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日本特約記者 夏 雪 文 竹



“疫情對電影市場帶來巨大的沖擊,也是一次大浪淘沙的機會。”日本電影網如此評論。上周末開始,韓國電影恢復新片上映,加上政府優惠政策的刺激,整體觀影人數迎來小幅反彈。在日本,包括東京在內的電影院本月全面重啟后,也面臨新片少、上座率低、防疫難等多重考驗。
觀影優惠券提振韓國票房
韓國電影院從4月底陸續開始恢復營業后,上映的影片多為《霸王別姬》《馬戲之王》《愛樂之城》等復映老片。為了加快電影院復原速度,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從6月4日起免費發放133萬張觀影優惠券(每張優惠券可減免票價約36元人民幣),希望借此吸引觀眾更快返回影院。6日至7日,韓國觀影人數達31.7萬人次,同比前一周增加2倍以上。其中,宋智孝和金武烈主演的懸疑驚悚片《侵入者》作為韓國本土新片,繼2月的好萊塢新片《小婦人》后首次在1000多家韓國影院上映,目前一直穩坐票房冠軍寶座。
提振票房的同時也不能忘了防疫。為此韓國影院實施諸多措施,如每個場次只出售50%以下的座位,觀眾入場戴口罩、測體溫,電影院內不得進食等。然而隨著韓國疫情再度反彈——近一周內有3天單日新增病例超50例,政府推行的一系列觀影鼓勵政策也引發爭議。韓國翰林大學江南圣心醫院感染內科李教授認為,影院有可能成為新冠病毒大規
模傳播場所,“雖然理解政府想要借此來激活經濟,但目前還是應把重點放在防疫上”。韓國公司職員吳小姐向《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抱怨,“政府一邊讓國民保持社交距離,一邊又鼓勵大家去影院消費,實在有點自相矛盾。”
座位少了一半,仍有剩余
自5月13日起,日本多家電影院開始恢復營業,當時恢復營業的影院都位于日本疫情相對不太嚴重的地區。6月1日,位于東京的電影院時隔兩個月陸續恢復營業。據日本《東洋經濟》報道,東京的許多電影院重新開業后并未出現大規模觀影情況,以東寶電影院為例,以往最火爆的周五晚上仍門可羅雀。該影院負責人稱,“現在熱門新片還未上映,即便減少了平時一半的座位,剩下的座位仍綽綽有余。”
日本影院也有小部分新片上映。由千眼美子(本名清水富美加)主演的新片《心靈咖啡館Extra的秘密》自5月15日首映后已輕松摘得日本周末票房四連冠,吉姆·賈木許執導的恐怖片《喪尸未逝》6月5日上映后位列票房排行榜第二,呂克·貝松執導的《安娜》位列第五。其他上映的影片多為舊片,如新海誠的《你的名字》《天氣之子》,韓國電影《寄生蟲》、大片《新哥斯拉》等。
“沖擊電影業并非完全是壞事”
今年5月日本電影整體票房比往年同期減少99.4%。日本電影網分析,隨著疫情逐步穩定、經濟略有復蘇,七八月時日本電影市場競爭可能比往年更激烈。日本經濟、影視專家細野認為,疫情對電影業的沖擊并非完全是壞事,“過去幾年很多人認為電影產業容易產生效益,這導致上映的電影數量增多,但質量水準不一。今年上映的電影數量大幅減少后,各家電影公司反而會更專注于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之作”。▲
環球時報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