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陽

摘 要: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推動房建工程規模在不斷擴大,這對建筑施工質量與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而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也受到了業界重視,其施工工藝水平會直接影響到房建工程整體質量以及施工進度。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高支模施工技術,加強施工工藝水平,在保證施工質量、施工安全的同時,加快房建工程施工進度,為企業獲得更多經濟效益。
關鍵詞:房建工程;施工技術;高支模施工;技術要點
引言:隨著城市高層建筑的日益增多,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目前,支模高度絕大多數已經超過了8 米,高支模施工技術高低以及施工工藝水平優劣將會直接影響到建筑物本身的結構穩定性、強度、承載能力等情況。因此,為保證房建工程整體施工質量,保證安全,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高支模施工方案, 確保施工效率以及安全性,使得企業施工成本降低,進而獲得較高經濟效益。
一、房建工程高支模技術
在房建工程建設過程中,引入高支模施工技術對整體建筑質量、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謂高支模施工技術,主要指的就是,借助高度較高的鋼筋等,在規模較大的框架建筑中構建的支撐體系。特別是現代社會高層建筑數量日益增多,要求建筑結構要具有較強的穩固性,安全性,而科學合理的應用高支模技術,可以達到這些要求,尤其是對具有較大荷載需求的建筑,或者建筑物較高、密度較大的建筑來說,非常有必要應用高支模技術。高支模施工技術作為房建工程中的輔助技術,其施工整個過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具有一定的施工難度,所以,對施工技術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此外,由于高支模施工材料造價高,因此需要施工后要進行模板拆除,整體作業難度較大,需要應用有效措施和技術完成[1]。
二、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要點
(一)確定高支模施工方案
在房建工程中應用高支模施工技術,可以保證建筑結構穩定性,這一技術由于使用的材料大都為高度較高的鋼筋,造價成本較高,所以在整個建筑結構施工成本中占比較大,需要合理選擇高支模施工方案,全面考慮到工程施工進度、質量,綜合建設成本、材料使用等情況,在確保施工建設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進度、確保施工質量、合理控制施工成本,進而為房建企業獲得更多經濟效益。(二)確保拉結桿件整體性
在房建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于拉結桿件的設置,需要結合建筑物抵抗側力作用、整體穩定性要求,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確保剪刀撐或其他有相應作用的整體性拉結桿件能夠高效應用到施工中。如果建筑架高為6到25米之間,則需要將剪刀撐設置在腳手架處外側兩端以及腳手架間隔在15米范圍內的位置[2],并且是連續的剪刀撐,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設置。而結構架、滿堂腳手架則可以按照豎向設置,橫向與水平穩定的整體連桿,必須達到牢固、可靠的要求,同時,還需要設置斜支撐,將其和主架進行連結。在搭建剪刀撐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注意, 水平投影的寬度要控制在4到8米范圍內 ( 2跨至4跨),而水平夾角應當在45°到60°之間,切忌過大或過小,要確保腳手架基本構件與斜桿的連接處要穩固、可靠,而桿段連接點的長細比要控制在60內。此外,為了保證腳手架與腳手架立桿能夠牢固連接,需要設置橫向與縱向的地桿,位置在腳手架底端100到300毫米處。
對于不同類型的鋼管腳手架,可以使用對接件連結立桿、大橫桿、擱棚、扶手等,其中大橫桿、小橫桿可以使用角扣件與立桿連結,要注意控制剪刀撐的搭接長度,至少要達到60毫米,同時,兩個轉角扣件的間距至少為40 毫米,而對應的扣件兩端要至少達到7 厘米。而鋼管腳手架,可以使用連墻桿拉結(即硬拉結),按照水平方向每間隔三步設一拉結點、垂直方向每間隔二步設一拉結點,確保每個拉結點的強度要低于700(含700)[3]。
(三)模板支撐架
通過設置整體性拉結桿件以及其他撐拉措施,可以更好的確保建筑結構整體穩定性,安全性,這就要求施工人員要全面了解構架、荷載、控制變形等情況,采取橫桿件實施起拱作業。針對支撐架的高度調節,可借助底座、頂托實現,而在使用搭接立桿時,施工人員需要注意的是,應控制旋轉扣件的荷載低于總抗滑承載力的二分之一,并大于2道。為了配合垂直運輸設施,所使用的多層轉運平臺架,需要結合實際荷載設計要求進行設置,確保立桿間距控制在要求范圍內,同時, 要獨立構架、設置連墻,撐拉措施,切忌與腳手架桿件共用。
(四)柱、梁模板安裝
為保證柱模安裝順利,需要在安裝前做好相應的規劃,確定好柱模板縱向、橫向對應的軸線,與此同時,也要明確柱模板的邊線,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主要是先定兩端柱軸線與邊線,而后再定中間柱。
安裝梁模板,小橫桿是其底模的主要支撐,為了保證其結構牢固,側模主要使用扣件、鋼管進行固定。在實際安裝時,施工人員需要按照先安裝底模、一面側模的順序,而后做好局部驗收,確保其安裝質量合格后再安裝另一面的側模,同時,要做好加固處理。梁模板安裝工藝如圖1所示。
(五)其他加固設置
一般情況下,高支模架的加固處理,主要方法就是加固直角構件和相鄰的框柱,通過雙管箍柱的方法連接二者,具體位置是在梁下1 米處、地面上1米處,還有每間隔2米的位置。為保證其結構穩固性,需要對高支模的水平拉桿端部、墻板柱等建筑結構件,進行頂牢并抱緊處理。確保高支模加固體系和梁板墻柱之間構建出具有足夠支撐力的體系,使得高支模強度、剛性都達到施工設計要求,進而有效保證建筑結構整體的穩定性、安全性。
(六)澆筑混凝土施工
為保證高支模混凝土澆筑質量,在正式施工前,技術人員應當做好澆筑作業的技術交底工作,確保措施可以有效落實。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墻柱與梁板的澆筑施工要分開實施,不能同時澆筑。具體操作時,要按照分層澆筑方法,保證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00 毫米范圍內,對墻柱進行混凝土澆筑,為避免對混凝土整體性造成影響,施工人員需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后,對上層混凝土進行澆筑。通常情況下,當墻柱澆筑后的強度達到設計的70%左右,再開展梁板澆筑施工,此時,板澆筑可以與梁的澆筑同時進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板澆筑過程中,堆放的混凝土高度要控制在板厚度100 毫米以內,而梁澆筑時的厚度則要低于400毫米。在整個澆筑過程中,要保證同一跨度區間內的施工人員分散,確保其荷載均勻度,進而防止出現局部超載偏心現象,要注意澆筑時澆筑面與出灰口之間的高差控制在2米范圍內,如條件限制,則可以借助溜槽或者串筒的方式實現。
(七)模板拆除
拆模作業需要在豎向結構混凝土澆筑后,如果跨度大于8米時,混凝土的強度達到95%才可以拆除模板,而小于8米時,只需要混凝土的強度達到73%就可以實施拆除。按照先拆次梁、側梁模板,后主模板的順序進行。為方便施工,降低拆除難度,施工人員可以搭建專用施工平臺,完成模板拆除后,需要做好模板分類,并及時做好模板質量檢修。
結語:
總之,在房建工程整個項目建設中,施工技術人員需要明確高支模施工技術要求,掌握施工要點,并嚴格遵守施工規范,確保施工作業質量,同時,保證施工安全性。因此,施工人員應當不斷加強技術學習,學會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逐步提高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水平,確保高支模施工技術發揮作用,更好的保障房建工程項目建設質量,保證其日后投入使用的安全性。
(南京昌泉腳手架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