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升”號事件英方對中方索賠原因綜論

2020-06-10 01:12:51張翕喆
蘭臺世界 2020年5期

摘 要 高升號屬怡和洋行旗下商船,1894年7月被清廷租借用來運送士兵,7月25日在豐島附近海面被日艦“浪速”擊沉。由于高升號當時所懸掛的是英國國旗,恰好中日當時尚未開戰,一場本應由日本承擔責任的事件,在經過各方討論后,將責任方完全轉向了中國。本文結合當時的史料,從外交、國際法、政治、新聞輿論等角度,對此事件的責任轉換進行探討。

關鍵詞 甲午戰爭 “高升”號 怡和洋行 泰晤士報

中圖分類號 K256.3 文獻標識碼 A 收稿日期 2019-09-04

作者簡介:張翕喆,遼寧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Discussion of British Claims for Compensation Against China in the "Kowshing" Incident

Zhang Xizhe

Abstract Kowshing, a merchant ship of Jardine Matheson, was leas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in? July 1894 to transport soldiers. On July 25, it was sunk by the Japanese ship "Langsu" near Fengdao. As the flag of the United Kingdom was hung in the ship when it happened, and the war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d not yet started, the incident that should have been Japan's responsibility shifted the blame completely to China after discussions among all partie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at that tim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sponsibility conversion of this incid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law, politics, news and public opinion.

Keyword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Kowshing; Jardine Matheson; the Times

1894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義軍聲勢浩大,戰果頗豐,在短時間內便占領了白山。6月2日,朝鮮決定向中國乞兵,鎮壓起義。7月23日,“高升”搭載士兵從塘沽起程,25日下午被日艦“浪速”擊沉。

這本應是一場責任劃分再明確不過的事件,一艘英國商船,在中日尚未開戰的情況下,由中國租借,在途中為日本軍艦所擊沉。但在經過長達半年的調查、交涉、審判后,事件的全部責任都由清政府承擔。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國政府的態度轉變得如此徹底,這背后的原因實在發人深思。筆者將分別從政治、輿論、外交和國際法角度入手,探究英國政府態度轉變的種種原因以及“高升”號事件是如何促成清廷對英賠款的。

通過對現有史料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與“高升”號事件產生聯系的主體有以下幾個:國際社會輿論、英國政府、印華輪船公司、以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為代表的日本政府和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政府。首先可以排除印華輪船公司,因為在當時它已經完全轉變成了一家商業公司,它所關心的只有利益,在本事件中它不代表任何權力集團。在事件爆發初期,它緊跟輿論與英國政府的態度向日本索賠,在1895年1月,又積極向中國索賠,所以自始至終,它只是一家盈利機構,關心的只有利益。

李鴻章是“高升”輪租借的發起人,清政府是本事件的最大受害者。通過對史料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李鴻章的外交政策對此事件有著重大影響。

關于外交政策,他曾在對比了中外軍事實際情況后,認為“彼之軍械強于我,技藝精于我,即暫勝,必終敗”[1]。所以提出了“外須和戎”的外交思想,同時這也是他及眾多洋務派“自強”和“求富”的手段之一。這一思想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產物,是對外政策的無奈之舉。“外須和戎”就是臥薪嘗膽、委曲求全、力保全局,為自強爭取時間。基于這一思想,他在對外戰爭中始終持“主和”“議和”的態度。每當條約簽訂,他“都是以弱國或戰敗國使臣身份坐在談判桌上”[2]。

再有就是清政府“借師助剿”政策進一步左右了他的外交活動。為了貫徹這一思想,他在對外事務中不僅堅持“議和”,還持有“以夷制夷”的僥幸心理,向怡和洋行租借“高升”輪就是這一心理的外在表現。“他竭力想借助傳統的合縱連橫之術,并結合西方的均勢理論,利用各國矛盾,甚至通過結盟一強國的方法來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3]

