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現峰,綦江,姜琦
(陸軍第八十集團軍醫院,山東 濰坊)
在骨科患者中,疼痛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在疼痛產生時伴隨著產生體溫升高、脈搏加快、呼吸急促、臉色蒼白、面容痛苦等表現。疼痛是神經系統的功能,是機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受心理狀態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直接影響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因此在研究疼痛對顧客術后患者生命體征的影響的過程中,對術后患者定時或疼痛時和在清晨無疼痛時進行了數據測量分析。疼痛的程度也能夠相應的反映患者的骨科手術是否成功,同時醫師也能對患者的基本傷勢進行估量。當前疼痛已經成為除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外的第五生命體征,屬于一種情感以及感覺方面的主觀感受,同時疼痛的出現會使患者出現組織損傷或者存在組織損傷的風險。為此特意對次進行探討和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擇某醫院收治的100 例骨科術后患者,男性患者55 例,女性患者45 例(年齡在18~70 歲)均無其他基礎疾病病史,通過對比分析100 例骨科術后患者疼痛和不疼痛時的每項生命體征數據。所有患者在局部麻醉或臂叢麻醉下行切開復位、骨折內固定加石膏外固定術。手術順利,術后予抗破傷風(急診)、抗感染、止血、對癥治療,以及行抬高患肢、早期功能鍛煉、止痛等護理干預。
1.2.1 疼痛測量的方法
通過視覺模擬法對患者面部表情的判斷和患者語言或文字描述將疼痛分為無、輕、中、重、極度五個疼痛等級。每個疼痛級別為5 分,極度疼痛為15~20、重度疼痛為10~15、中度疼痛5~10、輕度疼痛為0~5、無疼痛為0。
1.2.2 生命特征測量方法
在患者清晨或者無疼痛時進行測量和在病人疼痛時進行測量進行比對,見表1。
表1 疼痛組和無疼痛組對生命體征的影響對比

表1 疼痛組和無疼痛組對生命體征的影響對比
注:與安靜時比較P<0.01
體溫(℃) 脈搏(次/min) 呼吸(次/min) 收縮壓 舒張壓安靜時36.71±0.3377.23±8.1419.66±1.12116.55±7.5474.57±6.21疼痛時36.76±0.5177.82±7.5619.58±1.38117.77±8.2173.64±5.96中度 安靜時36.66±0.3877.67±5.0519.37±1.52114.78±7.9573.43±7.23 n=15疼痛時36.72±0.4479.22±7.3320.01±1.03119.92±10.1877.01±8.82重度 安靜時36.71±0.3977.15±7.6919.55±1.29118.38±13.5473.66±7.84 n=30疼痛時36.68±0.4980.60±5.6622.34±1.65132.47±14.7178.93±9.57極度 安靜時36.74±0.3676.43±6.7719.73±1.12118.86±12.6574.97±9.25 n=20疼痛時36.76±0.5678.72±7.5623.14±1.41134.72±7.2581.05±10.15
1.2.3 護理方法
疼痛主要從生理、社會、心理、精神四個方面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在中度疼痛時往往會打破平常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在劇烈疼痛時患者的情緒會變低落,睡眠質量大大降低。睡眠質量的降低將會大大影響患者的康復,情緒低落將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產生。在疼痛產生時通過醫護人員觀察進行護理,可以在減少患者痛苦的前提下將其他風險及時降低或者排除。(1)對患者進行定時生命體征測量;血壓、體溫、脈搏、呼吸等,高血壓患者因為疼痛會影響自身的情緒從而使血壓變得更高,容易導致心肌梗死、心肌出血等嚴重情況。(2)觀察患者的睡眠質量,睡眠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證會使患者術后恢復變慢,也會導致白細胞增多,免疫能力下降。(3)觀察患者術后傷口的愈合情況,根據傷勢做不同程度的康復訓練,預防傷口惡化的現象發生,同時讓患者盡可能早日康復。(4)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情緒焦慮會使病情惡化,處理好情緒也能讓患者更快康復。
通過視覺模擬法對100 例患者面部表情判斷和患者語言描述、文字描述將患者疼痛分等級。在患者安靜狀態和產生疼痛時對患者采取各項生命體征測量,測量結果得知;疼痛時會影響患者的血壓、呼吸、對體溫和脈搏沒有較大影響。
1.3.1 患者康復后的滿意度
通過對100 例進行創傷骨科手術患者進行的回訪,針對患者對治療手術和術后護理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見表2。通過患者康復后的問卷調查顯示,絕大多少患者對本次治療和護理是滿意的。

表2 患者康復后的滿意度[n,(%)]
將數據納入SPSS 17.0 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 檢驗,并以()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從表中可以看出患者在安靜時和疼痛時呼吸和血壓均有較大的起伏變化,患者在疼痛時血壓會升高、呼吸也會更加急促、脈搏在重度和極度疼痛時會有較小的變化、疼痛不會影響患者的體溫。本次研究與實際結論基本相符。
從100 例患者中得到的結 果:疼痛會對患者的血壓、呼吸產生較大的影響,這會使患者在疼痛使心理壓力增大導致高血壓和大腦缺氧的癥狀產生。在疼痛時讓更多的患者不能有良好的睡眠狀態從而導致人體免疫能力下降、白細胞數量增加,在疼痛時患者會精神緊張、情緒起伏不定、異常焦慮,所以在術后醫護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在經歷手術后讓患者在醫生的看護下再次對生命體征進行測量,及時抑制其他不好的狀況產生。在患者疼痛時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進行止痛或者麻醉,減輕患者的術后痛苦。根據實際研究表明,患者的疼痛和患者的心理焦慮有正相關的關系,應及時溝通或者讓心理醫生針對解決。在患者疼痛消失后要進行回訪詢問患者是否疼痛消除或者疼痛感降低,根據患者的康復狀態針對用藥。
對100 例患者的測量下得知:輕度患者35 名、中度患者15 名、重度患者30 名、極度疼痛患者20 名。在得到測量結果后我們得知疼痛的產生會讓患者的高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心率發生變化并且使他們產生焦慮情緒導致睡眠質量降低,醫生和護士可以根據測量結果為疼痛患者針對性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也能在測量中完善醫學理論知識從而讓專業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在患者完成創傷骨科手術后對患者進行觀察,時刻關注他們的體溫、脈搏、血壓、呼吸生命體征現象,提前預防大腦供氧不足、高血壓、心臟病、肺部疾病的產生,降低和排除患者術后其他疾病產生的可能性。本次研究為醫生和護士提供了客觀依據,同時證明患者的疼痛和心理相關,護理也是一項重要的重要工作內容。本次研究也有利于臨床的實踐并采取正確措施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術后后遺癥出現的可能性、減輕患者在康復過程中的痛苦、促進患者更快康復、使護患關系更加融洽和諧。探究疼痛對生命體征的影響在臨床醫學上也有重要的意義,當患者出現疼痛癥狀時會向醫護人員反映出更多的信息,能夠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也能增加醫院的醫護經驗,提高醫療綜合水平。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創傷骨科術后引發的劇烈疼痛會使術后患者血壓升高、呼吸和心率加快,同時患者在中度疼痛以上生命體征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醫護人員應當及時進行人為干預和做好監測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