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偉,侯憲云
重癥肺炎(severe pneumonia,SP) 屬于一種發 展迅速且并發癥多的危重型疾病。 有關臨床研究已經證實,SP 主要是因為病原體侵入人體內,通過復雜機制誘發的炎癥反應,該疾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大約占ICU 患者病死率的50%[1]。 重癥肺炎患者在臨床中十分多見,老年患者由于機體衰弱,免疫能力較為低下,使得該疾病的死亡率相對較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相關臨床研究顯示[2],重癥肺炎會誘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同時還會造成感染性休克,甚至有患者會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臨床目前已有多種方式治療重癥肺炎患者。 血必凈屬于中藥制劑,主要成分包括紅花、赤芍及丹參等,具有一定的拮抗內毒素等作用。 胸腺五肽具備良好的免疫調節功能。基于此,本研究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采用血必凈聯合胸腺五肽方法展開治療并分析其療效。 現報道如下。
以2017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廣州市南沙區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200 例老年重癥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1)經開展各項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符合《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肺炎的診斷標準[3];(2)均是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3)所有患者的年齡均≥60 歲;(4)既往未發生重癥肺炎。 (5)患者的臨床數據均完整。 排除標準:(1)具有血必凈及胸腺五肽過敏者;(2)伴有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3)伴有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及哮喘者。 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n=100),研究組(n =100)。 研究組男42 例,女58 例;年齡(67.05 ±3.26)歲,年齡范圍60 ~75 歲。對照組男43 例,女57 例;年齡(67.39 ±4.39)歲,年齡范圍60 ~76 歲。 本次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 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2 組患者均予以常規治療,對患者進行吸氧、降溫、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利尿及營養支持等相關綜合治療,結合患者的病情及時開展機械通氣,主要有面罩加壓通氣、氣管切開通氣等治療,同時結合患者細菌學培養情況給予合理的抗生素治療。 對照組給予患者靜脈滴注血必凈治療,50 ml 靜脈注射血必凈注射液(生產廠家: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20040033) +100 ml 生理鹽水,需要控制在40 min 內滴完,每天2 次。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胸腺五肽靜脈滴注治療,1 ml胸腺五肽(生產廠家:國藥一心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073715) + 100 ml 生理鹽水。2 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 d。
1.3.1 臨床療效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肺部濕啰音完全消失,體溫正常,未見咳嗽等相關臨床癥狀,血清IgM 顯示為陰性,X 線檢查顯示患者的肺部組織斑點及片狀物陰影全部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肺部濕啰音逐漸減少,咳嗽等相關臨床癥狀逐漸改善,X 線顯示肺部組織斑點或片狀物陰影基本消失;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未見消失,或病情明顯加重。
1.3.2 免疫狀態 免疫指標包括分化簇3(CD3+)、分化簇4(CD4+)、分化簇8(CD8+)及CD4+/CD8+等,使用貝克曼DxFLEX 型流式細胞儀檢測上述指標。
1.3.3 炎癥因子 主要包括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IL)-1、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 水平。 取患者4 ml 的空腹靜脈血,離心之后借助全自動生化儀進行檢測,其中CRP 使用免疫擴散法,IL-6、IL-1 及TNF-α 均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測定。
1.3.4 肺功能指標 主要包括包括2 組治療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FEV1/FVC。
1.3. 5 心率和血氣指標 測定心率、氧分壓(PaO2)及二氧化碳分壓(PaCO2),取患者2 ml 抗凝動脈血,使用血氣分析儀對患者的上述指標進行測定。
1.3.6 不良反應 包括惡心、頭暈、胸悶及無力等。
使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數據展開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評定療效較對照組顯著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2 組患者的免疫狀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免疫狀態與對照組相比改善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免疫狀態比較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免疫狀態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aP <0.05。 CD3+、CD4+、CD8+分別為T 淋巴細胞亞群
組別 例數 時間 CD3 +(%) CD4 +(%) CD8 +(%) CD4 + /CD8 +研究組 100 治療前 50.13 ±6.81 34.23 ±5.36 21.08 ±2.63 1.72 ±0.21治療后 58.45 ±6.92a 36.99 ±6.16a 17.73 ±2.05a 1.99 ±0.36a對照組 100 治療前 50.16 ±6.78 34.56 ±5.34 21.10 ±2.45 1.73 ±0.22治療后 53.69 ±6.96 35.06 ±5.89 19.02 ±2.96 1.76 ±0.42
表3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

表3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aP <0.05。 CRP 為C 反應蛋白,IL 為白細胞介素,TNF-α 為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 例數 時間 CRP(mg/L) IL-6(pg/L) IL-1(pg/L) TNF-α(ng/L)研究組 100 治療前 103.25 ±24.62 213.69 ±42.26 175.46 ±38.66 228.95 ±44.69治療后 50.16 ±16.53a 142.35 ±25.48a 106.89 ±25.46a 141.08 ±30.76a對照組 100 治療前 102.89 ±23.88 212.86 ±2.56 178.42 ±36.98 229.89 ±44.36治療后 69.58 ±18.26 169.78 ±36.41 126.45 ±29.65 152.36 ±31.06
治療前,2 組患者的炎癥因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 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炎癥因子CRP、IL-6、IL-1 及TNF-α 與對照組相比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見表3。
治療前,2 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與對照組相比改善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見表4。
表4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4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aP <0.05。 FVC 為用力肺活量,FEV1 為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
組別 例數 時間 FVC(L) FEV1(L) FEV1/FVC(%)研究組 100 治療前 0.74±0.05 0.74±0.06 53.02±10.47治療后 1.28±0.12a 1.58±0.11a 58.81±9.47a對照組 100 治療前 0.75±0.06 0.75±0.07 52.37±10.25治療后 0.93±0.11 1.04±0.09 54.62±9.56
治療前,2 組患者的心率和血氣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率與對照組比較降低,血氣指標與對照組相比改善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見表5。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5%)相對比于對照組(20%)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見表6。
表5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心率和血氣指標比較