這兩種錯誤思想相互作用,使李鴻章在整個甲午戰爭中的外交活動變得異常遲鈍和被動。在朝鮮半島局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被迫增兵,而且進展緩慢。在對日防衛的方案上判斷失誤,進而導致豐島海戰失利、“高升”輪被擊沉。而且還在事件發生后作出了一系列“樂觀”的判斷,認為“高升事,西人怒,言倭殘酷”,英國定會介入調停并施壓日本。所以我們也不難發現,從7月下旬到8月上旬,清政府在對此事的態度上保持著少有的“鎮定”,對外不發聲,僅等待英國態度。在8月6日李鴻章發給龔照瑗的電文中交代,“乃日于未宣戰之先敢轟此船……應請英向日索賠撫恤”,“中國照理照例應索賠,名雖向英索,仍應由英向日索”[4]。這封電文將清政府的誤判和李鴻章的盲目樂觀展現得淋漓盡致。

同時李鴻章對日外交政策的錯誤也是重要原因。從1870年李鴻章開始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開始,到1874年臺灣事件發生為止,一直奉行“聯日政策”,他認為,中日鄰近,日本可以成為中國的外援。1871年9月簽訂的《中日修好條規》是近代中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也是中日兩國第一次簽約。這一條約,既能同日本一道牽制西方列強,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日本的擴張,條約的簽訂標志著兩國的“聯合”。

1874年5月,日本海軍大將西鄉從道帶領七千人馬征臺,這使得李鴻章徹底看清了日本的野心,于是“聯日”政策開始轉變為“防日”政策。由于這一時期中國發生了邊疆危機,沙俄在東北和西北蠶食中國領土,西南又遭到法國的威脅,所以防日政策很快就夭折了,1885年4月的中日《天津條約》標志著李鴻章對日政策的徹底失敗。

總的來說,李鴻章“外須和戎”的思想使他在與西方列強打交道時始終以小國、弱國自居,使他在處理中國與西方各國關系上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這實際上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清廷“借師助剿”政策的延伸,進而使得他在處理對日關系上表現得遲鈍、消極和力不從心。這是導致“高升”號事件發生后,英國最終倒向日本的重要原因。

關于輿論,在最初一段時間,國際輿論普遍是指責日本的,日艦擊沉“高升”號,以及射殺落水士兵的行為被官方證實后,的確在一段時間使日本陷入孤立。但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也沒有對日本的戰爭進程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以前的學者普遍認為國際社會輿論的改變要源于劍橋大學法學系教授韋斯特萊克在8月3日的《泰晤士報》上發表的文章,這種說法其實是有些偏頗的。不只是韋斯特萊克,在同一天,《北華捷報》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稱“盡管高升號懸掛英國國旗,但在當時它完全應當意識到戰爭的潛在性。在看到日本軍艦充滿敵意地駛來時,它應清楚地知道,戰爭狀態實際上已經存在了”[5]。隨后牛津大學教授胡蘭德也在《泰晤士報》刊登了同樣的論調。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對于新聞出版行業的干預和自身形象公關也是十分成功的。在整個甲午戰爭中,國際輿論的大方向都是倒向日本的,這毫無疑問。究其原因,就是日本在戰爭中始終以文明國家自居。在各種行動中無不遵守國際法,如接受各國戰地記者采訪、優待戰俘、禮遇所到之國平民等,在擊沉“高升”號后主動營救英國船員。在戰爭起因上,日本往往也對外宣稱是幫助朝鮮獨立,“他們宣揚自己從事的是一場討伐黑暗和野蠻的戰爭,正在傳播光明”[6]。這一人設使得日本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日本駐英公使青木周藏在高升號事件發生后發給陸奧宗光的電文中稱:“《每日電訊報》,友好的《泰晤士報》和其他主要報紙,由于審慎地雇傭,均就上述消息改變了腔調,除路透社外,幾家主要報紙和電訊報社都保證了合作。英國權威人士韋斯特萊克公開表示,根據國際法浪速艦是對的,在德國《科隆報》的政治通信員,友好的《大陸報》也因此受到了影響。”[7]此外,新聞時效性的特點也在無形中為日本提供了便利。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對于“高升”號事件的關注度開始下降,商業報道往往會選擇時效性高的、能吸引人眼球的事件報道。如果沒有新的進展則會不再關注,這導致“高升”號事件的報道在隨著中日戰爭的正式爆發而不斷減少。再加上日本政府對新聞出版行業的積極干預,媒體的言論也愈發變得保守,模棱兩可。1894年8月24日,《泰晤士報》發表了格林威治海軍大學教授勞倫斯的文章,文章中他認為中日兩國應同時對“高升”號事件負責。韋斯特萊克也在《泰晤士報》上作出回應,部分贊同這種觀點。

