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華
摘 要:針對高速光傳輸技術發展問題,采取資料總結法,展開具體的論述,展望技術標準化發展,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借鑒。根據課題與實踐經驗總結,堅持標準化發展思路,通過制定完善的技術標準,加大高速光傳輸技術的研究,凝聚強大的發展力量,促進高速光傳輸技術的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高速光傳輸技術;標準化;現代化
隨著光纖通信技術的完善與推廣應用,其超大傳輸容量和超長傳輸距離等優勢更加凸顯。在5G與互聯網以及數據中心互聯等應用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對超大容量和超低時延等要求不斷提高,高速光傳輸技術的升級與優化,通過優勢的集成,例如超低損光纖,使傳輸速率和容量不斷提升。除此之外,高速傳輸應用需求不斷增加,推進技術標準化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 高速光傳輸技術應用面臨的挑戰
基于5G互聯時代背景,將會產生海量的數據,數據只有在最后的幾百米利用5G基站無線傳輸,剩余的都要依靠光網絡承載。將數據看作是“花朵”,那么光網絡就是傳輸營養的樹干。隨著5G時代的到來,數據成倍增長,對光網絡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高效傳輸成為面臨的挑戰。由于數據流量成倍數的增長,給網絡帶來很大的影響,網絡的每個組成部分都需要進行技術升級。以往使用的4G基站BBU與RRU之間的GPRI,即前傳接口,帶寬只有9.8Gb/s,5G DU和AAU之間的eCPRI帶寬海量提升。現有的5G單宏站,在100MHz頻譜帶寬下需設置3個25Gb/s eCPRI接口。如果考慮電信與聯通共建,那么200MHz頻譜帶寬需設置6個25Gb/s eCPRI接口,才能夠滿足需求。5G前傳網絡所需的光纖很多,對部署成本以及運維管理等均有著很高的挑戰。在網絡流量不斷高速增加的需求下,單纖容量要進行提升,根據目前的發展速度,對于應用在骨干網以及城域網的DWDM系統要進行升級,從單波長100G演進到200G或者400G。為滿足實際需求,DWDM系統要增加可用頻譜帶寬,同時擴展C波段。基于此,要加大對擴展C波段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究,同時啟動標準化工作,促進C波段WDM系統的商用部署。
2 高速光傳輸技術的應用現狀
2.1 單通路傳輸速率
使用的光傳輸系統若想實現擴容,通過提升單通路傳輸速率,也就是提高頻譜使用率,達到擴容的目的。從光纖通信技術的應用角度分析,線路側單通路傳輸速率從百Mbit/s、2.5Gbit/s以及10Gbit/s等各類速率粒度。實際應用中小于40Gbit/s速率運用強度調制與強度檢測的方案;大于40Gbit/s速率運用的是多階組合調制與相干接收檢測的方案。其中,40Gbit/s速率具備兩個方案的優勢,是針對高速光傳輸技術應用難題,提出的過渡性速率。通過對40Gbit/s進行研究,為后續的100Gbit/s及以上速率運用多階調制+數字相干接收等方案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據與支持。從當前的應用情況分析,100Gbit已經成為干線傳輸主流商用速率,同時200Gbit/s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受到傳輸距離限制與其他因素的影響,單載波400Gbit/s尚未實現規模化部署。
2.2 擴展更多傳輸波段
從WDM技術應用情況分析,采取的提升系統傳輸容量,較為常用的方法為擴展可用傳輸波段。目前來說,商用系統多使用C波段傳輸窗口,在10Gbit/sWDM系統商用的早期,采取引入L波段達到增加傳輸容量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國內編制了通信行業標準,不過受到傳輸容量需求以及單通路速率提升等的影響,采用此方案增加傳輸容量尚未被主流應用。隨著高帶寬業務以及超大容量傳輸需求的增加,加之單通路長距離傳輸技術速率水平提高面臨各類挑戰,使得采用拓展波段達到增加傳輸容量的方法被重新重視[1]。NGOF發布的《擴展C波段WDM系統技術白皮書》,圍繞光頻譜帶寬和性能以及光層等角度,針對擴展C波段系統進行了研究,在2020年啟動標準化工作,計劃推動試點應用,目標是在2021年實現商用化部署。除此之外,面向大容量DWDM技術從骨干網向著邊緣接入下沉,通過組建可調諧激光器特設工作小組展開具體的研究。根據實踐證明,可調諧DWDM激光器在骨干網以及成閾核心網絡已經實現大規模應用,證明了能夠簡化網絡建設以及運維,為了滿足更多的帶寬需求,降低可調諧WDM技術下沉應用成本,還需要面向5G應用場景與其他應用場景,進行相應的研究。
2.3 空分復用
采用的SDM技術,即空分復用技術,其基于多芯光纖復用與少模復用、多芯光纖復用+少模復用等,滿足應用需求。目前部分光纖傳輸容量逐漸逼近極限,面向新型高帶寬流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為了能夠破解光纖傳輸容量難題,行業人員圍繞SDM技術展開了相關研究。從公開的研究報道內容分析,多芯+少模結合模式的最大傳輸容量可以達到10Pbit/s量級。在2020年的OFC會議上,相關報道的SDM傳輸容量試驗數據顯示,能夠達到10.66Pbit/s量級,使用38芯+3模組合在C+L波段傳輸384個波長通路,單個空間復用通路的容量可以達到93.5Tbit/s量級,同單通路系統相同譜寬的試驗容量屬于同個量級。除此之外,SDM光纖薄層設計成和當前標準單模光纖相同,能夠促進商用[2]。
3 高速光傳輸技術的標準化發展
隨著高速光傳輸技術應用需求的不斷增加,同時技術應用面臨的挑戰很多,推進技術標準化,要圍繞物理接口、傳輸系統的參數規范等,展開具體的研究[3]。從當前國內的標準制定情況分析,推進高速光傳輸技術標準化工作,主要是由CCSA負責,即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具體圍繞100Gbit/s與200/400Gbit/s等內容開展,具體為ITU-T SG15的G.698.x以及IEEE的P802.3ct/cw等。以ITU-T為例,在標準化方面,由SG15的課題組Q6負責高速傳輸物理層的標準制定,具體包括WDM與OTN等各類物理層傳輸接口、系統參數規范。從高速傳輸的標準化角度分析,基于100Gbit/s速率的城域WDM傳輸標準G.698.2已經在2018年11月份正式發布。現階段,主要圍繞城域200與400Gbit/sWDM進行標準化研究。通過制定完善的標準,為高速光傳輸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與規范,促使技術的應用價值得以實現,創造更多的效益。制定的G.698.2標準,運用“黑鏈路”的方法,對城域使用的帶光放大器配置的WDM系統和參數加以規范,為單通路彩光接口的橫向兼容性實現提供技術保障[4]。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速光傳輸技術的應用,能夠滿足多樣化需求。從當前的應用情況分析,主要采取單通路傳輸速率、擴展更多傳輸波段等方式實現擴容。通過加大相關標準的研究,提出完善的技術標準,促進高速光傳輸技術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趙文玉.高速光傳輸技術及標準化進展[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20(08):5-11.
[2]張帆,朱逸蕭.面向數據中心光互連的高速光傳輸技術[J].中興通訊技術,2019,25(05):17-24.
[3]張磊,朱逸蕭,張帆,陳章淵.面向中短距的高速光傳輸技術及發展趨勢[J].電信科學,2019,35(04):62-73.
[4]孟凡,王超,李云靜,翟浩田.面向5G大容量業務的超高速傳輸標準及技術探討[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8,31(01):30-34.
(中兵航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