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倚 陳亞顰



摘 要 博物館作為保存及傳承歷史文化的機構,不僅是地區文化研究的中心,而且是公眾接受地區文化熏陶的重要場所。在國家一系列完善文化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博物館掀起開發文創產品的熱潮。在文創熱背景下,基于達州市博物館自身所具備的館藏資源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探索,通過對達州市博物館館藏古器物資源的分析、文化要素的提煉、產品的設計、產品的推廣,從而拓寬達州市博物館的資金來源渠道,促進其更好地發展。同時,可為其他地方性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開發提供借鑒,助力文創事業。
關鍵詞 地方性;博物館;古器物;文創產品;開發
Abstract As an institution that preserves and inherits historical culture, the museum is not only the center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earch, but also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public to accept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culture. Driven by a series of national policies to improve cultural industries, museums have developed a wav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fever, based on the collective resources of the Dazhou museum itself, it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fact resources in the Dazhou museum collection, the extrac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product design, and product promotion broaden the source of funds for the Dazhou museum to promote its better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other local museums and help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cause.
Key Words regional;museum;artifacts;cultural and creational product;develop
博物館是含金量極高的文化資源聚集地之一,每一所博物館都有著種類繁多、水準較高且特色鮮明的藏品,這些藏品往往是大眾領略博物館所在地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的重要媒介。然而隨著社會總體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大眾對博物館的參觀體驗有了新的要求,去往博物館的參觀者一方面醉心于珍貴的館藏歷史文物,另一方面也產生了以多種方式留下與博物館相關珍貴回憶的強烈訴求,就此衍生出對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消費需求。達州市博物館作為川東北地區的一所綜合性博物館,還未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因此,開發達州市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勢在必行。
一、博物館開發文創產品的背景
(一)國家政策的支持
國家積極完善文化產業相關政策,推動國內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設計。2011年國家文物局陸續印發了《國家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博物館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等綱領性文件,對文物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做了一系列的規劃,文件就提高文物工作開拓創新能力與文化產品的供給能力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強調做好加強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設計,積極推動國內博物館文化產業的發展[1]。2016年4月2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上確定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措施,以此來提升社會文明水平和國家軟實力[2]。這些政策制定背后是對我國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認識和深刻總結,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顯得尤為重要[3]。
(二)博物館實現自主發展的需要