隨著中日兩國的正式宣戰以及平壤戰役的爆發,戰爭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輿論的焦點也開始轉向對戰事的報道。9月份黃海海戰結束,中國戰敗后,輿論轉變得更加明顯了。陸奧宗光曾感慨道:“炮火相接之后,孰勝孰敗,至此也已塵埃落定了,由此觀之,轉瞬之間,對勝者褒揚如潮,對敗者一片痛斥,這是人性的弱點。”[8]

除著手輿論為日本進行危機公關外,日本還與英國政府保持著誠懇的態度。1894年7月31日,日本政府向英國政府通報了高升號的情況,并提交了一份關于25號豐島海戰的報告,同時還保證“如果經過調查,確實是日本軍艦打錯了英國船,日本將賠償全部損失”[9]。而日本對事件真相的篡改也是在這時開始的。在關于豐島海戰的細節上,日本人謊稱“中國軍艦未向日艦致意,反做交戰準備,態度極不友好。濟遠艦在浪速艦后面不遠處,浪速艦突然沖向濟遠,濟遠艦后退,并升起日旗。浪速艦于是暫不開火。這時,運兵船以浪速艦一側通過,浪速艦又發空炮,示意其停船拋錨。運兵船停船照辦了。同時,濟遠艦接近了浪速艦尾部,在距離約三百米處向浪速艦發射了魚雷,但未命中。”“運兵船船長表示投降,同船士兵拒絕投降并進行了抵抗,浪速艦遂將其擊沉……事后發現,被擊沉的運兵船是隸屬印華輪船公司的英國船只。”[10]這封被篡改的報告同時也向清政府和其他歐洲國家發出。在得到消息后,駐英公使龔照瑗致電李鴻章稱:“倭據其官兵言告,英“高升船主降,華兵不降,故擊沉,沉后知誤擊英旗,狡極”[11]。

實際上,當天首先作出不友好姿態的反而是浪速艦,關于運兵船國籍的問題早在被擊沉前就已經查明。浪速艦長東鄉平八郎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在豐島海上遠遠望見清國軍艦濟遠號和廣乙號。即時下戰斗命令。這時遇到一艘英國船,我船鳴放空炮令其停船,該船立即停下。”[12]與日本“積極”而“誠懇”的態度相比,清廷顯得格外“冷靜”。赫德曾在日記中寫道:“中國保持了一兩天的沉默,以觀察英國將會采取何種行動。”[13]美國歷史學家斯特林·西格雷夫也認為“他們不懂得;日本人對自己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極其認真;而中國,甚至不能協調自己的左右手來穿針引線”[14]。無論如何,這份經過篡改的報告的確是發布了,作為事件發生后的第一份官方報告,由于先入為主的觀念,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被各種機構援引,這在日后的海事審判中給清政府造成了很多不利影響。

