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水平的不斷提升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由于政府公共財政目標的確立,政府的非稅收入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非稅收入是每一個國家政府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非稅收入問題處理的好壞會嚴重影響政府的正常運作。因此,保障政府非稅收入的正常發展,才能有助于公共財政體制的完善和建立以及真正的實現政府收入的合理化。現階段,對于我國的稅收管理而言,對非稅收入的管理一直是比較薄弱的,并且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制,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完善,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應加強對于政府非稅收入的改進,可以通過不斷地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保障建設體系等方面對非稅收入進行加強,這樣才能進一步加強我國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就是根據對政府非稅收入的了解來對深化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幾點思考以及分析。
關鍵詞:深化;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思考分析
一、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概述
政府非稅收入主要指的是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以及再分配的一種形式。政府非稅收入是為政府提供準公共物品以及特定公共服務物品的主要來源,在財政收入中政府非稅收入是重要的組成成分。簡單來說,政府非稅收入主要是用來補償政府為社會提供勞務成本以及提供公共產品而獲取的一部分國民收入。在發達國家,政府非稅收入不但是財政收入的一部分,還與稅收收入一起構成政府的財政收入。而我國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對于非稅收入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并且相應的法律和機制并不完善,所以要進一步加強我國對于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這同樣也是政府非稅收入進行規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非稅收入主要包括對國有資源的有償使用收入。非稅收入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特點,主要包括預算內非稅收入占預算收入的比重較大和非稅收入的收入規模大、發展趨勢呈逐年上升的情況以及預算外非稅收入的增幅和規模較大等特點。由此可見,征收力度的加大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是非稅收入增長的最主要原因。地方政府常用的非稅收入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是部分資金脫離財政管理,且處于國庫的監督之外,自收自支的情況;第二是預算外非稅收入,即上繳的財政專戶作為預算外資金管理;第三是預算非稅收入,將預算非稅收入納入財政的預算管理中,并將資金上繳國庫。
二、政府非稅收入加強管理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政府建立健全公共財政職能以及理順收入分配關系的客觀要求
非稅收入不但是部門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樣對國庫集中支付、實行部門預算以及政府采購制度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對非稅收入進行規范化管理,是建立健全我國公共財政收支體系的客觀要求。
(二)提高我國依法理財水平和強化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通過加強對非稅收入的統一稅收、統一管理和統籌安排,對提升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有重要的幫助。政府對財政進行管理的宏觀調控部門就是政府機關,要加強對所有財政資金的統一管理,不僅是為財政支出提供可靠和穩定來源的迫切需求,同樣還是實行財政職能的應有之舉,因此,必須建立健全財政收入的管理機制。
(三)可以有效地遏止各種貪污腐敗的行為出現
要加強我國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可以進行統一的征稅,通過對其統一管理和統籌安排,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執收執法部門以及執收人員的亂收亂罰情況,還能夠有效地防止收入清費而出現的只收費不服務的情況,能夠有效地杜絕私用資金和非稅收入截留的情況。由此可見,想要有效地防止單位以及部門出現滋生腐敗和有效解決非稅收入缺乏監督的問題,就應該加強對于非稅收入的管理[1]。
三、政府非稅收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收支管理工作能力低
在政府的非稅收入的管理方面所涉及的范圍是很廣泛的,所以就會導致一些越位和缺位的現象發生。先非稅后預算是我國財政部門在對部門預算安排上一般采用的辦法,在這種方法的使用中常常存在部分部門不愿把非稅收入的基數編制的過高,最終導致了部門預算不能得到真正落實,使部門中存在的“罰得越多、返得越多”和“收得越多、用得越多”的情況得不到真正解決。
(二)執收執行過程中的隨意性較大
在執收執行的過程中,各種收費隨意性情況時有發生。例如,部分單位受到利益的驅使千方百計地通過各種辦法逃脫財政專戶的管理;部分單位為了收取利益把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性的收費服務轉變成經營服務性的收費;一些部門在收費工作中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導致應收的稅收部分流失;一些部門不但增加收費的標準還會人為地加設一些收費項目等。
(三)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落后
在我國目前的有關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制度中,大多是一些有關于規范化管理的文件,且基本都是圍繞預算外資金,這種規章制度的使用是得不到保障的。而完整的關于非稅收入的管理法規和機制只存在于少數地方,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各級部門在進行非稅收入監管時沒有可以依據的法律法規,使得管理不能得到保障。
(四)非稅收入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較為落后
對于非稅收入管理的系統來說,地方和中央的管理系統由于地方經濟的影響差別很大,所以對非稅收入的監管不同,在做不到實時監控的地方極有可能會發生單位部門對資金進行截留和挪用的情況。同時,非稅收入管理系統不能夠對收入的數據進行實時傳輸,那么就會影響收入數據上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從而導致不能對收入數據進行及時的分析匯總和決策[2]。
(五)立項管理方面有待完善
非稅收入管理的一種有效形式就是立項管理,而在我國非稅收入立項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有的地方在非稅收入管理方面,地方政府領導的意識往往與各項規章制度是相互沖突的。非稅收入對行政的收費項目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并要求必須向相關政府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且不能夠對相關的收費項目進行收費資金調整和不能發生違法行為,但是在實際的管理中,有些地方領導為了追求利益、獲取更多的支配資金,經常會發生擅自更改收費資金的情況。
四、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思想的統一和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工作的重視
在收費方面要對經營性收費和事業性收費明確規定收費的標準以及范圍,并且對于不符合法律項目、不合理的項目取消運行,還應加大對于非稅收入概念的宣傳,讓每個人都重視和了解非稅收入,通過加強人們的思想觀念來提高各部門服從監管和按規章辦事的自覺性以及主動性[3]。
(二)加強非稅收入預算管理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
加強對非稅收入的法律法規建設,首先應該對非稅收入按比例留用和返還的做法進行取消,并且預算單位應按照規定所需支出由財政部門統一安排,還應該將各預算部門的非稅收入全部編入部門預算,并且由財政部門經過嚴格科學地審核之后再上報人大進行審查,同時還應實時跟進分析非稅收入行庫預算的執行力度等。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在非稅收入管理中的應用
可以通過運用現代大數據、云計算和計算機技術對非稅收入管理開發一套專門的管理軟件,該軟件的開發應該包括會計核算、銀行代收、對財政的監督以及票據管理等內容,對這種管理軟件的開發核心應該以非稅收入管理為主,這樣才能夠對非稅收入進行高效透明的監管,同時也為非稅收入的管理提供了規范的技術支撐[4]。
五、結語
綜上所述,政府非稅收入對于我國的財政有著重要的影響,其非稅收入的規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非稅收入的作用是極大的。但是在我國,對于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而要解決這類問題,就應該對非稅收入的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和加強。
參考文獻:
[1]徐志.關于《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的幾點思考[J].財政監督,2016(7)
[2]劉鑫,韓瑩瑩.對加強政府非稅收入征收成本管理的思考[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7(17)
[3]何瑾.深化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若干思考[J].管理觀察,2014(36)
[4]王飛,李中鋒.優化政府非稅收入的思考[J].財政監督,2014(15)
作者簡介:吳平權(1976-),男,安徽池州人,中級經濟師,專科,主要從事財政稅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