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堅
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南京 212003
NOx嚴重危害自然環境和人體健康,是主要的大氣污染源之一。2015年4月16日,國家頒布了GB 31571—2015《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將原GB 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的NOx排放限值由240 mg/m3大幅調降至100 mg/m3(南京地區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現有企業于2017年7月1日起執行。
催化劑配方中含有硝酸鹽,且催化劑顆粒比較細小(平均粒徑80 μm),因此在轉爐焙燒過程中,由于硝酸鹽受熱分解,爐出口排出高濃度NOx廢氣,其溫度290~300 ℃,NOx濃度接近100 000 mg/m3,且夾帶大量催化劑細粉。該廢氣的達標治理有一定難度,僅靠單一技術無法獲得滿意的效果。
經過調研和反復論證,組合液相尿素還原和低溫氧化2種技術,對廢氣進行分級治理,可有效將NOx濃度降至100 mg/m3以下,滿足嚴格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
工業上主要的脫硝方法有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低溫氧化法和液相尿素還原法等[1-3]。
SCR法技術成熟,脫硝效率高(>95%),在燃煤鍋爐的煙氣處理上得到了廣泛應用。SCR法以V2O5-TiO2為催化劑,在350~400 ℃的中溫下,用氨或尿素等還原劑將NOx還原,生成N2和H2O。該法的不足是投資較大,且存在漏氨風險,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對于NOx濃度接近100 000 mg/m3的催化劑生產過程廢氣而言,該法需要裝填大量SCR催化劑,經濟性不佳;其次,廢氣中夾帶的催化劑細粉會造成SCR催化劑床層堵塞、磨損等問題,影響其性能發揮;再次,為滿足SCR催化劑最佳溫度要求,需新建加熱裝置提溫,實施過程復雜,運行費用增加。因此,該法不適合處理高NOx濃度、高塵的廢氣。
SNCR技術也是向廢氣中噴氨或尿素,將NOx還原,生成N2和H2O,區別是不用催化劑,因此需在高溫(800~1 200 ℃)條件下進行,脫除效率25%~40%。該法工程造價低,在電廠改造中用得較多。對于處理催化劑生產過程廢氣,如此高溫的條件難以實現,且其脫除效率偏低,同樣存在氨逃逸問題,因此也不適合。
低溫氧化法是利用臭氧、雙氧水等強氧化劑,將NOx氧化為易溶于水的酸性高價態氧化物,然后再用堿液對其進行吸收。該方法不使用催化劑,溫度不高(溫度低有利于臭氧穩定),沒有堵塞、氨泄漏等問題,實施相對簡單,脫除深度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節,最高也可達95%以上,該法在催化裂化煙氣脫硝領域得到大力推廣[4-6]。但強氧化劑成本較高,不適合直接用于處理高NOx濃度廢氣。
液相尿素還原法是以尿素溶液為還原劑,將NOx還原為N2。該方法常溫吸收NOx,同步除塵,吸收后的溶液經補充尿素,可以循環使用。該法操作彈性大,處理成本低,適用于高NOx濃度、高塵廢氣的粗脫[7-12]。
從以上分析看,每種技術各有優劣及適用范圍,沒有哪種單一技術能完全滿足治理要求。為此,考慮技術組合,先用操作成本低的液相尿素還原法進行粗脫,去除大部分NOx,并同步除塵;然后再用便于實施的低溫氧化法進行精脫。通過將兩種技術聯用,發揮其各自優勢,分級凈化,以較為經濟的方式實現達標排放。
尿素將NOx還原成N2,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NO+NO2+H2O → 2HNO2
2NO2+H2O → HNO3+HNO2
2HNO2+(NH2)2CO → 2N2↑+CO2↑+3H2O
6HNO3+ 5CO(NH2)2→ 8N2↑+ 5CO2↑+ 13H2O
該吸收反應為快速反應,處理效率受傳質控制。常用的氣體吸收設備,如噴淋塔、填料塔等,氣液分布不均勻,傳質效率不高。中國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針對催化劑生產過程廢氣的特點,開發了強化傳質過程的超重力反應器及其FYHG-DN液相尿素還原技術,效果顯著。
超重力反應器的工作原理[7]是氣液分散單元在電機驅動下,依靠高速離心液體流及定子破泡機構的二次分割,將氣體吸入反應器碎化成微氣泡,使氣液兩相間混合均勻,并發生快速傳質與化學反應,氣體中的污染物被液體捕集、吸收,處理后氣體從反應器頂部排氣口排出,見圖1。

