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福耀集團的國際化戰略,主要從企業概況、戰略實施和實施保障三方面進行分析。在國際直接投資環境惡化的背景下,福耀集團的國際化歷程及戰略是國內汽車玻璃行業甚至其他行業借鑒的榜樣,具有研究意義。
關鍵詞:福耀集團;國際化戰略;國際直接投資
一、福耀集團概況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耀集團”)成立于1978年,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制造公司。歷經25年的國際化發展,目前福耀集團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25%,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
福耀集團的國外營業收入從2014年的43.05億到2018年的83.12億,穩步遞增且符合預期。目前主要的國際市場是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和俄羅斯。福耀集團通過國際直接投資在境外設立了制造工廠、研發中心和銷售子公司,其中技術研發中心設立在美國俄亥俄州、德國;銷售子公司的數量最多,分別在美、日、德、韓、俄以及中國香港;制造工廠包括浮法玻璃和汽車玻璃制造工廠,浮法玻璃制造工廠設立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汽車玻璃制造工廠設立在美國、德國、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福耀集團取得了世界八大汽車廠商的認證,成為賓利、奔馳、寶馬、奧迪、通用、豐田、大眾、福特、克萊斯勒、日產、本田、現代、菲亞特、沃爾沃、路虎等世界知名品牌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二、福耀集團國際化戰略實施保障
(一)品牌優勢
福耀集團的品牌優勢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和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兩個方面。
1.產品質量
據粗略統計,福耀集團與國內各大品牌汽車均具有合作關系,汽車玻璃供應量占全國總供應量的近70%,獲得了中國GB9656以及中國3C標準的認證,產品商標是截至目前中國汽車玻璃行業中唯一的馳名商標;另外,多年的產品出口使福耀集團的產品質量得到國際認可,所有產品均得到歐共體ECE標準、美國DOT標準和澳大利亞SAA標準認證。
2.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根據福耀集團近幾年的“社會責任報告”顯示,福耀集團致力于保護股東和債權人的權益。在上市之后,公司進行了重大改進,主要措施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保證股東利益,建立公司內部管理制度以規避風險損失;嚴格遵守程序進行集團信息披露,保證股東清楚了解集團資金明細。除了股東和債權人,公司也很注重供貨商、客戶和消費者的關系維護。另外,公司內部員工福利優厚,職工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福耀集團承擔社會責任的另一方面在于環保。公司規定每一個生產步驟都要嚴格按照環保法律法規進行,在生產過程中就要自我檢查。同時,公司進行技術改造創新,使用清潔能源生產,從源頭上杜絕環境污染。建立環境風險管理機制,對于可能出現的環境污染風險做好應急預案。
福耀集團在慈善事業上也有很大投入。據統計,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以個人名義的捐款超過110億元。2010年,福耀集團成立了河仁慈善基金會,基金會年均捐款超億元。2018年開始,福耀集團在社區建設方面也有投入,同年為社區公益事業捐贈175萬元。
(二)企業管理模式
福耀集團與國際接軌,使用Oracle ERP系統進行業務流程的管理;與廈門大學合作,成立福耀管理學院,專門對員工進行培訓;實施質量成本控制體系,是中國同行業中首家通過IS09002、QS9000、VDA6.1、IS014001、TS16949體系認證的汽車玻璃生產銷售企業。
(三)企業財務能力
近幾年來,福耀集團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凈利潤增長率的增長趨勢比較可觀,2018年達到30.46%,公司的經營狀況良好。具體財務狀況,將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四個方面對福耀集團進行財務分析。
