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泉
摘? ? 要: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政工程也迅速發展起來。市政給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科學的設計對城市的運行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水資源在人們的生活中至關重要,因此在市政給水排水系統的設計中融入新型的城市雨水管理概念,有利于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本文中,作者主要介紹了應用海綿城市理念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應用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內澇災害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發展和建設造成的地面滯、蓄雨水能力降低;排水管渠等防澇設施排洪能力不足;相關工作者對排水管道的管理、維護不善所致。如果城市建設者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能夠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滲透的排水設施,將雨水進行有效利用,將能夠盡可能減少城市洪澇現象的發生,進而極大程度的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推動城市化發展。
2? 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2.1? 有利于提高雨水資源利用率
雨水雖然是水資源體系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在傳統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率卻相對較低。雨水降落后,一部分被地表吸收,一部分則直接通過排水管道排出,這就造成了大量的水資源浪費。隨著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日益嚴重,增大雨水資源利用率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海綿城市可對下落到地面的雨水進行及時收集及自動化處理,之后將處理后的水源應用到城市建設活動中,避免生活及生產中的水資源浪費。
2.2? 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這一大環境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已不再滿足于物質層面的需求,精神層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使人們對環境污染的重視度不斷加大。在道路給排水設計中,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不僅能提高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的質量,也可降低工程建設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構建完善的生態系統,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在我國制定的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政策中,海綿城市理念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可實現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優化,為人們營造良好、舒適的生活空間。
3? 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價值
3.1? 保證給排水系統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
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相關部門應對海綿城市理念的具體要求予以了解和掌握,確保設計規劃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同時還要做好現場地質條件、水文特征等信息數據的收集,完善市政給排水系統,從而實現對地表徑流的有效控制,落實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
3.2? 增強綠化帶的雨水收集及過濾效果
綠色植物對于實現洪澇及干旱災害的控制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綠化帶設計中,可通過坡度及可滲透路面的應用,將雨水引入到兩側的綠化帶中,并設置合理的排水溝,以實現雨水的有效收集,降低洪澇及干旱災害對道路工程的影響,提升城市建設質量。最后,為保障收集雨水的清潔性,應通過鋪設種植土壤或者設置赭石,對雨水進行過濾,使其滲透到地下后對天然水實行補給。
3.3? 解決緩排滯蓄問題
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時,可在系統中安裝倒流系統,在雨水豐沛的季節及時將其引入到兩側的綠化帶中,實現雨水的高效收集和處理。或者也可通過明溝的設置來沉積雨水,減少路面積水的產生。另外,保證溢流系統設置的合理性,從而強化雨水排放效果,避免道路中雨水的過多堆積,確保人們的安全出行。
4? 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4.1? 車行道和人行道
現階段,我國市政道路的車行道和人行道的路面平穩性比較差,其路面所使用的材料都不具備透水性,所以,一旦其路面出現了坑洼等現象,就會導致其路面呈現積水的狀態,車輛在該路面上行駛會有較為明顯的濕滑性,無法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同時還會給路面地下水的供給形成阻礙,進一步的促成熱島效應的形成。在“海綿城市”理論下,需要改良原本的車行道以及人行道的路面施工材質,選用透水性比較好的路面,盡可能地減小其水徑流的總量,開展地下水的回流等處理,避免路面再次出現積水現象。在實際的市政道路施工中,可利用中下面層和基層的非透水性材料形成路基的保護膜。
4.2? 綠化帶設計
海綿城市理念可以為綠化帶設計提高科學的指導方向,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是過濾雨水,在雨季經常會出現長時間降雨和突然降雨的情況,雨水中常包含著一定的有害物質,所以在回收利用雨水時要先過濾其中的有害物質,將處理合格的雨水資源用于城市綠化。第二是收集雨水,在鋪設綠化地帶時選擇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當雨水滲透到底下時能夠匯集于綠化地帶,綠化地帶一般鋪設在市政道路工程下方大概20cm,保證雨水能夠順勢流進道路旁邊的盲溝中。第三是可以降低排水負擔,提高城市蓄水能力,因此在市政排水設計期間,設計團隊要根據綠化地帶的地形設計導流管道,城市的強降雨會帶來大量的雨水,管道的設計質量關系到城市的蓄水能力和雨水的回收利用率。最后是排放功能,通過連接綠化地帶的管道和地下管道,使雨水可以經過排水管道流出,城市降水量超出綠化帶承受范圍時,雨水就可以經過地下管道網絡流入地勢低的地方儲存起來,降低綠化地帶的儲水負擔。
4.3? 銜接帶的設計
銜接帶是連接道路路面、綠化帶與其它城市“海綿體”間的紐帶,在銜接帶設計中,應結合區域氣候條件、綠化帶形式等選擇銜接模式與技術,將源頭滲透、中途滲透、末端存儲等先進技術分別用于下沉式綠地、緩沖帶對雨水的排放;植草溝、調節塘對雨水的收集;雨水濕地對雨水的蓄存。針對城市不同區域在具體設計中,對于水資源豐富的區域,采用截污凈化技術,保證收集的雨水水質;對于水資源薄弱的區域,則盡可能提升雨水回收率,以便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雨水。
4.4? 附屬設施
首先,要對路緣石進行設計。路緣石是道路給排水設施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路緣石可以被分成兩種,一種是平緣石,一種是立緣石,其中平緣石和其周圍的地表高度大致相同,這樣高度的設計方式會在根源上避免其道路出現積水的現象。其次,要對路肩邊溝進行設計,注重混凝土材料的投入,盡可能地提升混凝土施工材料的美觀程度,防止其出現堵塞等問題,發揮出雨水凈化的效用。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可以進行植草溝的設計施工,以此來提升雨水的整體回收效益以及質量,方便其進行雨水的輸送以及排放工序。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海綿城市的給排水系統對城市的運行來說尤為重要,相關工作者應當立足于發展的基礎上,協調各方面因素,進行統籌規劃和分析,提高給排水系統的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保證雨水資源能夠得到合理利用。除此之外,相關工作者還應當提高工作的針對性,提升對雨洪資源的利用率,合理避免城市出現內澇問題,盡可能健全海綿城市的排水體系,提高城市的綜合水平,提高環境保護效率,調節城市資源,推動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鋒.分析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8(8):214.
[2] 寧芳儀,丁淑艷.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實踐[J].住宅與房地產,2018(3):80~81.
[3] 付昊.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運用[J].江西建材,2019(24):50~51.
[4] 沈倩.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給排水規劃設計分析[J].門窗,2019(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