圖1 FYHG-DN超重力反應器結構
超重力反應器處理之后,廢氣中仍含有相當濃度的NOx。為提高脫除深度,串接吸收塔,噴淋尿素溶液二次吸收。吸收塔為填料塔,內裝鮑爾環。選用吸收塔主要基于降成本考慮。
FYHG-DN技術的主要特點[7]是:
1)設備結構及工藝流程簡單,超重力反應器單機即可完成引氣、氣液混合及化學反應。
2)以液體為連續相,氣體以微氣泡形式與液體均勻混合與分散,氣液接觸面積大,傳質速度快,凈化效果好,能夠處理高濃度NOx廢氣,并適應濃度變化。
3)能夠同時去除NOx和粉塵,NOx轉化為氮氣,不產生二次污染,設備無堵塞問題,即使吸收液含有的粉塵量較大,仍可長周期使用。
4)操作簡單,通過變頻器控制反應器電機的運行轉數和處理氣量。
采用Linde公司專利技術LoTOX,以臭氧為氧化劑,將廢氣中NOx氧化成N2O5,再用堿液進行吸收。LoTOX 的化學反應:
氣相反應(低溫氧化)

NO+O3 → NO2+O2快2NO2+O3 → N2O5+O2快
液相反應(堿液噴淋)

N2O5+H2O → 2HNO3非常快HNO3+NaOH → NaNO3+H2O非常快
氣相氧化反應在裝有專用臭氧噴頭的管道中進行。廢氣在管道中停留一定時間,期間噴入的O3將NOx完全氧化成N2O5。臭氧由現場的臭氧發生器直接提供,其發生量根據需要進行調節。臭氧噴頭的數目由風量、入口NOx濃度和脫硝深度計算后確定。氧化后的廢氣用堿液噴淋吸收。
LoTOX工藝的特點:
1)適合于低溫廢氣;
2)氮氧化物去除率可>95%;
3)廢氣中顆粒物對氧化反應無影響;
4)不需要氨水,減少運行風險;
5)對于廢氣中NOx的負荷變化易于調節;
6)在輸送管道中完成氧化反應,容易與濕式洗滌設備整合。
根據催化劑生產過程廢氣的特點,結合現場工況,組合FYHG-DN液相尿素還原技術和LoTOX低溫氧化技術,分級脫除NOx,凈化流程如下:
高溫廢氣通過引風機,進入超重力反應器,與尿素溶液進行還原反應,并同步除塵、降溫;隨后進入填料吸收塔,噴淋尿素溶液進行二次還原反應,進一步脫除NOx;然后與其他工藝尾氣合并,急冷降溫,通入裝有臭氧噴頭的管道,與噴入的臭氧混合,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酸性N2O5,最后用堿液噴淋吸收,控制NOx排放濃度小于100 mg/m3,達到限值要求。
3.2.1 FYHG-DN技術
工業運行的主要參數見表1。

