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櫻子
摘要:在新一輪的科技變革中,互聯網技術融合大數據、物聯網等快速推動整個信息化社會的進步,當前應用的技術日新月異,新媒體也快速成長與發展。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傳統媒體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文章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探討新時期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制約因素以及改進舉措,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廣播電視 新媒體融合 制約因素 改進方法
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當前我國的媒體格局、輿論生態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媒體的運作更符合當代人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滿足大眾的需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傳統的廣播電視只有積極轉型和升級,發揮自身的公信力與傳播力上的優勢,成為輿論引導的最佳利器,同時積極與新媒體進行融合,才能扭轉局勢,獲得改革的契機,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新時期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制約因素分析
具有較高的融合意識。這些年來,我國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出現了收視率降低、受眾流失的情況,在傳統廣播電視行業限于困境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新媒體的優勢和傳統廣播電視的弱勢,力求將兩者進行融合,促進共同發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地方廣播電視臺都作出了努力,如太原廣播電視臺與新媒體融合形成臺媒中心,山西廣播電視臺也創建了新的傳播結構。但在媒體融合的探索實踐中發現,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在新聞采編工作上,傳統媒體部門與新媒體部門相互獨立,無法第一時間共享新聞信息,在配合上也有很多環節需要疏通,溝通的流程較多較長,工作人員融合意識不高,導致融合流于形式,無法真正深入。
缺乏有效的融合方法。在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還出現了特別部門主導的爭論性問題,在同一個廣播電視集團中,如果以上兩者均存在,那么在決策分歧過程中不同融合的形式與本質將會出現更嚴重的分歧,應用不同方法處理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比如新媒體在傳播信息過程中更注重新聞的時效性和傳播速度,并主要由微信公眾號或其他平臺客戶端進行拓展,但也存在用戶數量有限和經營價值受限的問題。而傳統廣播電視由于發展時間較長,體系成熟,人才隊伍較多,在公信力和臨時信息的傳播上有一定優勢,但卻很難同時召集人力物力引導新媒體工作,于是有效的融合方法還有待持續探索。
缺乏復合型專業人才。對于傳統廣播電視行業從業人員而言,人員專業性發展和成長與媒體發展有著必然聯系,通常是由普通文字轉入廣播電視媒體,再融入電視和互聯網當中,在轉變和發展的過程中創新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急需既能掌握新聞傳播專業知識,又具備信息技術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上還存在較為嚴重的人才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尤其在傳統廣播電視融合新媒體發展的行業,對應的復合型人才缺口較大。
新時期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改進舉措研究
不斷更新思想觀念。要推進傳統廣播電視和新媒體的深度融合與發展,相關從業人員就必須對自身的觀念進行及時的調整與更新,確保與時俱進,用先進思想引領行動,才能促進雙方的融合與發展。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必須改變原有的面貌,對現有的資源整合環節加以重視,打造符合當代需求的新型媒體,積極從媒體的建設、電視臺網絡的融合等方面進行考量與促進,確保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得到相互滲透。創建跨媒體一體化的采編播運營體系,并積極應用新媒體的先進技術來支撐各種新型或傳統方式的信息傳播,為兩者深度融合奠定基礎。此外,還要在主流媒體、經營平臺以及宣傳平臺上做好兩者的構建工作,為其提供更多促進技術發展、節目更新的有利條件。例如央視在前兩年就推出了客戶端APP,在微博、抖音上均開通有官方賬號,借助全新的平臺開辦“主播說聯播今天我來說”的話題,一時間探討熱度持續上漲,并多次在微博上沖擊熱搜榜,反響強烈,不但輔助了日常節目的宣傳,而且其熱評亮點十足,整合了信息碎片化時代的熱評觀點,更能讓受眾耳目一新,更接地氣。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廣播電視傳播信息速度盡管緩慢,但其可靠性是新媒體平臺無法比擬的。傳統廣播電視在發展中勢必要借助和鞏固自我優勢,融入新媒體,選擇更有效的傳播手段,增強影響力。
