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建設除了市場自身的影響因素外,政府的宏觀政策對于金融市場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不同的宏觀政策類型可以對金融市場運行的不同環節起到調節和完善的作用。要想針對宏觀政策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就需要首先對金融市場的特征和基本情況有全面的了解,隨后再從作用發揮的角度探討政策因素對于金融市場的影響。
關鍵詞:宏觀政策;金融市場;作用分析
金融市場的發展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金融市場在運行和發展中產生的波動和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宏觀上的經濟發展狀態。政策上的宏觀調控是穩定金融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的一個有效手段。
一、關于金融市場的整體概述
關于金融市場的出現和發展,與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金融市場的定義:資金的提供者與資金的需求者之間在達成溝通后,運用雙方都認可的統一信用工具為其交易行為提出擔保,從而達成資金流通的目的,以這種交易形式形成資金流通的市場成為金融市場。關于金融市場的形成條件,是以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主要契機,在商品、勞務以及技術市場全面到位并形成合作的基礎上形成的市場[1]。從具體的空間形式上來講,金融交易市場實際上是為金融交易行為提供物理空間的一個固定場所。
二、金融市場的發展特征分析
金融市場作為一個具有動態變化性質的市場,其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完善。觀察與總結發現,金融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顯著特征。
(一)資產與價格可趨于合理
在金融市場中流通的資產,即金融資產,可以通過借貸等規范的方式完成集中,并且對資產的來源、流通趨勢以及其他實際情況進行集中地調查與分析,最終使其完成科學的分配。另外,資金的提供方和需求方還可以按照資金的比例特征形成一個適當的資金價格,在商品經濟取得大規模發展的背景下,這種承載著信用的體系的存在形式通過發展和變化,不斷形成不同的金融市場類型以及銀行信用類型。
(二)金融市場形式多樣
隨著市場本身的發展,不同形式的金融市場逐步形成并穩定發展,現階段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金融市場體系[2]。體系中所涉及的內容項目具有顯著的豐富性特征。從大的范圍來進行區分,金融市場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貨幣市場,主要依靠融通短期資金達到金融交易運行的目的;第二,資本市場,主要依靠長期資金融通。不同的市場發展形式,也從側面體現出了金融市場在發展中的多樣性,這也是金融市場的發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更加科學和完善的體現。
三、宏觀經濟政策中針對金融市場的具體政策類型
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講,經濟政策的類型主要包含兩個基本類型,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下文將就兩個不同類型的政策進行具體闡述。
(一)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的推行和實施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第一,利率指標的市場化。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場能夠提供的金融服務類型會有所增多,在政策方面,也加強了對信用貸款政策的監管力度,對于貸款行為中產生的資金流動進行及時的監管和妥善的處理,確保資金流向的健康。第二,針對存款利率進行嚴格的控制[3],確保市場運行的連續性,將市場業務的公開業務范圍進行擴充,提高資金投放的便捷性和靈活性,進一步促進整個金融市場的靈活性。第三,關于貸款的管理工作,制定規范的貸款管理程序,按照先收回、后貼現的方式實施管理。通過以上方式,可以確保政策實施期間的金融資金流通透明度,并且通過政策的宏觀調控達到提升金融市場發展科學性的目的。
(二)財政政策
關于財政方面的政策也包括三個主要方面。第一,通過激勵手段提高投資者對投資行為的積極性。適當提升建設性國債的發行力度,為金融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做好后盾。在貼補政策方面,可以通過制定貼補利息的方式縮小資金投入的成本,增大資金投入的收益。并且從技術改造的角度促進銀行面向金融市場制定有效的貸款發放政策,同步在稅收制度上進行優化調整,完善進出口稅負體制。第二,財政政策本身的調整。對于財政政策的內容來講,其調整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保證政策的制定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適應性,其自身具有動態性和可調控性。另外,匹配財政政策,還應當對貨幣政策的穩定性進行保障,通過不斷完善貨幣政策加大對市場經濟管理機制的完善力度,并利用貨幣供給環節對信用貸款機制的優勢進行激發,實現從宏觀上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目標。第三,在調整財政政策的過程中,力求盡可能地減少財政赤字的發生率,并在國債的發行方面積極推行,確保金融投資比例的穩定,對收入分配環節的秩序進行嚴格地把控,確保金融市場中流通資金的安全。
四、宏觀經濟政策所產生的影響分析
從上文的分析中可看出,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從貨幣和財政管理兩個角度人手。從宏觀上來講,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方式和角度都有所不同,下文就具體的影響進行闡述。
(一)經濟政策的影響分析
具體來說,經濟方面的宏觀政策對于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股票、證券以及其他金融產品的運行影響中[4]。例如,在國債的發行中,其信用分析能力較強,在實際中國債的發行量會直接影響到證券市場的收益和風險情況。而對于稅收來說,其對證券投資者的影響比較明顯,主要是通過利用稅收杠桿的方式對于證券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起到一定的調控作用。一方面保證投資者的收益,另一方面通過不同的稅種和稅率的制定,對投資者的實際收入產生影響。如果投資者進行股票與證券購買投資,其可用資金會相應地減少。這就是稅負的變化對于投資者產生的實際影響,不同的稅負比例,會直接影響投資者投資行為的積極性,而投資者對于金融市場的運行和發展來說,屬于基礎且核心的要素。可見,對投資者的實際利益產生影響,則會進一步使這種影響擴大到金融市場的范圍內,對市場的發展和建設產生相應的影響。
(二)貨幣政策的影響分析
關于貨幣政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社會環境下市場中的供求關系上。而對于供求關系方面的追求,主要集中在保證供應者和需求者關系的平衡上,當供求關系保持平衡時,則貨幣市場才能達到平衡的狀態。貨幣政策的制定,就是通過調控貨幣的供給量達到影響金融市場的效果的。在供給過程中,要確保過程控制工作的細節性,達到穩定貨幣狀態的目的,并同時起到提高貨幣市場就業率、均衡國際收支的目的。從本質上來說,如果貨幣政策的寬松度較大,則意味著金融市場的貨幣供給量就會得到擴大,但也需要對于貨幣供給量的總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過大的供給量引發通貨膨脹。同樣的,如果貨幣供給量過少,則又可能阻礙金融市場的發展。從金融市場發展的實際出發,現階段提出的央行基本政策是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調整。另外,對于存款準備金率也會出臺相應的調控政策。這些調整對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運行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結語
總得來講,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運行與宏觀上的政策制定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金融市場的發展也離不開政策的調控和支持。只有積極響應政策的要求,在金融市場的發展中遵循相應的規律和原則,才能維持市場長期穩定的發展和運行,為宏觀上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司穎華,肖強.中國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的非對稱性影響分析——基于經濟政策穩定性視角[J].宏觀經濟研究,2019(9)
[2]龐超然,杜奇睿.經濟政策不確定性、金融周期及宏觀經濟效應——基于TVP-SV-VAR模型的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9(8)
[3]吳迪.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基于異質性商業銀行的宏觀經濟模型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18(1).
[4]盛天翔,張勇.貨幣政策、金融杠桿與中長期信貸資源配置——基于中國商業銀行的視角[J]國際金融研究,2019(5)
作者簡介:徐科婧(1990-),女,河南鄭州人,碩士,主要從事經濟管理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