6 個月。
1.3.2 B 組 B 組以復方-α 酮酸聯合HD 治療,其中HD 治療方式完全參照A 組,同時口服復方α-酮酸片(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442,規格0.63 g ×20 s)4 片/次,3 次/d,持續治療6 個月。
1.3.3 C 組 C 組以單純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療,采用4008B 型血液透析機(德國Fresenius 公司)和HIPS15 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德國貝朗公司,膜面積=1.5 m2,kuf =50.0 ml/(h·mmHg)],透析方法與A 組相同,持續治療6 個月。
1.3.4 D 組 D 組以復方-α 酮酸聯合HFHD 治療,其中復方-α 酮酸完全參照B 組,HFHD 完全參照C組,持續治療6 個月。
4 組治療期間均不調整既往非含鈣的磷結合劑治療方案。
1.4.1 透析相關基線資料對比 記錄開始治療前4 組患者透析齡、透析頻率、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統計既往服用磷結合劑患者構成比。
1.4.2 治療前后RRF 水平對比 收集治療前、治療后患者連續2 次透析間期尿標本、透析前后血標本,采用AU5800 自動生化儀(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檢測血、尿標本中的尿素氮(BUN)水平。 計算公式:RRF = [Vu/Q] × [Cu/Co2 + Ct/2],單位:ml/min;Vu:透析間期總尿量(ml);Q:透析間期時間(min);Cu:透析間期全部尿液平均BUN 濃度(mmol/L);Co2:第二次透析前血BUN 濃度(mmol/L);Ct:第一次透析后血BUN 濃度(mmol/L)。
1.4.3 治療前后鈣磷代謝指標對比 收集治療前、治療后靜脈血樣,采用AU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BeckMan Coulter 公司)及其配套試劑檢測血鈣、血磷水平、鈣磷乘積、血清全段甲狀旁腺激素(iPTH)水平,嚴格按照儀器使用操作步驟說明書進行。
1.4.4 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記錄治療期間惡心/嘔吐、便秘、嗜睡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SPSS 26.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樣本比較以單因素方差分析,每2 樣本比較采用SNK-q 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多樣本比較需采用卡方檢驗,若任一理論頻數為1 ~5 需進行校正,若<1 需采用Fisher′s 精確檢驗。 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組透析齡、透析頻率、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及既往服用非含鈣的磷結合劑構成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治療前4 組患者RR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D 組RRF 水平高于其余3組,且B 組RRF 水平高于A 組和C 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與治療前比,4 組RRF 水平均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見表2。
表1 血液透析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對比

表1 血液透析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對比
注:A 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進行常規血液透析治療組,B 組采用復方-α 酮酸聯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C 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D 組采用復方-α 酮酸聯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
組別 例數 透析齡(月) 透析頻率(h/周) 尿素氮(mmol/L) 血肌酐(μmol/L) 既往服用非含鈣的磷結合劑[例(%)]A 組 46 15.01 ±2.22 12.15 ±1.34 30.69 ±5.20 800.61 ±102.98 27(58.70)B 組 46 14.89 ±2.03 12.39 ±1.20 31.25 ±5.14 802.48 ±104.73 26(56.52)C 組 46 14.97 ±2.15 12.50 ±1.35 30.89 ±5.09 805.96 ±102.67 27(58.70)D 組 46 15.37 ±2.10 12.08 ±1.08 30.11 ±5.81 806.35 ±114.40 26(56.52)F/χ2 值 0.460 1.157 0.370 0.031 0.032 P 值 0.711 0.328 0.775 0.993 0.875
治療前4 組患者血鈣、血磷水平、鈣磷乘積、iPTH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D 組血磷水平、鈣磷乘積、iPTH 水平均低于其余3 組,且B 組低于A 組和C 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4 組血鈣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 與治療前比,4 組患者血磷水平、鈣磷乘積、iPTH 水平均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4 組血鈣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 治療期間4 組惡心/嘔吐、便秘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總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 見表3。
表2 治療前后血液透析患者RRF 水平對比(ml/min

表2 治療前后血液透析患者RRF 水平對比(ml/min
注:與A 組比較aP <0.05,與B 組比較bP <0.05,與C 組比較cP <0.05。RRF 為殘余腎功能;A 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進行常規血液透析治療組,B 組采用復方-α 酮酸聯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C 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D 組采用復方-α 酮酸聯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t 值 P 值A 組 46 1.62 ±0.15 0.35 ±0.05 54.477 0.000 B 組 46 1.59 ±0.17 0.82 ±0.07a 28.406 0.000 C 組 46 1.60 ±0.18 0.37 ±0.04 45.242 0.000 D 組 46 1.65 ±0.14 1.21 ±0.14abc 15.073 0.000 F 值 1.246 1 083.573 — —P 值 0.295 0.000 — —
表3 治療前后血液透析患者鈣磷代謝指標對比每組n=46)

