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逐漸加快,城市化建設也在持續推進的過程中。房屋建筑的結構加固理念逐漸在建筑領域盛行,這也推動了房屋建筑領域的現代化發展。為了達到更高的房屋建筑質量,必須不斷提高房屋建筑的質量標準和增加結構加固設計技術的運用。因此,通過分析結構加固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價值、現狀,并闡述技術應用策略,充分發揮結構加固技術的應用效能。
關鍵詞:房屋建筑;建筑結構;結構加固;加固設計
引言
房屋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各樣外在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它對房屋使用壽命的縮短是有很大影響的。由于長期的風吹日曬,再加之人為的破壞,房屋結構會慢慢受到損壞,會出現開裂的縫隙,這將大大降低房屋本身的穩定性。為了避免由于房屋結構穩定性降低,給房屋使用者帶來的生命和財產威脅,在房屋建筑和使用過程中,必須認識到房屋加固的重要性,也要重視對加固技術的運用,這樣不僅能夠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還能夠避免房屋結構損壞對使用者的安全威脅。
1房屋建筑結構加固設計的重要性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地加快,建筑行業也在快速的發展,人們對所居住房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房屋建筑結構在自然環境中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會出現不同的損壞情況,由于材料的風化作用較為明顯會讓建筑的整體性能降低,在建造房屋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好房屋建筑機構的加固工作,提升工程質量,確保房屋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更好地服務于人們。房屋建筑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溫馨的建筑空間,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2房屋建筑結構加固設計現狀
2.1在設計階段對結構加固重視不夠
房屋建筑結構的設計是建筑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需結構設計師與建筑設計師協調溝通完成建筑結構的方案設計。結構工程師需根據項目的實際需求和當地的自然條件制訂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目前很多結構工程師只關注整體結構的抗荷載能力,只要建筑結構的計算得到軟件分析的可行性認可就算完成了設計,往往忽略了通過結構加固技術來增強結構的穩定性。
2.2沒有充分考慮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
近年來由于全球地質板塊的活動不斷加劇,地震等地質災害頻頻發生,給房屋建筑物的安全穩定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筑物的結構抗震性能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現在部分設計師仍然沒有對建筑物的抗震設計予以足夠的重視,而只是關注建筑物的整體抗荷載能力,比如在設計中沒有考慮抗震縫的設置和結構加固等,這些都會給房屋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帶來隱患。
2.3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技術水平不夠
在我國目前的工程建設條件下,施工人員往往只能掌握常規的公式化的施工工藝。因為施工人員絕大多數都沒有經過專業性的技術訓練與知識培訓,對于建筑結構方面的知識缺乏了解。而建筑結構的加固施工工作相對較為復雜,對于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不高的施工人員而言,往往很難做到按圖施工,進而使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同時,現在各種各樣的新型建筑結構被應用到建筑工程建設中來,不同建筑結構類型的結構加固方法也各不相同,導致施工人員難以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完成建筑結構的加固工作。
3房屋建筑結構加固設計施工技術應用
3.1磚混房屋加固
磚混房屋加固技術手段現在已經日趨成熟,在進行磚混房屋加固時應當首先對房屋的地基進行維修加固工作,對于地基的加固一般采用的是灌漿加固法以及高壓噴射注漿法,首先對灌漿加固法進行原理敘述,灌漿加固法是利用液壓、氣壓、電壓力等方法將加固液注入房屋地基縫隙的一種灌漿方法,這種方法能夠通過加固液使得地基下方松散的泥土或者石砂進行黏合,能夠使下部石砂形成一個整體。這種方法利用沙土、黏土或者人工填土對地基周圍進行加固作業,并且這種加固方法還可以防止雨水滲漏對地基造成腐蝕,提高了地基的機械強度并且有效地解決了地基沉降這一問題。
3.2加設抗震墻
防震墻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增強房屋的整體抗震性能,在進行房屋抗震墻建設前,首先要考察房屋的地基結構承載能力,對于無法承受抗震墻壓力的房屋,應當首先對地基進行加固工作。抗震墻體可以由石磚砌成,也可以由鋼筋混凝土制成。在進行抗震墻體建設過程中要使抗震墻墻體緊挨著房屋的上下兩端,盡量貼緊,保障抗震墻的使用效果。在剛性地面,如水泥地面等位置施工時,如果承載力不足的話還應當進行地面加固工作,確保抗震墻能夠發揮出抗震效果。
3.3預應力加固法
預應力加固法是施工人員使用外加預應力鋼拉桿等配件,采取適當的預應力技術手段,對建筑結構原有內力分布情況加以調整改變,要求后加的鋼拉桿起到受力作用,以此克服結構受到外荷載作用力影響而產生的彎矩,有效解決結構存在的應力應變滯后問題。與其他結構加固技術相比,預應力加固法具有操作簡單、可改善結構彈性受力性能、不改變結構自重梁與結構尺寸、施工成本低廉等優勢,可以同時起到調整結構內力分布情況、強化結構性能以及卸荷的作用。
3.4外包鋼加固法
外包鋼加固法是在待加固構件的表面結構上包裹若干數量與規格尺寸的鋼板或是型鋼。隨后,向構件表面以及外包鋼的間隙處灌入適量的環氧樹脂漿料等材料,并使用套箍等連接件對其進行連接處理。待漿料凝結后,即可將構件與外包鋼形成整體性結構。同時,施工人員可采取無水泥砂漿處理方式,這被稱作為干式外包鋼法,與濕式法相比,所加固構件不存在應力滯后現象,構件承載性能將得到充分發揮,具有構件整體性強、工期短等優勢。
結束語
結構加固施工在整個房屋建筑物施工過程中居于首位,為了提高對結構加固施工技術的應用效率,首先施工方必須要重視施工之前的實地勘測工作,其次還要注意各種安全隱患對技術實施的影響。最后要合理優化施工環節,控制各種環境因素對施工技術實施的影響,保證施工技術的實施符合相應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工程完成之后,還必須重視結構加固的實地檢測工作,以確保穩定性,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建彬.淺析建筑施工防漏施工技術要點[J].磚瓦,2020(04):117-118.
[2]閻磊.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處理措施[J].建材與裝飾,2020(3):11-12.
作者簡介:
孫鵬(1976.12.25),男,漢,遼寧省沈陽市,本科,主要從事建筑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