以“高升號事件為主體的調查最早也是由日本發起的。在“高升”號被擊沉的當天,日本就開始了調查。這種調查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針對獲救的三名歐洲船員,二是針對浪速號上的士兵。調查分為兩個階段,前期是“浪速調查”,內容只是很簡潔的現場記錄。后期的“松末調查”,是日本帝國法制局局長松末謙澄奉首相之命進行的官方調查。在進行全面調查的同時,日本也給予了被救的三名船員特別的優待。大副田潑林在回憶中提到:“我們受到了優待,得到了衣服和食品,水手們還送甜餅給我們,浪速的官兵繼續幫助我們,盡其所能使我們滿意。對我們的照顧無微不至。”[15]8月3日,高惠悌、田潑林和伊萬杰利斯特三人獲釋當天還分別收到了兩千元、一千五百元和八百元的補貼。為了表示感謝,三個人寫了簡短的感謝信,這封信日后也被日本政府廣為散發。末松兼澄在其調查報告中也提到“我們救起他們以后,盡可能做到了親切、鄭重”[16]。

1894年8月10日,末松完成了對“高升”號事件的調查報告,在報告中他運用了大量證詞,以證明浪速艦在擊沉“高升”號之前所做的已經是“仁至義盡;清兵對“高升”號進行的控制,使“高升”號失去中立國船只的地位,這是其被擊沉的直接原因”[17]。這份內容詳細、針對性極強的調查報告,一經發表,便迅速在西方各國傳播。此后中、英兩國的幾輪調查,都沒能形成與之相匹敵的有力的宣傳材料,它在使日本逃脫責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日本在整場戰爭中都保持著“開放”的態度,在國際舞臺上表現得十分活躍。在“高升”號事件發生后就十分迅速地展開了調查,目的明確,并且在短時間內就將結果公布,抓住了外交先機。與此同時又開始了一系列的形象公關,一方面禮遇被救船員,另一方面向各國媒體散播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從道義、輿論、外交三方面入手,為自己逃脫責任做力所能及的努力。相比之下,清廷則異常“冷靜”,在事件發生后便陷入沉默,只等英國政府出面表態,在對事件的調查上也消極懈怠,始終都沒能拿出一份系統而全面的報告。對待媒體也十分保守,以至于報道總是來源于日方而不是中方。

英國政府是這一事件中的關鍵,事件發生最初,英國政府表現得十分安靜,沒急于表態的原因就是手上收到的消息不足。在7月29日歐格納發給倫敦的報告中就可以證明這一點;“我說毫無疑問那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事件,但我掌握的情報很少,不能冒昧發表意見。……那艘船由于被中國政府租來運兵,是否已無國籍,均有疑問。……我不能冒昧提出初步意見,有必要等待更確切的詳細情報。”[18]其實作為資深外交官和中國通的他,早已看出中國試圖拉英國下水的企圖,所以他在言行和措辭上更加警惕。這一意圖英國政府也早已心知肚明,所以才會出現日后英國軍方極力壓制裴里曼特的做法。

根據現有史料分析,英國獲得消息主要通過四個渠道,一是7月26日英國醫生伊爾文在總督衙門的經歷,二是7月27日法國“利安門”號艦長向英國駐煙臺領事務謹順上交的陳述,三是7月30日印華輪船公司直接向英國外交部的陳情和呼吁,四是上文中歐格納于29日向倫敦提交的報告,英國政府正式確認高升號被擊沉是在30日。因為在當天,英國駐上海總領事也曾到日本領事館抗議。

8月1日,中英開始了第一次聯合調查,調查以聽證會的形式進行。主要是針對法國軍艦“利安門”號所救幸存者的詢問,這次調查確定了以下三件事:即高升是一艘屬于印華輪船公司的商船,被擊沉時所懸掛為英國國旗,被日艦“浪速”所擊沉。8月2日,英國司法局做出裁定:“英國政府有權要求日本政府對沉船及由此帶來的英國公民的生命財產損失提供全部賠償。”[19]同時英國外交部發給印華輪船公司的函件中也明確肯定:“日本政府必須為其海軍官員的行為引起的英國人身財產的損失承擔責任。”[20]8月7日,在長崎進行的海事審判是英國獨立進行的一次調查,主要是針對船長等人的詢問,得出的結論是對高升事件的初步認定,即確定高升號狀況良好適合航行,由于日本軍艦“浪速”的反復炮擊而沉沒,最終判定船長及船員等人在此事件中沒有任何過錯,不承擔責任。長崎審判是此事件中的第一次權威審判,它排除了英國人自身的錯誤,實質是為了使責任固定住中、日兩國身上。

