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以及政治體制的變革,事業單位的業務范圍、以及管理體制等方面均在發生變化。現階段,大型國企單位改制完成較為成功,同其對比,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執行以及監督方面問題較為突出,所以,就國企改革后而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以及管理等屬于重難點工作。只有做好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以及監督工作,才可有效提升其管理水平,確保事業單位的服務責任能夠切實發揮,從而促進國家科教文衛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就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執行以及監督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 ?執行 ?監督 ?事業單位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一)內部控制思想方面
一部分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對于內部控制內涵的了解較為片面,甚至存在一定認識誤區,沒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部分領導人員認為內部控制對自身威信以及權利等進行了削弱;部分則認為內部控制就是會計控制行為,完全忽略了其在單位管理等中的作用。內部控制思想認知方面的不足,會使得內部控制工作僅僅是一種形式。
(二)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方面
同行政機關以及企業對比,事業單位的工作職能以及經營目標均具有較大的特殊性,因此,在管理方面也需要充分發揮其特殊的優勢,將原則以及流程作為基礎,并對其進行合理設計,從而確保科學性。就目前而言,事業單位相關工作人員由于在內部控制思想認知方面存在不足,導致在制度設計方面工作不認真,敷衍了事。
(三)內部控制執行以及監督機制方面
由于部分事業單位其官僚意識等較為濃厚,所以在內部管理方面存在聽信指令辦事,導致缺乏較高的積極性以及自覺性。受行政體制的影響,部分事業單位沒有實現獎懲以及淘汰制度。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一)內部控制環境問題
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認識片面、內控是何物等方面存在一定認知誤區,甚至不少領導人員認為事業單位本身業務就存在單一特點,加上資源來源具有穩定性特征,覺得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屬于多余工作。
(二)預算控制問題
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常常可見到對預算項目進行隨意改變、預算資金未實現合理配置等現象,使得預算監督制度也成為了擺設。例如行政經費支出方面,其合理標準尚且沒有統一,當經費超標時,還是會通過執行,導致事業單位預算控制工作僅僅是形式上,預算失衡現象頻頻出現。
(三)財會部門管理問題
在事業單位編制束縛的影響下,大部分單位崗位設置不合理,尤其是混崗以及多崗現象頻頻發生,這完全背離了職務分離的基礎。例如:會計同復核兼顧,使得管理漏洞明顯。因為編制本身具有一定約束效果,部分事業單位的會計業務辦公室主任還會兼顧財務負責人的職位,但是受到其業務水平、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的影響,部分甚至沒有上崗資格證就上崗,勢必會影響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效果。若無法有效了解重大事項方方面面,還極易出現無法有效發揮財務管理職能。
(四)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方面
由于缺乏監督機制,導致內部控制工作的執行效果大打折扣。盡管一些單位有內審機構,但是就編制序列而言,業務部分的相關職工級別同監督人員相同,且下級對上級進行監管的現象也是頻頻出現,所以監督工作成效并不理想。上述情況都是導致內部控制執行方面缺乏監督,一方面會對內部控制執行的效果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內部控制體系也會被削弱,所以不利于推廣內部控制制度。
三、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措施
(一)完善內部控制環境
同過去出臺的內控法規進行比較,所出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中相關內容更加注重建設內部控制環境,其中所提出的單位負責人不僅需要完善內部控制。因此,第一步,事業單位負責人自身需要能夠完全正確認識內部控制內涵,明確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意義等。要想內部控制工作高效且成功,不僅僅需要單位負責人自身正確理解、對工作實施的具體程度,還需要管理人員能夠正確了解財務會計活動內控情況;在內部控制工作中,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資金流入以及流出方面的控制,單位高層領導一定要正確認識財務風險,提供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有利于相關工作人員都能夠多方面認識內部控制。
(二)完善預算管理工作
要想編制預算科學且合理,事業單位中不同的部門需要加強關注預算編制細節,并進行有效溝通,對具有爭議的地方充分考慮、協商解決,有利于確保預算編制自身科學性。將其作為基礎,已經談好的預算指標需要審批以及下放,才能夠保證預算的順暢執行;定期開展會議,并將預算執行情況公布,確保會受到單位內外兩者監督,便于及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績效考核體系建立時,對于預算執行效果理想部分,應當予以獎勵;若預算執行情況較差,應當予以相應部分出發,實現獎懲分明,有利于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
(三)完善財會管理工作
為確保財會管理工作的完善性,首先需要聘用素質較高的會計人員,因為其素質高低同工作質量有著直接關系。每月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幫助更新業務知識等,可通過建立科學任免制度幫助調動工作積極性;會計機構以及崗位也應當嚴格設置,不同崗位職責分明,遵循不相容職位相分離的規范;完成會計工作流程規范之后,需要做好審批工作,尤其是大額資金業務,需要符合原始憑證,檢查審批手續等。
(四)完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在完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方面,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需要統一,且具備可操作性,才有利于不同單位能夠有章可循的建設內部控制制度,實施后,不僅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有規范,還可同自身單位的實際業務進行有效結合,內部控制監督工作方可更為有效開展。加強同審計等多個部門的合作,提高透明度,以及發揮輿論監督的正確作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積極效果。
四、結束語
建設并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所需時間較長,且需要立足于頂層設計、考核、員工綜合素質以及管理環境等多個方面,而實施的效果同事業單位管理情況有著緊密聯系。隨著相關文件的出臺,借著改革事業單位能夠不斷與時俱進,為內部控制提供良好環境,加強預算以及財會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監督制度,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實現積極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冬梅.唐山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7.
[2]邱岳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