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靜,宮鳳玲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CT 室,河北 唐山)
產前胎盤植入(placenta implantation,PI)是指子宮肌層被胎盤組織異常附著,當局部蛻膜存在缺陷時,胎盤絨毛組織會侵及子宮肌層,抵達或穿透子宮的漿膜層,侵犯膀胱甚至累及直腸,是一種較為少見的產科合并癥[1-2]。不同類型的PI 造成的結局不一,易合并子宮穿孔、造成術后難治性大出血或繼發感染,嚴重時可導致孕產婦死亡,是導致產科嚴重不良的結局的重要原因[3]。故本文在回顧性分析觀察病例圖像后,將探討不同序列組在PI 類型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回顧性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期間在我院經手術或病理證實胎盤植入患者89 例(粘連型胎盤植入患者62 例,植入型胎盤植入患者17 例,穿透型胎盤患者10 例),患者年齡22 歲-42歲,平均(29.6±3.3)歲。
磁共振檢查掃描機為Siemens 1.5T 超導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統,腹部相控陣線圈,呼吸門控,叮囑患者適當憋尿充盈膀胱。
由兩位5 年主治以上的高年資醫師共同對圖像進行判讀,盡量做到避免主觀因素的參與影響。如果遇到兩位醫師意見不一致時,需由第三位同樣高年資的醫師再對圖像進行分析,結果以3 人協商后的統一意見為準。
采用統計軟件SPSS 22.0,對收集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PI 類型診斷中, DWI 序列準確檢出64 例(71.91%),未檢出25 例(28.09%);FSE 序 列 準 確 診 斷67 例(74.16%),未 檢 出22例(25.84%);True-FISP 檢出77 例(86.52%),未檢出12 例(13.48%).三組序列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6.320,P=0.042):DWI 序列與FSE 序列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114,P=0.736);DWI 序列與True-FISP 序列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5.766,P=0.016);FSE 序列與True-FISP 序列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4.303,P=0.038)(詳見表1)。
3.1.1 PA 的分類
臨床上,胎盤植入的分類通常有兩種,一種按照與子宮肌層的關系分: 粘連型即胎盤絨毛僅附在肌層表面。植入型即胎盤組織部分侵入肌層。穿透型即肌層被穿透達到漿膜層,周圍組織臟器受累[4];而另一種則按照植入面積分:完全性以及部分性,這種分類應用較少[5]。

表1 磁共振檢查序列在胎盤植入類型準確性對比分析(例)
3.1.2 PA 常見MRI 征象表現
目前較為公認是將磁共振檢查PA 的影像征象按照直接征象和間接征象兩類來描述[6-7]。即子宮肌層變薄、中斷,子宮結合帶消失,子宮漿膜層低信號消失,肌層內出現胎盤組織信號,膀胱壁不光整為直接征象;胎盤信號欠均勻,T2WI 胎盤內低信號條,T1WI 胎盤內出現高信號或等信號影,與子宮肌層分界不清,胎盤內多發迂曲擴張血管,子宮局限性膨隆,子宮下段腫脹為間接征象。
應用MRI 中DWI 序列觀察子宮內胎盤時可發現,正常的胎盤組織表現為稍高信號,而子宮肌層則為稍低信號,此時二者形成對比,便于觀察[8]。本研究中應用DWI 序列顯示胎盤內/下異常混亂的血管影征象時,準確率較高,這可能與它本身物理成像基礎有關:它是將組織臟器的水分子自由擴散運動情況,以不同的磁共振信號強度形式顯現出來。DWI 結合表觀擴系數(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可將發生胎盤植入時,生動形象地將胎盤組織、肌層及臨近血管的增多迂曲混亂發生的改變顯現出來[9]。但DWI 圖像質量往往不如常規的T2WI 序列,存在著圖像失真、低分辨率等缺點[10]。相比DWI 來說,FSE 序列成像速度快,解決了傳統MRI 速度慢的主要缺點,避免因掃描時間長,孕婦不能配合等影響,但這種成像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失了部分圖像質量[11]。而True-FISP 序列成像速度并不比T2WI-FS-TSE 序列及HASTE 序列慢,且它的圖像信噪比較高。另一方面,具有穩態進動的真正快速成像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觀察血管的成像技術[12],不僅是因為它固有的高成像效率,更是因為它的流動補償效應,將身體中流動的液體成分(血液或水分子)表現呈高信號,與周圍軟組織等形成對照[13],在診斷PA 的應用上,該序列成像不僅能觀察胎盤組織與子宮肌層之間的關系,當胎盤內/下血管增多混亂時,同樣也能清晰對比周圍的軟組織進行觀察,獲得較為準確的信息,本研究中,在診斷PI 植入類型上, True-FISP 與其他兩個序列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診斷率高于其他兩組。
綜上所述,True-FISP 序列在診斷PI 類型上具有優勢,對臨床診療具有指導意義,可加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