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梅

[摘要] 目的 探究產程觀察和異常產程早期發現的護理方法及效果研究。方法 便利選取2018年6—12月在該院分娩的患者6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入院時間分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300例樣本,對照組300例樣本。將對照組按傳統護理方法進行產程護理;觀察組全產程進行全程觀察,并對異常產程進行護理。將兩組患者產后出血的發生率與新生兒窒息率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300例患者的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為2.67%(8/300)低于對照組的7.00%(21/300)(χ2=6.877,P=0.0009<0.05),觀察組的新生兒窒息率1.00%(3/300)優于對照組的3.33%(10/300)(χ2=3.853,P=0.0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發生新生兒死亡情況。結論 通過對產程的觀察,能夠早期發現異常產程,對異常產程進行護理,可以有效提高分娩安全率。
[關鍵詞] 產程觀察;異常產程;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6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3(a)-0142-03
Nursing Methods and Effects of Obstetric Labor Observation and Early Detection of Abnormal Labor
LIAO Xiao-mei
Delivery Room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effects of early observation of labor and early detection of abnormal labor. Methods A total of 600 patients who deliver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0 sampl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300 samples in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admiss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irth car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ull observation during the whole birth, and the abnormal birth was given car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as compared with the rate of neonatal asphyxia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30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67% (8/3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7.00% in the control group(21/300)(χ2=6.877,P=0.009<0.05). Neonatal asphyxia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1.00% (3/300) was much better than 3.33% of the control group (10/300)(χ2=3.853, P=0.04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no neonatal death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Through observing the birth process, abnormal birth process can be detected early, and nursing the abnormal birth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rate of childbirth.
[Key words] Observation of labor process; Abnormal labor process; Nursing
產程是指產婦分娩的全過程,產程以出現有規律的宮縮為開始,直到胎兒和胎盤完全娩出為止。總產程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初產婦的總產程歷時16~18 h;經產婦的總產程一般歷時6~8 h。在臨床上,因產程的時間很長,為了便于醫護人員的觀察和處理,總產程被分為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在分娩過程中可能發生產力異常、胎位異常、羊水異常等異常產程現象會直接危害到了新生兒的安全[1]。如何在產婦分娩過程中通過醫護人員對其產程的觀察發現異常產程以保證產婦與胎兒的安全是婦產科醫護人員所要熟練掌握的。所以,現針對2018年6—12月在該院分娩的600例產婦的產程進行的觀察及護理方法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選取該院收治的孕婦6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入院時間分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300例樣本,對照組300例樣本。觀察組樣本年齡19~37歲,平均(28±1.7)歲;其中,無流產史113例,有流產史187例;初產婦234例,經產婦66例 。對照組樣本年齡20~36歲,平均(28±2.1)歲;其中,無流產史123例,有流產史177例;初產婦211例,經產婦89例 。 兩組患者在個人基本情況及懷孕時間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異常產程判斷標準
產婦的整個分娩過程在臨床上一般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產程3個階段。分娩剛剛開始的第一產程中包含有潛伏期和活躍期。進入潛伏期,產婦逐漸開始宮縮,宮頸管在宮縮中消失,宮口需要在6~8 h的時間內擴張4~5 cm,如果初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20 h,經產婦>14 h即可判斷為異常產程。活躍期指產婦的宮口開至4~6 cm直至宮口開全(10 cm).先露部將進入中骨盆,此期宮口擴張速度應≥0.5 cm/h.產婦在這個時期會疼痛4~8 h,活躍期擴張速度<0.5 cm/h或宮頸口停止擴張≥4 cm/h 也屬于異常產程。一般情況下,第二產程又稱為胎兒娩出期,初產婦一般在3 h以內,超過3 h就可以視為異常產程;經產婦不可超過2 h。實施硬膜外麻醉鎮痛者,可在此基礎上延長1 h,即初產婦不應超過4小時,經產婦不應超過3 h。第三產程又被稱為胎盤的娩出期,全過程需要5~15 min,不應超過30 min[2]。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方式對分娩過程進行看護。觀察組在全產程護理觀察產婦有無異常現象發生,如有異常產程出現及時對產婦進行針對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3.1? 產程護理,產力的保持? 產室需成立由助產士、醫師組成的專業分娩協作組。分娩協作組從產婦入院備產即開始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和心理教育,為了給產婦更好的圍分娩期護理,要緩解產婦的緊張、焦慮情緒,對產婦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讓產婦以輕松的狀態迎接分娩[4]。醫師與助產士要對產婦保持實時關注,一旦出現早期異常產程現象,醫師與助產士要及時對其進行處理,為產婦施以適合的治療護理行為,并對產婦進行心理安撫。助產士在觀察產程中有著保護產力與維持產力的作用,在協助產婦生產過程中有著主導作用[3]。對產前就表現身體不佳的產婦,可以在產前多食用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的產品,對于宮縮弱的產婦,可以遵醫囑施以最小濃度的縮宮素靜脈點滴以加強宮縮時,并時刻對產婦的血壓、胎心等狀態進行專人監控。