實際上這時的英國政府仍堅持“持重”政策。8月2日的裁定是由于下議院的壓力而被迫做出的。在金伯利向日本公使發出的照會中也提到:“一旦英國政府收到詳細的情況報告而做出最后裁定,我會馬上向你通報。”[21]這一政策的明確表態是在8月10日英國下議院的質詢會議上,外交次長柏提聲明“有關此事的報告仍然相互矛盾。高升號上獲救者的完整證詞正在途中”[22]。

英國政府態度轉變的確切時間是在8月17日的上海海事審判后,陸奧宗光在轉告青木周藏等日本駐各國公使時提到:“上海英國海事審判所審理的有關高升號一事,有利于日本……船被擊沉是有理由的。”[23]這次審判對外公布的結果雖與長崎審判一樣,但卻證明了一個重要細節,即高升號沉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被中國官兵操縱而失去中立性。英國政府的態度在平壤戰役和黃海海戰后完全倒向了日本,1894年11月10日,大法官赫思齊爵士在簽署的備忘錄中提到:“英國完全認同日本軍艦在擊沉高升號事件中具有完全的合法性。”[23]所以說英國的做法僅是“因為多數人的意見占據了上風才作出了向中國索賠的決定,有人直至最終宣判時還對判決持保留態度”[24]。

英國皇家法院認定中國在此事件中負責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高升號沉沒當天,中日已經處于戰爭狀態;二是由于中國官兵對高升號的操控使其失去了中立性;三是戰爭可以不宣而戰。在國際法體系中,英國使用的是案例法,而且近代以來的西方國家普遍拋棄了像古代國家需經過正式宣戰才能開戰的習俗,所以經過討論,最終皇家法院認為豐島海戰是中日戰爭的開始,進而根據高升號租賃合同中的規定,“如中日之間爆發戰爭,雙方一致完全同意該船立即駛往上海并在上海終止該合同,其條件是租用方還可以十九萬墨西哥銀元買下該船,并在終止合同后一個月內與天津或上海付清”[25],最終向中國索賠。

政治上的考慮是促使英國做出決定的關鍵原因,正如7月27歐格納在與總理衙門會談時所說的,“在這些利益中,我們的政治利益最為重大”。19世紀末,俄國正在遠東地區積極擴張,為了繼續使遠東地區保持均勢從而維護自身既得利益,英國急需一名“打手”來為自己服務、充當急先鋒。出于地緣上的考慮,中國是遠東地區的一支強大力量,同時也牽涉了眾多利益。然而在對待周邊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中卻顯得力不從心:比如在北方它無力阻止俄國的擴張,在南方與法國的對抗使得身心疲憊,而此時日本的崛起又是英國所不得不面對的,最終在中英同盟和日英同盟的問題上,英國選擇了后者。英國對中國和日本的態度就像《哈勃周刊》所評價的那樣:“日本代表著現代文明,中國代表著野蠻……日本坦率而完全地接受了萬國公法,而中國只是對此偶爾發布一個空洞的表白。”[26]平壤戰役和黃海海戰后,英國更加堅定了這種態度。

高升號事件是一場持續時間長、結局反轉驚人的國際糾紛。事件涉及中、日、英三國利益,處理結果進而波及遠東政治格局。其中中國是最大的受害者,日本則是最大受益者。中國的有理有據比不上日、英的有利有力,在這場事件中公理受制于強權,國際法成了強者的工具。帝國主義列強的本質暴露無遺。