博物館發展至今,它不僅是一個收藏、研究、陳列的科研機構,更是社會文化發展的標桿,一個承擔了素質教育的社會教育機構,有著重要的社會教育職能。[4]博物館開發文創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擴大博物館的研究范圍和研究領域,完善博物館職能。博物館內的古器物藏品承載著地區的歷史文明和民族精神的因子,通過把文物所承載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價值“提煉”到新的載體中,做到“讓文物活起來”,不僅能使文化自然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也使得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得到更好的履行。
二、博物館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的目的及意義
(一)大眾文化消費的新場所
達州市博物館是達州市內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博物館。作為具備文化傳播、教育和為社會發展服務職能的機構,對達州市民來說,達州市博物館是閑暇時間用來消遣、學習、增加見識的場所,對外地的游客來說,達州市博物館是他們旅游的景點之一,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已成為他們文化消費、旅游消費的一部分。
(二)推動博物館全面發展
開發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作為博物館依靠自身館藏資源發展的一個新路徑,是達州市博物館自主發展的一種積極探索。文創產品產生的經濟效益給博物館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從而緩解博物館的資金難題,使得博物館能夠加大自身在文物保護與修復、設施建設、項目開發等方面的資金投入,促進博物館全面發展。
(三)歷史文化的載體
達州市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包含著讓更多人接觸到古人優秀思想文化結晶、了解古代達州歷史文化的深刻用意。達州市博物館依托館藏文化資源,推動優秀特色巴渠文化與創意設計相結合產出的館藏古器物文化創意產品作為溝通文化與人的橋梁,可以豐富達州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大眾多樣化文化消費需求,拓寬達州市民的文化消費方式,優化達州地區文化產業結構。其次,達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該地區的古代巴文化、巴渠民俗文化獨具特色,達州市博物館內展陳著數量較多的古代器物,依托館內現存的古器物資源進行文創產品開發,讓巴渠文化重新煥發出光輝。
三、達州市博物館概況
(一)整體館藏資源概況
達州市博物館是達州市重要的文化名片,是一座兼具收藏、展出、保護、研究等多種職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館內有《古代達州》《近現代達州》《當代達州》三大基本陳列和《館藏瓷器》《館藏書畫》《巴渠民俗文化》三大專題陳列,展出各類珍貴文物2 000余件,國家一、二、三級文物接近900件。其中館藏古器物數量龐大,且種類繁多,館內大大小小的古器物以《探秘巴賨先民》《巴國春秋》《再現宕渠賨風》《唐宋雅韻》和《明清風華》五個不同的主題陳列。[5]不同的展區陳列著多件各具特色的古器物,展品涉及了古代達州人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擁有較高的文創產品開發價值。
(二)館藏古器物資源概況
達州市博物館展出的古器物多源于巴賨先民的日常生活,作為在古代巴蜀大地舞臺上的主體,與古代巴人息息相關的器物資源不管是在形狀造型、內部構造還是在細節把控方面與其他地區有著或大或小的差異,而正是這些差異造就了達州市博物館館藏古器物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的特色。達州市博物館館內的古器物資源匯聚了自戰國早期起的各種古器物,展現了達州2 000多年以來浩浩蕩蕩的歷史。形式各樣、造型生動的器具物品涉及古代達州先民包括軍事、科學、藝術、技術、民俗以及生活日常在內的多個領域門類。
(三)館藏古器物資源分類
博物館館藏古器物是指博物館經由多種途徑從社會上搜集到的諸多具有收藏價值的器物。達州市博物館館藏古器物資源主要是本地古代巴人在長期的社會生活過程中發明創造的各種工具和生活用品,包括各類銅器、陶器、瓷器、木器、鐵器等器物品,種類繁多、形式各異。在達州市博物館內的館藏器物品中,戰國時期的各類器物品總量較多,且獨特性較其他時期的巴賨先民古器物更加明顯,蘊含的文化元素也更具特色,也是我們文創產品的主要靈感來源。在這里主要介紹達州市博物館內戰國時期的器物資源:
1.戰國銅器
達州博物館館內青銅器大多來源于羅家壩遺址與城壩遺址,以戰國時期的銅制器物居多。主要包括兵器、生活器具、生產工具等,器類豐富、數量眾多,且多以組合形式出現,時間延續性強,形制繼承關系明顯。其中銅兵器最多,主要為銅劍、銅矛、銅鉞、銅戈、銅刀、箭鏃,其次銅制的生活器具也占據一席之地,且以銅鏡、銅鏊、銅釜、銅釜甑、銅盆為主,另有少量匕、勺、尖底盒等。銅生產工具作為巴人生產生活技藝的載體,銅削刀、銅刻刀、銅斤、銅鑿等在羅家壩巴人墓葬中被大量發現。
2.戰國陶器
達州市博物館內收藏陶器多來源于戰國時期的羅家壩遺址,以豆、圜底罐、釜、缽、器蓋、尖底盞和高領罐為主,以紡輪、網墜、平底罐、杯、盂、甕、壺、盆為次,另有少量的平底喇叭口罐、盤口罐和鏊。眾多陶制品貫穿了戰國早期至戰國末期,具有一脈相傳的演變規律。其次,館內還收藏有漢代至明清時期的各類陶制器物,在形式與造型上都能看到戰國時期陶器的影子。
3.館藏瓷器
博物館內收藏的瓷器既有明清以來的青花、粉彩珍品,又有唐宋時期的名窯瓷器以及本土鐵山瓷碗鋪窯出產的青釉系列瓷器。這些瓷器作為與所在時代的相關生活器具,其造型、色澤、裝飾等工藝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烈的民間藝術特色。(見圖1)
4.巴蜀圖語