表1 FYHG-DN技術操作參數
尿素濃度是影響FYHG-DN裝置脫硝效果的首要因素。尿素濃度(w)推薦值為15%,但在實際生產中,尿素濃度下降較快,為避免頻繁投加尿素,經過摸索,尿素濃度一般維持在30%~50%為宜。
超重力反應器溫度以50 ℃左右為佳,超過此溫度,NOx脫除率有下降趨勢。由于引入的廢氣溫度接近300 ℃,其熱量會使尿素吸收液的溫度逐漸升高,因此需將超重力反應器中尿素溶液送至器外進行冷卻,然后返回,以維持吸收液溫度處于合理的水平。從實際運行情況看,冷卻能力設計不足,反應器溫度會高于50 ℃。為防止吸收液中的粉塵堵塞填料,吸收塔噴淋新鮮尿素溶液,吸收塔溫度因此較超重力反應器低。
廢氣中的粉塵含量較高,約1 500 mg/m3,每天吸收液的粉塵會逐步累積,使溶液黏度不斷增大。雖然吸收液可以容納一定的粉塵量,但溶液變稠將影響吸收效果及設備的正常運行。為此,需定期將尿素溶液抽出,進行沉降分離,然后取上層清液回用,并補充新液。
表2為超重力反應器及吸收塔的檢測結果。

表2 FYHG-DN技術脫硝效果
從表中數據看,對于高濃度NOx廢氣,超重力反應器的強化傳質效果非常好,脫除率很高,且很穩定,基本上在94%~96%之間,但由于入口濃度實在太高,導致出口廢氣中仍含4 000~6 000 mg/m3的NOx,離達標排放差距甚遠。吸收塔可進一步將NOx濃度降低到2 000 mg/m3上下的水平,有效減輕后續氧化脫硝的壓力,減少臭氧消耗。吸收塔的脫除率明顯低于超重力反應器,且波動幅度大,說明其工況不是很穩,傳質效率不高。
通過超重力反應器和吸收塔兩級吸收,廢氣中NOx濃度從近100 000 mg/m3大幅降至2 000 mg/m3左右,絕大部分NOx被脫除,達到了粗脫目的。
3.2.2 LoTOX技術
FYHG-DN工藝凈化后的廢氣(流量約1 000 m3/h)與其他工藝尾氣混合,總氣量約20 000 m3/h,然后經急冷降溫,進入安裝有臭氧噴頭的管道,噴入臭氧進行氧化,最后用堿液噴淋吸收,其操作參數見表3。

表3 LoTOX技術操作參數
低溫有利于臭氧氧化,因此氣體溫度通過急冷控制在60 ℃以下。臭氧發生器從安全管理考慮,選擇以空氣為氣源,O3最大發生量6 kg/h。氧化反應的停留時間非常重要,技術要求為4 s以上,但現場由于空間限制,只能做到2 s。堿液噴淋關鍵是控制好風壓,確保有良好的霧化效果,實現高效吸收。
2018年4月17日到4月23日,對LoTOX低溫氧化工藝的脫硝效果進行連續監測,結果見表4。
廢氣混合后,NOx濃度小于200 mg/m3,經過臭氧氧化、堿液噴淋,廢氣中的NOx濃度最終可以穩定控制在100 mg/m3以下,實現達標排放。

表4 LoTOX工藝NOx檢測結果
從數據來看,脫除率不是很高,在60%~80%之間波動,這與停留時間較短,氧化反應不充分有關;同時也有控制脫除深度的考慮。畢竟在能夠穩定達標的前提下,還是盡量減少臭氧消耗,降低生產成本。如果調整臭氧發生器操作條件,增加臭氧發生量,脫除率可以有所提高。
組合FYHG-DN液相尿素還原技術和LoTOX低溫氧化技術,以較為經濟的方式,對高NOx濃度廢氣進行分級治理,將NOx濃度穩定控制在100 mg/m3以下,滿足GB 31571—2015《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實現達標排放。
從運行過程來看,有少量尿素溶液廢渣需定期外甩。這部分廢渣含催化劑粉末、硝酸脲晶體等,屬于危險廢物,目前送有資質單位合規處置。另外,堿液噴淋吸收后產生高鹽廢水,進入污水管網,給后續環保處理帶來一定壓力。今后需與研發單位一起,改進、優化催化劑配方,替代或盡量減少硝酸鹽的使用,從制備源頭開發綠色工藝,以滿足越來越嚴格的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