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正在加緊制定。勞動教育要培養勞動情感、勞動技能,培養吃苦精神、奮斗精神,要以體力勞動為主,手腦并用,實實在在地干活,實實在在地出力流汗。
恩格斯認為,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是勞動創造了人,也是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勞動可以創造社會價值,也能培養人,因此人類文明的持續進步,不可能離開勞動實踐。
“培養什么樣的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中央重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育并舉理念,突出強調“勞”的重要性,是對人的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是對教育實踐探索的科學總結,是黨的教育方針的拓展。
1.崇尚勞動。愛迪生說:“世間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的勞動而能夠得到的。”勞動創造世界,勞動也是一切財富和幸福的源泉。美好的人生理想,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勞動才能破解;輝煌的成就,只有通過無數人的共同勞動才能鑄就。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未來中國的主人翁,青少年勞動情懷強不強、勞動技能高不高、勞動實踐多不多,直接關乎他們未來的發展。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生活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
2.落到實處。教育部加緊制定《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就是在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各級各類學校都應當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充分認識“勞動育人”的重要意義,結合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努力探索青少年勞動教育的實現路徑,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讓勞動教育落到實處,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