在事件處理過程中,清廷反應遲緩、消極懈怠,自始至終都沒能給出具體而權威的論調或報告,清政府進行的僅有的兩次調查都是同英國或法國聯合開展的。這雖表現出中方在事件上的坦蕩,但也暴露出當時中國的天真,對事件的回應無不顯示其對國際法的無知。反觀日本則是異常活躍,所進行的調查細致入微,并且針對性極強。

總的來看,日本推脫責任主要有三點:一是誣陷豐島海戰由中國軍艦事先挑起;二是謊稱事后才知“高升”為英國商船;三是將豐島海戰同“高升”號的沉沒聯系到一起。通過松末調查報告和賄賂媒體等一系列手段,日本成功擺脫責任。

英國的態度則有著政治上的考慮。面對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擴張,它急需一個盟友來牽制俄國,并維護既得利益。在“文明開化”的日本和“頑固不化”的中國之間,它選擇了前者。基于此種考慮,英國又開始在國際法上下功夫。由于當時的國際法沒有針對開戰事宜的法條,再加上英國所奉行的案例法原則,最終皇家法院裁定:戰爭爆發不需要事先宣戰,由此豐島海戰標志著兩國交戰的開始,又根據租賃合同,此時“高升”號應該由中方買下或駛回大沽口。基于此,清廷應承擔“高升”號的一切損失。緊接著再依據幸存者口供判定“浪速”號擊沉“高升”號是因為中國軍隊控制了該船,使其失去中立性,因此“浪速”號在本事件中不承擔任何責任。而針對船長高惠悌等人的失誤,早在第一次海事審判時就已經幫他們洗清罪名。由此,日、英兩國成功地將責任推給清政府來承擔。

參考文獻

[1]籌辦洋務始末(同治朝)[M].北京:中華書局, 1979.

[2][3]趙廣,李靜.賣國還是誤國——李鴻章外交政策淺析[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登,2011(2).

[4]李鴻章全集(電稿二)[G].

[5]The Kowsing Status[N]. The North-China Herald,1894-08.3.

[6]“The Japanese Embroglio”,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J]. Vol.158,1895:313-314.

[7]日本外交文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第9冊)[G]:357.

[8]陸奧宗光.蹇蹇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08.

[9]英國外交文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第11冊)[G]:99,212.

[10]英國外交文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第11冊)[G]:95.

[11]李鴻章全集(電鎬三)[G].p848.

[12]東鄉平八郎擊沉高升號日記.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爭(第一冊)[G]:36.

[13]China is keeping quite:Hart to Campbell[A]27 July,1894,The I.G. in Peking:letters of Robert Hart Chinese Maritime Customos 1868-1907,(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England,1975).

[14]西格雷夫.龍夫人:慈溪故事.秦傳安.譯[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155.

[15]英國外交文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第11冊)[G]:335-342.

[16][17]末松向外務大臣提交的調查始末書.日本外交文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第八冊)[G]:4-18.

[18]《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No1261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爭(第3冊)[G]:7.

[19][20][21]英國外交文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第11冊)[G]:110,121,113.

[22]日本外交文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第7冊)[G]:380.

[23]Douglas Holland:The Sinking of the S.S.Kowshing:International Law,Diplomacy,and the SinoJapanese War,Modren Asian Studies[R].Vol.42,No.4(Jul,2008):673-703.

[24]陳肖寒.“高升”號事件中英國政府態度轉變原因新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

[25]英國外交文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第11冊)[G]:367-372.

[26]The Chino-Japanese War in Korea”[N].Harpers weekly[N].1894-10-11:7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熟女AV| 天堂成人av|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久久成人18免费|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a|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18p|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在线观看av永久|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青青极品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www.日韩三级|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久久www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午夜福利网址|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国产男人的天堂| 午夜毛片免费看|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综合色婷婷|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91人妻在线视频| 欧美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喷水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国产激情第一页| 青青青草国产|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欧美第一页在线| 99性视频| 精品国产网|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午夜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综合专区在| www亚洲天堂|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级毛片|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午夜国产小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欧美一区精品|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