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平
摘 要:變電站電能采集系統分析中,通過母線平衡曲線方式,對母線平衡中的數據異常情況進行評估,分析變電站電數據采集的過程,對其中的故障特點和操作方法進行分析。通過電量數據異常方式的處理,可以結合電量數據流程,加強電能量的采集系統優化配置,分析系統電量數據中存在的異常情況,對常見的數據異常情況進行評估,分析母線平衡曲線、母線平衡數據關系,系統電能數據異常的處理流程管理進行評估,提出符合500kV變電站電能量采集和系統數據異常評估的操作方案。
關鍵詞:變電站;電能量;數據運維
1 變電站電能采集系統的基本概況
電能量數據采集中,通過電能量數據采集系統,實現數據庫群體的融合,系統網關的集成,接口服務器、監控端口的融合。數據庫數據采集分析中,通過數據存儲和數據服務,提升一體化系統的支撐和融合服務。通過分布形式的環節操作,可以提升計算機平臺的整體應用效果。重視優化任務端的信息數據分析,對數據校驗、數據入庫,數據評估等鏈路進行融合,保持數據信息的上傳下達融合發展。按照服務器端口的系統進行接口服務操作,重視優化監控平臺下的接收數據內容。通過端口的服務器數據信息評估,對數據服務進行運行情況分析。
2變電站電能采集技術信息量管理
按照功能技術標準要求,對系統進行主站層、通信層、采集數據分析層的融合。主站層需要明確數據信息的管理、功能基本標準,通過擴展和采集分析,拓展基本功能建設的采集點位置,結合數據采集管理的執行思路,重視優化運行管理、現場管理、輔助功能管理、公共信息查詢等內容。通過功能數據信息的擴展,結合實際配電業務化管理要求,分析線路損耗量,電量統計決策評估量,增值服務信息量等。
3 變電站系統電量數據異常信息的評估
3.1 數據異常的評估判斷分析
對于電能量的數據采集,通過電量數據的異常評估,分析不同電壓等級條件下的母線電量平衡關系,制定符合實際操作規范的日常報表。通過給定的電量,對不平衡率下的標準輸電線路水平進行分析。通過10kV、35kV線路標準的不平衡因素分析,調整標準不平衡計算法方式中的不平衡比例水平。
3.2 常見的數據異常評估分析
3.2.1 母線評估曲線無顯示
對于500kV變電站的母線平衡曲線方式,通過信息反饋確定母線日平衡報表中的不平衡比例水平。通過每一個時刻數據的母線輸入電量進行評估。對輸出的數據異常情況進行判斷,對整個采集電量中的信息異常原因進行分析,確定實際的影響范圍標準。對于采集終端異常的因素,需要實施全程變電站的電壓等級評估判斷。
分析其中數據存在的異常之處,對整個數據流程進行分析。如果出現終端異常的情況,會直接影響變電站全部電壓的等級量水平。從變電站全網系統等級分析入手,判斷變電站存在的數據庫服務問題,分析直接影響變電站數據信息的原因。通過合理的檢查評估分析,對主站數據庫是否做好了數據的存儲進行研究。通過實際檢查數據庫的要素內容,分析確定無數。在檢查主站與前置交換機之間的通信過程中,如果發現主站前置程序中存在重復補測的情況。在測試網站分析后,需要對網站通信進行穩定化調整管理,注重綜合數據的上傳優化。對于網絡恢復操作而言,需要做好補充數據操作,對新數據進行報表評估。
經過修正后,確定變電站500kV標準的母線平衡關系,經過反向的功率總量評估,采用正向功率總量的操作,實現功率損耗量降低,控制損耗量在0.2%以上,提升各項數據的正常化管理。
3.2.2 母線平衡曲線數據的異常分析