促進平臺建設工作。新時期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需要一個全新的融合平臺,這對兩者的融合與發展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傳統廣播電視平臺聯合新興的互聯網平臺,以及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進行融合后,打造出來的宣傳平臺才具有更大的影響力與傳播力。不斷構建與完善在廣告宣傳、文化旅游、電子商務和休閑娛樂方面的內容,也能實現多元傳播的效果。另外,如微信微博等公眾平臺也能為廣播電視發展提供支持,擴大覆蓋范圍,媒體與公眾之間的交流增強,媒體能接收到公眾更多的反饋信息,兩者的融合及自身的發展速度更快,這一平臺的知名度也將大大提升。比如我國當前很多廣播電視節目在播出過程就采取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參加后續活動,或是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提前播放節目的預告片或宣傳片的形式,達到一定的宣傳互動效果。實踐證明,傳統廣播電視節目增強與觀眾互動的方式,對其節目收視率有很大的作用,是提高受眾關注度的有效手段。筆者所負責的欄目也越來越注重宣傳推廣的重要性,分別在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今日頭條上開通官方賬號,將與各期節目內容相符的小視頻上傳,與粉絲進行互動,同時將時尚博主、設計師拉入粉絲群共同交流,不定期開展轉發抽獎活動。這樣的轉變拓寬了受眾的參與目的,使其更關注節目本身,很好地滿足了公眾的需求,也能盡快收集評論反饋觀點,便于平臺節目及時作出調整,不斷優化,提升競爭力。
利用移動終端設備。新媒體背景下,智能手機和移動電視都是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產物,也為兩者的融合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智能手機具備的便捷優勢,使其成為現代年輕人生活中的必備工具。在此基礎上,媒體融合要利用這些特征充分發揮優勢,不斷拓寬兩者融合與發展的思路。比如VLOG小視頻就是當下非常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傳播手段,如央視主持人康輝的微博上傳了第一個VLOG視頻,介紹媒體工作人員外出出差的準備活動,引起了廣大關注。而利用智能手機直播的方式更是受到大眾的廣泛參與,在小紅書、抖音、微博上各種話題的直播層出不窮,受眾與網上博主、網紅有直接的對話接觸,不但是接地氣的表現,也能讓大眾參與其中,形成角色互換,無形中提高了參與度,這些都是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且可延伸拓展、引發關注的手段。其次,要利用公共場所,如地鐵、廣場等,結合特定用戶的需求增設移動電視等,合理編輯和調整節目,也能達到傳統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目的。
充分利用網絡科技。這些年來,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快速,很多廣播電視尤其是新聞類節目充分應用這些技術,形成現場直播,確保新聞的呈現方式更加直觀和生動。當下,網速、寬帶等因素依舊會對廣播電視的傳播產生流暢程度方面的影響。在促進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還應更重視對網絡科技的開發和應用,借助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為兩者后續深度融合提供保障。
創建獨立的傳播渠道。當前在市場競爭中發展的很多傳統廣播電視集團均有資金和市場份額的巨大優勢,但從整個市場競爭環境來看,原創資源較少依舊是弱勢,同時也影響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因此,進行兩者融合時,相關人員還應充分利用資金,構建專業的新媒體團隊,打造特有的新媒體節目;還要應用新媒體視頻移動APP、獨播網站等平臺,回收和保護節目版權,創新新媒體與廣播電視融合形式,以開拓更廣大的市場。比如湖南衛視的芒果TV就較為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獨播平臺上既保障制作單位和廣告商的利益,也預防了原創資源在該平臺融合后被隨意剪切和更換的情況發生。當然,這樣的融合還需考慮到自身實力、服務器、寬帶技術以及資金等各種資源的調動整合能力,在實踐中需要廣播電視媒體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融合發展方式。
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出現使得當前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要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爭取更多的資源和受眾,就必須結合實際的發展情況與能力,借助新媒體優勢,積極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利用新媒體提供的資源和平臺,充分應用移動終端設備的功能,實現深度融合及優勢互補,進而促進廣播電視更好地實現轉變與改革,并利用自身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更好更穩定地發展。(作者單位:廣西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范曉影:《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路徑探析》,《中國報業》,2015(10)。
2.張富強:《互聯網思維下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記者搖籃》,2016(1)。
3.張紅梅:《論廣播媒體的發展趨勢及新媒體的有效融合》,《中國傳媒科技》,2016(5)。
4.邢曉秀:《極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策略探析》,《中國傳媒科技》,2016(7)。
5.黃婕:《新時期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制約因素及改進舉措》,《媒介融合》,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