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淺
摘 要:國家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腳步,而與此同時城市化的發展也把城市的濕地景觀綠化陷入了生態危機的境地。在城市化的過程當中,城市濕地資源正在急劇減少,為了解決城市濕地景觀綠化所面臨的一系列生態問題。本文對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現狀進行深入探討,而后提出解決城市濕地景觀綠化所面臨問題的一些措施,為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現狀;發展對策
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步深入,城市濕地的發展出現明顯的萎縮,其功能急劇退化,所面臨的濕地污染問題也嚴重突出。為此城市化進程過程當中需要注重生態理念,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設計的時候需要將生態理念融入設計當中,讓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建設與城市化相得益彰,促進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改善城市的生態問題。
1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現狀
1.1城市濕地景觀綠化設計技術落后
現如今我國很多的城市因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在施工過程當中進行濕地景觀綠化設計時面臨一定的難度,再加上城市濕地并不能夠有較好的流動性,而且城市濕地的生態性實際上相比較于其他濕地來說生態性比較弱,這樣的濕地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建設的過程當中存在施工難的問題。雖然過去的城市化進程面臨這些施工難的問題,不過依然對城市濕地做過一些保護措施,只不過這些保護措施并不能夠很好的將城市的發展與濕地的綠化設計進行較好的結合,讓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得不到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1]。當城市的發展與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發展相沖突的時候,往往最先放棄的便是城市的濕地景觀,而導致這一現象往往與城市濕地景觀綠化設計技術落后有關。
1.2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管理人員觀念落后
時代的變化促使著城市在不斷向前發展,但是在城市化發展過程當中,城市濕地景觀綠化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具有挑戰性。對于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管理來說,很多城市濕地綠化景觀管理人員僅僅參照老一輩的管理經驗以及管理方式,當面對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得不到有效保護和科學合理的生態設計的問題時,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管理人員就難免顯得束手無策,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很多管理人員并沒有創新自己的管理觀念和理念,所設計出來的濕地景觀并不能夠很好的與城市發展相結合,也沒有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來看待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因此在建設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過程當中,工程經常出現財力、人力、物力浪費巨大,施工項目質量較低,所花費的成本越來越多的情況,最后讓城市的濕地景觀綠化建設無法達到所期待的建設目標。
1.3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建設沒有融合生態學理念
生態系統的平衡對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但是目前很多城市對于濕地景觀綠化建設往往跟生態系統理論相脫離。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在進行建設濕地景觀綠化的時候,將濕地景觀進行過度的人為改造,占用濕地景觀的資源,最后這些資源被人為進行高度的人工化,以至于所建設出來的城市濕地景觀并沒有凸顯其自然的狀態。過度的人工參與使得城市濕地景觀的生態性大大降低,最終既不能較好的促進城市發展,也不能夠很好的保護城市濕地景觀。
1.4城市沒有很好的對污染源進行有效控制
濕地的生態受到污染首先是因為城市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些公司向濕地排放的一些廢水和廢料,這些廢水和廢料都對濕地的生態起到很大的不良影響。雖然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過程當中,管理者嚴格的強調城市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不能將有害物質排入城市濕地景觀當中,但是這樣的控制力度并不強,以至于保護城市濕地景觀收效甚微。
2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發展對策
2.1提高城市濕地景觀綠化設計水平
首先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綠化設計之前,就必須對城市濕地景觀進行類型和特色的細致劃分,有效分析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自然資源,并對這一部分的自然資源進行科學且合理的挖掘和使用。其次城市濕地景觀綠化設計是要充分考慮生態性問題,生態環境保護是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綠化設計中的首要問題,不能對城市濕地景觀綠化介入太多的人工化,以減少對城市濕地景觀生態環境的破壞。最后需要把城市濕地景觀綠化與城市化發展相結合,有效的促進城市化發展[2]。
2.2加強對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管理人員的培訓
現如今,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首要目標就是保護城市的生態環境,對于那些傳統的綠化管理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此外,還需要加入新的綠化管理理念,而這些轉變是需要加強對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管理人員的培訓,讓他們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理念、知識和技能。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過程當中,管理人員也能夠全面系統地考慮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重要性和關鍵點,并對城市濕地景觀綠化進行一個妥善的完善。此外還需要改變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管理人員的施工觀念,讓其注重城市綠化建設的生態保護,避免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過程當中出現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最終達到一個城市濕地景觀生態環境平衡的狀態,彰顯城市濕地景觀獨特的魅力。
2.3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建設融合生態理念
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建設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注重濕地景觀綠化原生態,避免因注重景觀效果而將濕地進行大面積的人工化,將城市自然濕地景觀變成了城市人工濕地景觀。其次施工人員還需要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的過程當中,保留濕地景觀的透水性和有機的良性循環,以鄉土植物為主,充分尊重原有的生態系統,促進原生態的平衡性[3]。
2.4加強對污染源的控制
城市的污染源分為內源污染和外源污染。一般內源污染是城市濕地周圍出現一些底泥的養殖業,在進行養殖的過程當中將養殖塘底的泥排入了城市的濕地當中,而這些底泥其實對濕地會產生內部污染,導致濕地內部生態系統失衡。而對于外源污染來說,是由于濕地周圍出現污水的排放和廢料的堆積,這些廢水廢料一旦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那么城市濕地景觀所展現出來的自然風景受到極大的破壞,濕地景觀的水源也會因為污水而受到污染,影響周遭植被的生長。因此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合理規劃周邊污水處理設施,減少污水的排污和影響,此外還需要采取有效控制經營性養殖業戶的內源污染,通過采用底泥疏浚的方式可以直接將內源污染進行切斷,避免因內源污染而破壞了濕地景觀的生態。
3總結
總而言之,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建設需要提高建設水平,加強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其自身的管理能力,同時在進行城市濕地景觀綠化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將生態理念融入建設當中。此外,還需要有效的加強對污染源的控制,最終創建優美的城市濕地景觀。
參考文獻:
[1]徐瑩. 城市濕地景觀綠化現狀及發展對策[J]. 現代園藝, 2019, 000(020):191-192.
[2]陸艷偉, 卞慧媛. “海綿城市”建設下城市濕地景觀設計研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7, 000(031):43—43.
[3]李寧. 基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城市濕地景觀設計[J]. 現代園藝, 2017, 000(020):82-82.
(常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常州經濟開發區分局,江蘇 常州 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