巴蜀圖語又稱巴蜀符號,是較為獨特且與古器物緊密相關的文物資源,專指巴蜀地區出土的銅兵器、銅樂器、銅印章以及生產、生活工具等器物上的一些圖形符號。目前達州市博物館內的巴蜀圖語有羅家壩遺址出土的代表巴人對蛇與虎圖騰崇拜的虎紋戈、蛇紋劍,代表地位與權勢的各樣圖形印章,城壩遺址出土的昭明鏡(見圖2)等銅鏡鏡背上的獨特銘文,以及刻在瓦當上面的“宕渠”銘文等。此外,館內還收藏有達州渠縣各處的漢闕闕身上所雕刻的青龍、朱雀、玄武等神獸圖案(見圖3),這些匯集了生長于巴蜀大地古代巴人智慧的特殊符號,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設計過程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四、產品設計
(一)設計理念
1.品牌化
品牌是區分同類產品重要的標識,品牌是消費者對產品的一種認可,也是這一產品區別于其他產品的標志。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進入市場銷售的產品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標識是品牌的展示,由符號和圖案組成,產品標識可以使觀眾深入了解藏品的信息,也可以區分復制品和原件[6]。達州市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品也需要品牌標識,專有的品牌標識展示能很好地與其他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區分開來,我們可以將圖4作為達州市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品牌標識。
達州市博物館文創產品品牌標識的主體形似漢字“達”字, 紅色使圖案具有較高的辨識度。標識的主體由兩部分圖案組成,右上方紅色的圖案,仔細看是一個“大”字,實際上這個紅色的“大”字中的黑色部分是一條身形彎曲的蛇,達州地區曾為巴國,巴地多蛇,這個圖案剛好也體現了古時達州地區多蛇的特點。左下方的紅色圖案,像是一條虎,崇拜白虎是巴人稟君遺留下來的習俗,源于巴人的土家族長期都保留著白虎崇拜之俗,稱為“坐堂白虎”,虎是土家族的保護神,考古發掘也有印證,巴蜀銅兵器上的巴蜀圖語符號多是虎形和虎紋。
2.系列化
產品系列化是指同一元素(即產品族DNA[7])在多種實物載體上的應用,使產品具有“家族化”特征[8]。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的系列化是品牌進一步推廣的重要方面,也是博物館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時所運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文化創意產品的系列化更有利于在銷售市場中占據優勢,讓產品的形式和種類不再單一,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系列化還有利于充分利用文化元素,將同一種文化元素運用到不同形式的文化創意產品中,使產品數量有所增加的同時制造視覺上的吸引力,從而避免產生因產品設計無關聯性、風格不一造成的雜亂無章的現象。另外,同一文化元素和產品形式還可以搭配不同的色彩和材質,使生產出來的文創產品對文化內容的傳達更加全面。
3.創意化
博物館文創產品是文化與創新的共同產物,文化是其根本和意義所在,離開了文化就等于產品沒有了靈魂。有了文化還不行,還要充分發掘其創意附加值,要想贏得消費者的喜愛就一定要重視創意,創意不僅能在視覺形象上讓消費者感受到眼前一亮,還能將產品的文化內涵傳達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創產品就是以文化為基礎,通過融合當前人們所認同的創意生成的產品實物,文化與創新是辨證的,產品的設計開發既要看到文化與創新的區別,也要看到兩者的統一。
(二)產品設計實例
博物館資源概況部分的各式神獸圖案可以作為產品的核心元素提煉出來融入產品。在選擇時,我們會相對傾斜地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較為精美的圖案,這類圖案所蘊含的視覺文化元素和文化內容也較為富足,基于上文的文創產品開發設計理念設計出以下產品。
休閑系列的巴文化青龍圖騰環保手提袋(見圖5、6)在創意取材上源自于達州市博物館內所展示的青龍圖騰,青龍圖騰源自于達州市渠縣漢闕上所雕刻的圖案,除了青龍圖案,博物館的品牌標識使產品具有較高的辨識度,體現了品牌化與創意化原則的結合。圖案整體樣式簡練精致而又不失靈性,風格鮮明、造型獨特,這些匯集了古代巴人智慧的特殊符號,是巴文化的形象表達,頗具歷史文化特色。我們提取出神獸圖案,將其與現代編織環保袋相結合,做出的環保手提袋有一定的文化屬性。
生活系列的昭明化妝盒(見圖7)創意來源于博物館內的昭明銅鏡,將復刻的銅鏡背面作為化妝盒的頂部,使其具有古典端莊的美感,內在的文化元素通過視覺傳達轉化為現實感官。昭明鏡是館藏古代巴人銅制生活器具之一,銅鏡背面銘文是戰國晚期出現的一種新式樣,經過早期的發展,銘文逐漸成為銅鏡紋飾的主要部分。銅鏡按銘文內容可分為昭明鏡、日光鏡、清白鏡等類別,其中以昭明鏡、日光鏡最為普遍,鏡背鑄有包含美好意義的銘文,鏡身古樸、典雅,化妝盒整體材質為木質,盒內可用于收納各種化妝品。
學習系列的古銅燭臺臺燈(見圖8)創意源于達州市博物館明清風華展覽館的清代銅燭臺,燭臺的主體是鶴、鹿等祥瑞之獸,其不僅外表儒雅、形態各異,還有著極好的寓意。燭臺是古時照明的器具,在當下雖不至于用蠟燭照明,但仍需照明的燈具,因此我們將燭臺頂部盛放蠟燭的臺面上設計成一個發光的燈源,使之成為一個可以使用的臺燈,這樣能在最大程度體現產品實用價值的前提下展示出原有的古典風格。
五、產品宣傳推廣策略
宣傳推廣作為營銷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決定產品在市場中受消費者關注程度強弱的關鍵[9]。制定的宣傳推廣策略應同時涵蓋推廣宣傳的渠道和力度兩個層面,在產品的宣傳推廣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策略進行動態調整。創造文化創意產品的關鍵是能夠將其內在的文化與創意價值通過消費者的購買轉換為經濟價值,經濟價值需要通過產品的銷售來實現,產品的順利銷售依靠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以及對產品的較高認可度。
