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商務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而興起并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電子商務出現至今呈現出高度的便捷性、虛擬性、隱匿性等特點,給我國現行的稅收理論及政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以致我國的稅收收入大量的流失。本文分四章闡述了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特點,分析了電子商務給我國稅收帶來的影響,借鑒國際的經驗,給我國電子商務的稅收提出了相對應的具體的政策及措施。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稅收政策;立法完善
一、電子商務稅收基本概述
(一)電子商務簡介
1.電子商務的概念、特征
電子商務理解為以包括互聯網在內的計算機網絡為載體來實現購、轉、銷或是交換產品、服務和信息的交易活動。電子商務自產生之日起到當代,不但顯著地轉變著各種傳統貿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同時也改變著人們長期習慣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式的貿易形式,與傳統的商業行為相比有了巨大的轉變,從其本質上說,電子商務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交易虛擬化。電子商務經營者都是基于網絡的虛擬企業,他們的商務活動和交易是數字化的。
(2)憑證無紙化。電子商務中的交易通過計算機操作并以電子數據為基礎,電子媒介可以存儲所有的網上交易信息,而且可以隨意刪除票據合同等證明文件,虛擬文件和實體文件本質上的差別使得電子商務征稅的可靠基礎喪失,為給稅收征管帶來難度。
2.電子商務的分類
電子商務按照不同的標準雖有多種分類方式,本文按照交易的特點或是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分為以下三種典型的模式:
(1)企業與企業電子商務。該種形式又叫做B2B,此種交易不僅可以運用于企業及供應鏈成員之間,而且也可以運用于企業及企業客戶或者任何其他企業之間。
(2)企業與消費者電子商務。也被稱為電子出售,目前,有許多這樣的商業中心出現在互聯網上,他們提供書籍,汽車和其他消費品和服務。
(3)消費者與消費者電子商務。賣方通過C2C模式來提供產品信息或者提供各類服務的消息,買方通過賣方提供的這些信息來自主選擇和購買各類產品或者是服務,這就為買賣兩方提供了一個在線的貿易平臺。
(二)我國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的現狀
我國理論界對于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存在兩種典型的觀點。一是持征稅觀點的學者認為電子商務是將有形的交易行為通過互聯網轉化為無形的交易行為,雖然形式上有所改變但其實質并沒有發生變化。根據我國現行稅法的相關規定,電子交易應該征稅。二是持不征稅觀點的學者認為,使美國成為電子商務最發達的國家得益于其很多年來對電子商務實行的免稅政策。然而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稅是多數學者比較贊成的觀點。
同時有調查顯示,國家稅務總局對電商立法早有預案,如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2013稅收征管和科技工作要點》指出,正研究制定《電子商務稅收征管辦法》。
(三)電子商務征稅應遵循的原則、必要性
稅收原則指的是建立稅收制度應該遵循的原則。據相關研究顯示,隨著電子商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將不斷增加。因此,給經濟的提升帶來巨大的動力。估計到2023年電商零售額將推動經濟增長5.4%,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助推器。因此,必須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稅。
(四)稅法為電商征稅提供了法律依據
中國的稅收法律明確規定,在中國發生的任何交易,不管什么形式,都應繳納稅款。
首先增加財政收入的必要選擇。在最近幾年的業務保持5萬億元以上的貿易額幾乎就會占1/4的零售商品社會交易量,經銷商不繳納稅收將會導致1 000億元的稅收流失。因此,對電子商務征稅在一定程度上使國家的稅收收入得到增加,最終會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電子商務中面臨的稅收問題分析
(一)現行稅法中關于電子商務的稅收規定存在缺陷
目前,由于我國電商征稅法律出現滯后和不健全的現象與對電商征稅在經濟上和法律上的可行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國現行的稅法只是針對傳統的交易形式而言的,并不適用于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稅制要素難以界定
電子商務的國際化、數字化、隱匿化的特征,很容易隱藏、更改交易主體的身份、地址等信息,以上情況就會導致課稅對象、納稅主體、納稅環節、地點等稅制要素難以確定,稅基也將受到影響,最終會嚴重影響國家的稅收收入。
課稅對象性質難以界定。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其流程的虛擬性,導致按照我國當前電子信息技術水平來跟蹤每一筆交易的難度增加,即使可以實現部分跟蹤也很難確定交易商品的屬性。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對各稅種的沖擊
從我國現行稅法來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給我國的稅種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對增值稅、所得稅以及印花稅的沖擊方面。
一是增值稅的交易性質難以判定。由于我國現行稅法中征收增值稅是按照屬地原則為基礎的,而在電子商務中無法確定是國內銷售還是對外銷售,這樣銷售商無法確定是否及何時申請出口退稅。對于征稅機關而言,無法確認電子商務中交易雙方的位置,這就相應增加了稅務稽查的難度。二是所得稅的課稅主體及課稅性質確認難。我國現行稅法中所得稅主要分為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兩種類型。在電子商務中通過互聯網交易平臺,交易的時間、地點以及類型可以隨時發生變更,這樣居民管轄權便形同虛設,給稅務機關征稅帶來巨大的困難。
(四)電子商務對現行稅收征管方式的沖擊