表3 治療前后血液透析患者鈣磷代謝指標對比每組n=46)
注:與A 組比較aP <0.05,與B 組比較bP <0.05,與C 組比較cP <0.05。 iPTH 為甲狀旁腺激素;A 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進行常規血液透析治療組,B 組采用復方-α 酮酸聯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C 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D 組采用復方-α 酮酸聯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組
組別血鈣(mmol/L)血磷(mmol/L)鈣磷乘積(mol2/L2)iPTH(ng/L)治療前 治療后 t/P 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P 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P 值 治療前 治療后 t/P 值A 組 2.07±0.10 2.08±0.11 0.456/0.649 2.19±0.18 2.07±0.22 0.954/0.342 4.53±0.18 4.47±0.21 1.471/0.145 422.31±62.10 322.81±48.59 8.559/0.000 B 組 2.11±0.12 2.12±0.14 0.368/0.714 2.17±0.20 1.83±0.18a 8.570/0.000 4.58±0.20 3.88±0.17a 18.087/0.000 425.48±59.69 287.95±37.22a 13.260/0.000 C 組 2.06±0.08 2.09±0.15 1.197/0.234 2.16±0.19 2.09±0.20 2.704/0.008 4.67±0.22 4.37±0.25 6.110/0.000 424.27±60.17 324.29±45.89 8.513/0.000 D 組 2.08±0.09 2.13±0.16 1.847/0.068 2.18±0.20 1.61±0.19abc14.014/0.000 4.53±0.23 3.43±0.22abc23.441/0.000 426.08±60.89 206.77±31.85abc 21.646/0.000 F 值2.2071.307 — 0.207 60.2 — 2.375230.617 — 0.035 81.292 —P 值0.0890.274 — 0.892 0 — 0.068 0 — 0.991 0 —
治療期間A 組患者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嗜睡各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52%;B 組食欲不振2 例、嗜睡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52%;C 組食欲不振、嗜睡各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35%;D組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各2 例,嗜睡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87%;A 組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嗜睡各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52%。 4 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校正=0.289,P=0.704)。
終末期腎病患者腎臟損傷后殘余部分稱為RRF,即使生理功能不全,但RRF 在清除機體內毒素、調節水電解質平衡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5]。 HD是終末期腎病患者維持生命的重要治療手段,但在維持性HD 過程中,患者RRF 仍處于持續丟失狀態,因此治療期間有效地保護RRF 對患者預后生存有重要意義[6]。 研究發現[7-8],常規HD 主要以低通量聚砜膜濾過小分子水溶性毒素,對中、大分子量毒素、脂溶性毒素及其他蛋白結合毒素的清除效果不佳,可導致血磷、iPTH 在機體重要組織堆積,易引發高磷血癥,增加心血管疾病、透析相關淀粉樣變發生率,且不利于保護RRF,增加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
本研究發現,治療后D 組RRF 水平高于其余3 組,且B 組RRF 水平均高于A 組和C 組,與治療前比,4 組RRF 水平均降低,提示復方-α 酮酸聯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可保護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 血液透析通過將患者血液引流至體外,通過對流或彌散等物質交換方式,將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多于水分清除,由于接受HD 治療的患者存在腎功能不全現象,經過治療會出現RRF 明顯丟失的情況,且呈現不可逆性,因此,在HD 治療期間需盡量保護RRF。 高通量血液透析器超濾系數較高,除小分子水溶性毒素外,對中、大分子量毒素的清除能力優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器,有利于保護RRF[9]。 此外,高分子血液透析器生物相容性好,有利于減少粒細胞量,且有利于排出腫瘤壞死因子,起到保護RRF作用[10-11]。 本研究中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對RRF 的保護作用與張九峰等[12]的研究結果一致。 復方-α酮酸中含有多種非必須氨基酸,進入機體后通過轉氨基作用生成必須氨基酸,幫助維持機體正氮平衡[13],在治療過程中可利用機體少量尿素氮,降低透析間期毒性產物的累積,利于保護RRF。
此外,本研究中,治療后D 組血磷水平、鈣磷乘積、iPTH 水平均低于其余3 組,B 組血磷水平、鈣磷乘積、iPTH 水平均低于A 組和C 組,血鈣水平無差異;與治療前比,4 組血磷水平、鈣磷乘積和iPTH 水平均降低,4 組血鈣水平均無變化,提示復方-α 酮酸聯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有助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調節鈣磷代謝;治療期間4 組惡心/嘔吐、便秘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總發生率比較均無明顯差異,提示復方-α 酮酸聯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安全可靠。 臨床對慢性腎病患者HD 治療期間鈣磷代謝指標建議[14],慢性腎病5 期患者血鈣應維持在正常水平的低限,血磷水平應控制在1.13 ~1.77 mmol/L。機體內磷多分布于細胞內,采用HD 或HFHD 僅能清除細胞外少量磷,而無法避免透析間期磷的潴留。本研究采用口服復方-α 酮酸聯合HFHD 治療,一方面復方-α 酮酸在體內通過轉氨基作用,有利于維持機體正氮平衡,從而利于抑制細胞內磷釋放入血;另一方面,復方-α 酮酸的鈣鹽作為一種磷結合劑,進入腸道后可與磷結合,減少腸道對磷的吸收[15],增加磷的效果,最終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從而抑制高磷對血清iPTH 分泌的促進作用,降低血清iPTH 水平,起到調節血液透析期間鈣磷代謝的作用。 另外,HFHD 對透析液水質有更高的要求,可避免機體免疫反應,減輕對機體造成的不良刺激,并且不會增加惡心/嘔吐等常見血液透析不良反應發生率,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復方-α 酮酸聯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可保護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降低血磷水平,調節鈣磷代謝,安全可靠,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