表5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心率和血氣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aP <0. 05。 PaO2 為氧分壓,PaCO2 為二氧化碳分壓;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時間 心率(次/min) PaO2(mmHg) PaCO2(mmHg)研究組 100 治療前 116.25±10.24 50.36±5.42 63.56±8.26治療后 75.36±5.42a 82.69±8.24a 45.63±6.25a對照組 100 治療前 116.69±10.45 50.23±5.46 62.89±8.79治療后 82.78±7.12 78.52±10.23 48.56±6.45

表6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劇,以及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高齡人群肺部感染疾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有關臨床研究證實,重癥肺炎目前已經成為高齡患者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4]。 另外,臨床指出患者受到細菌等病原體感染之后會對機體免疫系統造成一定的刺激,大量炎性介質因子會釋放出對機體細胞造成損害的物質,進而誘導患者發生全身炎癥反應,使得機體損傷加重,進一步使得病情嚴重程度加重[5]。 因為機體免疫系統發生變化,炎性介質發生釋放,進而促進重癥肺炎患者的病情進展。 因此,早期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對控制病情的發展具有較好的臨床意義。 臨床治療重癥肺炎患者多給予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療效顯著,同時可在早期避免病情進展,但是其在控制感染、減輕組織臟器損傷方面效果一般,部分患者通過開展對癥治療之后仍然會發生病情進展等現象,因此,如何提升老年重癥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是當前臨床的研究重點。
血必凈及胸腺五肽可作為目前臨床首選的治療嚴重感染性疾病的輔助藥物。 胸腺五肽包含五種氨基酸,主要用于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屬于一種復合制劑,目前已廣泛用于治療惡性腫瘤放化療患者,效果顯著。 胸腺五肽的主要成分為胸腺生成素Ⅱ,具有良好的誘導T 細胞等分化作用,同時可誘導Thy-1前胸腺細胞進一步轉化成為Thy-1 +T 細胞。 胸腺五肽可結合外周T 細胞特異性受體,使得人體內的環璘酸腺苷(cAMP)逐漸升高,進而引起一系列細胞內反應[6]。 血必凈屬于臨床中藥制劑,主要藥物成分有紅花、赤芍、川芎、丹參及當歸等5 種中藥材提取物,該藥物具備良好的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及潰散毒邪等效果,可對內毒素進行拮抗,同時對內源性炎性介質失控釋放進行抑制。 血必凈可對機體微循環與組織灌注進行較好的改善,同時會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進一步抑制膿毒血癥炎癥因子發生激化,及時糾正缺氧缺血狀態,綜合提升機體免疫水平[7]。
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評定療效96%,較對照組77%顯著提升;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5%)相對于對照組(20%)明顯下降。究其原因,血必凈聯合胸腺五肽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治療機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8-9]:(1)抗感染:人體受到病原菌感染誘發急性肺炎后大量炎癥因子會逐漸釋放,使得炎性因子CRP、IL-6、IL-1及TNF-α 誘導中性粒細胞聚集,進一步釋放炎性介質,從而使得炎癥反應逐漸擴大。 其中抗炎因子IL-6、IL-1 具有中和促炎因子等作用,在患者發生感染之后其分泌量會逐漸增加,但是在炎癥急性期其分泌量不能夠中和促炎因子含量,導致其失衡。 上述研究中,治療前2 組患者的CRP、IL-6、IL-1 及TNF-α均遠遠高于正常范圍,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入血必凈聯合胸腺五肽治療可抑制全身炎癥反應,進一步阻礙全身炎癥反應擴大。 另外,使用該藥物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發揮良好的抗感染等效果。 上述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CRP、IL-6、IL-1 及TNF-α 水平均有所下降,充分表明血必凈聯合胸腺五肽具有良好的抗感染等作用。 (2)改善血氣指標: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率及PaCO2下降,PaO2升高,這表明2 藥聯用可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增加血氧結合,進而促進患者的肺部通氣。 (3)改善肺功能: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FVC、FEV1及FEV1/FVC 均有所升高,驗證了2 藥聯用可幫助患者的呼吸,促進氣體交換,提升呼吸功能,避免肺部感染加重。 (4)提升機體的免疫功能:治療后,患者的免疫功能CD3+、CD4+、CD4+/CD8+顯著升高,CD8+顯著降低,這表明2 藥聯用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其能夠較好地抵御外來細菌的感染,同時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微環境,積極促進T 細胞分化成熟,誘導其發生細胞內反應,增強患者自身機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提升免疫功能。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血必凈聯合胸腺五肽治療老年重癥肺炎效果突出,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狀態、炎癥因子、肺功能指標、血氣指標,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