1.盈利能力
從2014年到2018年,整體上看只有銷售凈利率從17.15%上升到20.31%,總資產凈利率和資產收益率都略有下降,但在可控范圍內。由于匯兌損益,帶來的損失巨大,這是一個跨國公司無法避免的問題。扣除匯兌損益,近幾年的盈利能力總體來說趨于穩定。
2.償債能力
首先分析短期償債能力。福耀集團近五年的流動比率最高為1.769,均低于2:1的經驗值,速動比率從2014年的0.695 4上升至2018年的0.998 6,這說明存貨數額保持穩定比例且存貨數額較少,可用的流動資金比例高,短期償債能力在五年內有所上升。從長期償債能力來看,五年內的產權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整體下降,表明長期償債狀況良好,風險較小。
3.營運能力
福耀集團最近五年的全部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都很穩定,基本沒有大的變化,但可以看出還是存在小幅度上升的趨勢,這代表企業運用資產獲利的能力穩定,也就是營運能力穩定。
4.成長能力
福耀集團近幾年營業收入的增長率波動比較大,最近增長放緩還是因為受到了全球市場的影響,但營業收入依舊在增長。除了2017年受到匯兌損益的影響,其余時間段凈利潤增長率均在上升。總體來看,未來對于企業盈利預期還是比較樂觀的,公司的成長能力良好。
三、福耀集團國際化戰略分析
(一)采取“出口一設立銷售公司一建廠”的投資方式
出口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品需求與容量;當產品需求足夠大時,進行綠地投資設立銷售分公司;當產品銷售范圍擴展到附近地區后,以當地為中心設立制造工廠。這樣謹慎的區位選擇方式,至少能保證維持已有市場份額,同時進行繼續擴張。
到了投資建廠的步驟時,區位選擇的重要考慮因素就是成本問題。比如選擇美國,在美國建廠靠近硅砂原產地,生產要素價格低廉;美國扶持汽車玻璃行業,減少賦稅,稅收成本降低;美國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比國內低,降低生產成本;美國鐵路運輸費用稍低,降低運輸成本。節約成本是福耀集團進行區位選擇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綠地投資與跨國并購并行
福耀集團對于國際直接投資的方式非常靈活,主要還是根據當期市場情況和戰略目標決定。2013年綠地投資建廠進入俄羅斯市場是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判斷的,當時福耀集團產品已經占據大部分的俄羅斯汽車玻璃市場,如果繼續出口,則會付出大量運輸成本。因此,俄羅斯制造工廠落成。
與俄羅斯工廠不同的是,福耀集團進軍美國市場是以跨國并購的方式。2014年福耀集團收購PPG公司是由當時的戰略目標決定的。福耀集團在2014年希望可以擴展出高質量的浮法玻璃業務,一方面是為自身在美生產提供中間產品,另一方面是為了擴大浮法玻璃業務,而PPG公司制造浮法玻璃的技術要優于其他公司,生產出的產品質量也更好。
福耀集團會結合當期狀況轉變投資方式,可以歸結于管理者的優良決策,也可以說福耀集團的國際化戰略制定得十分成功。
(三)技術優勢戰略
全球經濟形勢動蕩,逆全球化趨勢嚴重,影響汽車行業。汽車行業收縮則汽車玻璃行業也會隨之變化。因此福耀集團并不急于擴張全球版圖,而是將國際化戰略方向轉向打造多元化產品和更高質量的汽車玻璃上。福耀集團最近一次的國際直接投資是2019年3月收購德國SAM集團,致力于提高汽車玻璃集成性,同時將業務擴展到汽車配件上來。汽車行業的轉型帶動了汽車玻璃的發展,目前轉型還在起步階段。
四、結語
福耀集團歷經三十余年的發展,企業規模的飛速增長證實了其國際化的成功性。福耀集團的國際化戰略告訴我們,企業進行國際化擴展時首先要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然后選擇合適的進入方式,最后再對產品及業務進行改進和擴展。在國際化進程中,成本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成本導向的國際化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參考文獻:
[1]楊海儒.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選擇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
[2]施煒.中國制造業企業國際化戰略的痛點與難點[J].中國工業評論,2018(1)
作者簡介:孫先潞(1997-),男,遼寧丹東人,吉林大學管理學院學生,主要從事國際商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