(一)把握現存宣傳推廣渠道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宣傳渠道主要是基于線上、線下兩種渠道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推廣宣傳。線上宣傳的主要方式有:專業類網站宣傳推廣、微博及博客宣傳推廣、微信公眾號宣傳推廣等。線下宣傳的主要方式有:制作發放簡易宣傳資料博物館出版刊物、舉辦產品展覽會、博物館內宣傳、旅游景區(巴文化)設點宣傳等。對于這些較為常見的宣傳推廣渠道,應該作為基礎進行把握。
(二)開拓新的宣傳推廣渠道
科技伴隨著生產力提升而不斷向前發展,信息傳播的媒介也隨之發生改變,新的媒介隨時都可能涌現,要積極主動探索對文化創意產品宣傳推廣的渠道和方式,便于及時對產品進行有效的宣傳推廣。此外,作為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品,其文化源頭的館藏資源大多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人們對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和凝練,所以其與日常生活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這啟示我們在宣傳推廣時不應忽略文化創意產品貼近生活這一特點,反之可以轉為圍繞該特點發現新的推廣宣傳渠道。
(三)靈活變換的宣傳力度
產品的宣傳推廣策略不是固定的模式,而更像是一個過程,需要根據產品受眾的特性進行動態調整。對于宣傳的力度在不同時期也應有不同的輕重程度,例如在特定的節假日可借勢加大宣傳的力度,創造信息傳播的短期峰值。在當前大數據的環境之下,通過對用戶的信息收集分析,劃分出不同的消費者群體,再根據不同特征的人群采取不同方式的宣傳渠道及強弱程度不同的宣傳力度,使信息傳達更加高效。
(四)創意與實用相結合的價值宣傳
在宣傳推廣策略中,宣傳內容的構建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面。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是具有實用性的物品與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融合個人創意結合的產物,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產品之前會基于個人期望對產品的創意價值、文化享受及實用功能等多種價值進行選擇。因而在構建產品價值宣傳內容時應采取將創意價值與實用價值兩者相結合的策略,另外推廣宣傳過程中也應根據具體產品的特性對內容進行動態調整,主要以消費者的期望和需求為導向。
結語
地方性博物館內的館藏器物是地區長期歷史文化的積淀,它不僅反映了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還充當了博物館教育功能發揮中連接公眾的橋梁。對達州市博物館館藏器物進行文創產品的開發,在博物館探索自主發展道路過程中起著拓寬博物館資金來源渠道、豐富博物館體驗與服務、增添博物館魅力與色彩等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動博物館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其他地方性博物館提供了可借鑒的文創產品開發經驗。今后,達州市博物館還可以發掘其他可用于文創產品開發的館藏資源,依托特有的館藏資源賦存結合新穎的文化創意開發出特色的文創產品,繼續完善本館文創產品體系。
參考文獻
[1]國家文物局官網.關于印發國家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EB/OL].(2011-07-06)[2020-03-12].http://www.ncha.gov.cn/art/2011/7/6art_2237_30915.html.
[2]于士航.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EB/OL].中國政府網,(2016-04-27)[2020-03-12].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4/27/content_5068532.htm.
[3]陰鑫.中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1-2.
[4]姜楠楠.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J].科學之友,2012(17):115-116.
[5]百度百科詞條.達州市博物館[EB/OL].(2019-11-10)[2020-03-12].https://baike.baidu.com/item/達州博物館/2121383?fr=aladdin
[6]易樂.論中小型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與經營[J].大眾文藝,2013(18):66-68.
[7]羅仕鑒,朱上上.工業設計中基于本體的產品族設計DNA[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9,15(02):226-233.
[8]程輝.博物館文創產業研究的現狀、問題與方向[J].包裝工程,2019,40(24):65-71.
[9]楊蕊伊. A博物館文創產品營銷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6:27-28.
吳佳倚? 陳亞顰 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