一是稅務登記難以進行。我國現行的稅收征管方式以稅務登記為基礎。電子商務的出現打破了時空的界限,其貿易活動主要發生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盡管國家有相關法律規定了從事網絡交易的實體應該進行實名登記,但是這種制度并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稅務登記制度。二是稅務檢查無法進行。只有掌握了關于納稅人應納稅事實的有力證據傳統的稅務稽查才能得以順利進行,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提供的記賬憑證、賬簿資料等來裁定納稅人申報數據的準確性。電子商務訂購、支付都可以在網上進行,導致傳統的憑證審計失去基礎。增加了稅務機關稅務檢查的難度。
(五)電子商務的國際稅收難題加劇
一是國際避稅問題更加普遍。以互聯網為交易平臺的電子商務,在國際互聯網上任意的交換站點交易,這樣就將自己的高稅點轉移到低稅率或者是免稅率的國家。這樣就達到了轉移利潤和降低成本的目的,通過互聯網輕而易舉地達到了偷稅漏稅的目的。二是國際稅收標準難以統一。當今時代,由于各國的技術、服務等水平相差甚遠使得國際稅收標準難以統一。每個國家都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稅收政策來保證自己國家的稅收來源。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其稅額也將逐漸增大,國家稅收標準的不統一將會導致同一項稅收對此繳稅,嚴重時將會引起國際沖突。
三、電子商務稅收的國際借鑒
(一)美國的電子商務稅收制度
美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與其寬松的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是密不可分的。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對于電子商務的免稅以及少征稅政策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僅維護了本國的經濟利益,從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筆者認為,雖然美國對電子商務的免稅或者少征稅的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給美國對電子商務的集中管理帶來巨大的難題。
(二)歐盟的電子商務稅收制度
對于電子商務的稅收制度歐盟國家與美國有著很大的差別,歐盟國家從自身的經濟利益出發并且為保證其稅收收入來源,不主張對電子商務實行免稅政策或者是對電子商務開征新的稅種而是主張對電子商務征收增值稅。歐盟對于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既堅持了稅收的各項原則,又保證國家的稅收收入,避免稅款的大量流失,這種做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四、應對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的對策
(一)對現行稅法進行補充和完善
1.以現行稅法為基礎,建立網絡稅收制度
為了完善我國的稅收法律制度,以保證對電子商務的合理征稅以及防止我國稅收收入的大量流失為目的,以此來修訂、補充及完善有關電子商務稅收的條款,這樣可以保證對電子商務征稅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2.完善稅收征管法
我國現行的稅收征管法只是針對于傳統的商務活動,為了保證電子商務稅收征管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應該完善稅收征管法的相關條例,重新確定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等稅收征管的必要因素,以建立符合電子商務特點的稅收征管體系。
(二)重新界定電子商務下的稅制要素
重新確定征稅對象:對于電子商務中的有形產品交易從實質上可以認為是常規產品的延伸,符合增值稅條例中的有關規定,應該對其征收增值稅。為了使電子商務中的交易產品與傳統的有形產品承擔同等的稅負,我國可以嘗試擴大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如對通過網絡交易的數字產品也要征收增值稅。
(三)現行模式下對各稅種的必要補充
首先對增值稅、所得稅制的必要補充。電子商務中的交易活動與傳統的交易活動之間沒有實質的差異,其區別僅僅體現在交易媒介上。而對于數字化的商品來說,我國就應該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增值稅條例中增加關于數字化商品的征稅條例。
(四)完善我國現行的稅收征管模式
1.建立專門的電子商務稅務登記制度
2010年我國制定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為建立電子商務稅務登記奠定了基礎。納稅人必須將自己注冊的網站、網址、經營的范圍,可能運用的站點以及準備使用的結算方式及時去稅務機關進行登記,稅務機關同時也應該建立有關企業電子信息的資源庫,來對電子商務納稅人進行實時的稅收監控。
2.建立稅收情報網,監控電子商務稅源
我國應該積極地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稅收情報網,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網上客戶、網上銀行等相關部門的鏈接,同時研制能加裝在為電子商務提供網絡服務的服務器上,并有具體電子務業務適用稅法識別、計算稅額和納稅監督功能的軟件。
五、結語
筆者通過日常生活中對電子商務的接觸同時結合國內外一些學者專家的看法,從電子商務的概念、分類、特點、電子商務環境下面臨的稅收問題人手,根據一定的稅收征管調研,對現行電子商務稅收理論開展研究。
(一)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稅可以保證國家的稅收收入,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同時,第三方支付手段的出現也為電子商務征稅提供了可能性。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應遵循的稅收原則。在電子商務發展的初期,全世界應該共同努力制定出互惠互利的電子商務稅收體系。這套稅收體系應遵循稅收效率、公平、中性原則等原則。
(三)針對電子商務給我國稅收帶來的各種問題,為了促進電子商務稅收的發展,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電子商務稅收的措施。
展望未來,電子商務仍然會將持續高速地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相信所面臨的稅收問題會逐一化解,但技術的深入發展還會引起新的問題,需要不斷深入地研究。懇請專家和老師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趙延嶺(1973-),女,山東武城人,中級經濟師,本科,主要從事專業會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