按照變電站500kV母線平衡配置報表數據要求,結合頁面數據信息,分析確定母線不平衡超出原有范圍的原因。通過調整數據中的異常情況,對整個數據采集流程進行評價,分析導致報表異常的因素,確定影響范圍。如果電能表數據存在異常,會直接影響單一線路的數據內容。通過線路連接的不正常情況因素,分析對總線上多條線路的數據評估。按照報表數據信息的設定,分析其中存在的不正確因素,分析直接影響單一線路數據的原因。通過主站數據的計算方式進行測定,調整多條線路的數據內容。按照邊路、旁路編號更新測定,制定電能數據信息標準,對主站數據及時進行更新,避免影響單一線路數據內容。按照監測數據庫的分析標準要求,通過數據的完整性和邏輯因素進行分析,發現變電站數據信息中的數據異常因素。按照主站前期的置換標準,從變電站500kV線路的實際數據分析入手,及時檢查信道是否正確,分析實際檢測的數據母線平衡中存在的異常關系。按照系統線路的數據內容進行調度評估,對數據信息進行對比,發現500kV出線數據不符合實際現行標準要求。在現場核對參數,結合站端現場進行表參數的設定,發現采集設定中的順序,分析通信線路接線的差異。根據實際情況要求,糾正表的順序信息,采用重新補充操作數據,生成報表。
經過修正后,對變電站500kV的母線平衡情況進行估算,判斷發射線有功功率的總量范圍。按照正向有功功率的融合,對功率的損耗量數據進行評估,損耗量為0.3%左右。
4 、變電站電能數據信息采集異常處理方案
按照實際操作規范要求,變電站采集電能量分析中,需要通過多種數據異常情況的評估。通過多層軟、硬系統的操作,確定操作規范中的高標準要求。在分析系統中,對整個數據信息進行采集流程規范操作,分析整體配套下的處理流程。通過歸類評估分析,判斷所有日常電量中存在的異常水流,結合原始平衡點報表數據信息內容,實施初步判斷和分析操作管理。
5變電站電能運維采集系統的數據分析
5.1 加強變電站運維風險的評估措施管理
從安全意識管理入手,加強對安全風險水平的評估。變電站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意識管理,實施定期開展安全知識普及方式,及時處理固化安全的日常操作要求,推行安全化運維管理。提高安全上下水平的傳達分析。重視優化電力產業的查分評估。按照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要求,注重開展安全作業評估,對于理論知識中的薄弱環節內容進行分析,適當的增強知識價值評估,促進理論價值與實際操作規范標準的升級化管理。
5.2 排出治理安全隱患管理機制
根據變電站實際運維發展建設管理需求,重視不斷完善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處,完善安全隱患水平的排查評估分析。通過排查電力隱患方式,及時加強治理綜合能力的拓展與提升,及時消除其中存在的各類缺陷問題,構建完善的排查標準。重視落實專業管理責任制度要求,全面覆蓋精確引導科學化技術水平,開展符合檢查評估分析的方式。通過全面的覆蓋排查,及早治理,確定措施方案,確定預案標準。緊密結合設備制度化的管理要求,強化責任意識和隱患防范操作水平的評估。
5.3 加強變電站的安全風險運維管理
按照預期的主要發展管理操作要求,結合事前預期和時候管理控制方式,重視加深自然化重要操作措施的評定分析,對外界破壞風險、安全風險進行分析,逐步落實輸電配電設備的巡視操作方式,加強巡檢、維護、安全防護價值水平的管控措施評估。
結語:綜上所述,電能數據采集系統評估中,需要明確采集對象和數據差異水平。結合故障需求點,逐步拓展知識面水平。注重系統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難因素,逐步梳理采集流程內容,總結配套實用的異常數據流程,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建設水平。隨著電能產量情況,采取提高系統運行效率的操作方式,注重系統硬件改造升級管理,完善系統的性能量和余量,實現數據共享化集成操作。
參考文獻:
[1]熊亞明. 電能量實時采集與監控管理系統功能的應用與拓展[J]. 甘肅水利水電技術. 2008(01):24-26.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