在產婦進入第二產程后,由助產士指導產婦在有向下屏氣用力的感覺后再指導用力,對產婦和胎兒的情況進行觀察分析,并對分娩方式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將觀察結果與分析內容告知家屬。通過對產婦的護理,讓醫師和助產士的關懷與專業知識給產婦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由此而信任、依賴醫師和助產士,以保證產婦正常分娩[5]。
1.3.2? 觀察胎位和胎方位? 胎兒出生前在子宮里的姿勢非常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由于子宮內的胎兒是浸泡在羊水中的,且胎兒的頭部要重于胎體,所以胎兒多是頭下臀上的姿勢。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及常說的“頭先露”,這種胎位在分娩時一般都會比較順利。當出現不正常的胎位時,孕婦本來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就增設了障礙,因而容易導致難產[6]。如胎兒臀位容易致使胎膜早破,造成臍帶脫垂或分娩時的出頭困難,從而會危及胎兒的安全;而胎兒橫位,由于分娩時胎兒先露部分不能緊貼宮頸,對子宮的壓力不均勻,容易致使產婦子宮收縮乏力,致使胎兒在宮內出現窘迫或窒息死亡[7]。
分娩過程中胎頭銜接不良或者俯屈不好,可能由于胎兒的枕骨持續位于產婦骨盆的后方,壓迫產婦直腸,時產婦有強烈的墜脹排便感,此時如果過早使用腹壓,非常容易造成宮頸水腫和產婦的疲勞;可以通過腹部檢查或陰道檢查以及B超檢查,確定是否胎位異常。B型超聲波檢查時,可以根據抬頭顏面以及枕部的位置,準確的探清胎頭位置。
于是,在第一產程,可以通過改變產婦體位,對枕橫位、枕后位應給予產婦向胎兒肢體方向側臥,以利于胎頭枕部轉向前方,若宮縮乏力可使用縮宮素。若分娩已經進入到第二產程,可以進行陰道檢查,若胎頭可以調整為枕前位,一般可以進行分娩;如若胎頭仍為正枕后位可以用產鉗助產;如若胎頭位置無明顯改善,需要放棄分娩,改行剖宮術。
1.3.3? 觀察胎心及羊水情況? 對羊水過多的產婦應警惕臍帶脫垂和胎盤早剝的發生;對于羊水偏少的產婦,助產士在產婦分娩過程中要勤聽胎心,必要時要連接胎心監護儀進行持續監控;需加大產婦的氧氣吸入量,如胎心音出現異常時除氧氣吸入外還可以靜滴乳酸鈉林格氏液。破膜時出現血性羊水應立即聽胎心音并報告醫生,同時做好剖宮產及新生兒搶救準備。
1.3.4? 早期發現尿潴留? 精神緊張或行鎮痛分娩的產婦易引起尿潴留。鼓勵產婦2~4 h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如果發生膀胱充盈,采用熱敷或誘導的方式使其排空膀胱,如產婦無法自行排尿應及時進行導尿,以利于胎頭下降。
1.3.5? 及早給予精神支持? 分娩過程中產婦全身都能感覺到疼痛。助產士此時需要安慰產婦,使其放下心理包袱,全心進入分娩狀態。助產士指導產婦做拉瑪澤呼吸減痛法及瑜伽球的應用可增加產婦氧氣攝入量,利于胎頭旋轉,同時給予腹部按摩、心理支持、生活支持等導樂陪伴,必要時行鎮痛分娩或水針療法。產程進展緩慢的產婦,易產生疲勞感,可適當給予安定或杜冷丁改善產程,以利于安靜入睡從而保持產力。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產后出血的發生率與新生兒窒息率進行對比。
1.5?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有臨床資料均采用 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產后出血的發生率與新生兒窒息率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患者產后出血的發生率與新生兒窒息率進行評估后發現,觀察組300例患者的產后出血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新生兒窒息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新生兒死亡情況。
3? 討論
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遇到異常產程,醫護人員要隨時注意對異常產程的處理,以免產婦與胎兒發生意外。從第一產程開始,如發生胎膜破裂、陰道流血等情況應入院備產。如果宮縮不強烈且胎膜未破,產婦可在室內小范圍緩慢行走活動,這樣能夠加速產程。護理人員在第一產程的護理中需要注意的是:每0.5~1小時聽胎心一次,正常胎心率是110-160次/ min;對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進行嚴密觀察,選擇適當的時間對產婦進行陰指和陰道檢查,以了解產程的進展情況。對可能發生異常產程的產婦加強監護。通過對產程的觀察,該次研究的新生兒安全出生率達到了99%(297/300),相較于武世芳[9]研究中97.27%(143/147)和相關研究[10]中的98.97%(10357/10465)新生兒安全出生率相比較差異不大,也就說明通過對產程的觀察能夠提高發現異常產程,對新生兒安全出生率有著很大的提升。并且全產程觀察法下產后出血率僅為2.67%(8/300),而傳統觀察法下產后出血率為7.00%(21/300),說明全產程觀察法下產后出血情況較傳統觀察法有明顯的改善,劉興會等人[11]的研究指出產后出血一直是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減少產后出血可以有效的保障產婦安全。
綜上所述,對產婦進行全產程觀察可以早期發現其在分娩過程中的異常情況,能夠為醫護人員提早對異常情況作出判斷,以保證產婦及胎兒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黎鋒華.產程異常與新生兒安危的關系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7):161-162.
[2]? 樸春姬,洪華.產程圖異常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國農村衛生,2016(17):46-47.
[3]? 杜立靜.產鉗助產和急診剖宮產在第二產程異常產婦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9,32(10):93-94.
[4]? 任鳳仙.產婦分娩時的產程圖異常分析以及護理方法[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6):127.
[5]? 陳溫琴,鄭榮蘭.第二產程異常產婦產鉗助產和急診剖宮產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18,31(21):106-107.
[6]? 曾洪.自由體位在產程中糾正胎頭位置異常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8,24(11):151-152.
[7]? 曾曉明,鄭九生,歐陽安.實施新產程標準結合胎頭下降處理產程對母兒結局影響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8,34(11):871-873.
[8]? 張紅梅.第二產程異常時產鉗助產和剖宮產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8):110.
[9]? 武世芳.第二產程胎心監護異常圖形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56-57.
[10]? 孫梅.探討導致第二產程異常的原因及預防治療[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9.
[11]? 劉興會,陳錳.基于大數據的產后出血臨床處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8,34(1):33-37.
(收稿日期:201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