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討雷珠單抗在糖尿病性白內障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眼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30例/組,對照組實施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雷珠單抗,比較兩組的最佳矯正視力、眼壓、黃斑區視網膜厚度、黃斑水腫發生率、血糖水平。結果 治療后,兩組的最佳矯正視力相比于治療前均增高,兩組的眼壓、黃斑區視網膜厚度相比于治療前均降低,而觀察組的最佳矯正視力較對照組高,其眼壓、黃斑區視網膜厚度均較對照組低(P<0.05)。黃斑水腫發生率觀察組為6.67%,低于對照組的26.67%(P<0.05)。治療后,兩組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于治療前均降低,觀察組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雷珠單抗可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的視力、眼壓,使黃斑區視網膜厚度變薄,減少術后黃斑水腫發生,還可減輕手術對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
[關鍵詞] 糖尿病;眼科;白內障;雷珠單抗
[中圖分類號] R7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3(a)-0186-02
糖尿病性白內障是一種因糖尿病引發的代謝性白內障,是糖尿病累及眼部引發的眼科并發癥,往往會導致患者視力下降,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1],故需實施積極治療。近年來,雷珠單抗被批準用于白內障治療中,取得了良好進展,該研究為探討雷珠單抗對糖尿病性白內障的治療效果,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進行研究?,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眼科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30例/組,對照組有41只患眼,年齡為45~79歲,平均(62.13±10.24)歲,有男18例、女12例;觀察組有43只患眼,年齡為43~80歲,平均(61.78±10.29)歲,有男17例、女13例。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經醫學倫理院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后開展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治療,將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于眼球表面進行麻醉,于患眼角膜顳側作透明切口(約3 mm),于6點鐘方向作輔助切口,將黏彈劑注入囊內,環形撕囊,待水分離后,采用超聲乳化技術將晶體核擊碎,抽吸干凈剩余皮質,再將黏彈劑注入至前房,將人工晶狀體植入,將黏彈劑抽吸出,縫合切口。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雷珠單抗,在手術后將0.5 mg雷珠單抗經患眼睫狀體平坦部位注入至玻璃體腔內,采用無菌棉簽輕輕按壓注射點,術后給予患者復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于結膜囊。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最佳矯正視力(采用視力表檢測)、眼壓(采用眼壓計測量)、黃斑區視網膜厚度(采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測量)、黃斑水腫發生率(于術后隨訪6個月觀察)、血糖水平(分別于空腹狀態、餐后2 h采用血糖儀進行檢測)。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最佳矯正視力、眼壓及黃斑區視網膜厚度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最佳矯正視力相比于治療前均增高,兩組的眼壓、黃斑區視網膜厚度相比于治療前均降低,而觀察組的最佳矯正視力較對照組高,其眼壓、黃斑區視網膜厚度均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 黃斑水腫發生率比較
手術后6個月內,觀察組、對照組中黃斑水腫各發生2例、8例,黃斑水腫發生率分別為6.67%、26.67%,組間黃斑水腫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4.320,P=0.038>0.05)。
2.3? 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于治療前均降低,觀察組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性白內障是一種由糖尿病引發的眼科代謝性白內障病變,其在糖尿病眼科并發癥中的發病率較高,僅次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2]。據調查,糖尿病性白內障在1型糖尿病中的發病率約為0.71%,在2型糖尿病經胰島素治療與非胰島素治療中的發病率分別為1.78%、1.71%,隨著糖尿病病程延長,糖尿病性白內障的發病率會逐漸增高,該疾病發生后患者視力呈進行性下降趨勢,具有致盲性[3],故臨床上需積極治療該疾病。
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是臨床治療白內障的首選方式,通過摘除病變晶體核,植入人工晶狀體,可重建前房角,降低眼壓,使視力逐漸恢復,減輕視力損傷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干擾,但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由于其血糖水平較高,存在視網膜病變風險,手術后患者易發生黃斑水腫,加上糖尿病患者年齡普遍較大,其機體耐受性差,手術后其角膜皮質細胞往往會受到損傷,易引發角膜水腫,對患者術后視力恢復十分不利。
近年來,研究報道指出,雷珠單抗用于糖尿病患者眼部并發癥治療中可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4]。雷珠單抗是一種新型的抗血管內皮增生藥物,可作用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異構體,與其有效結合,抑制血管內皮增生,阻斷新生血管出現,還可降低患者眼底血管通透性,使黃斑區視網膜厚度變薄,避免術后發生黃斑水腫,且該藥物經玻璃體腔注射,可使藥物直達病灶,快速發揮作用,避免藥效在機體內擴散過程中被削弱[5]。
該研究結果顯示:①治療后,觀察組的最佳矯正視力較對照組高,其眼壓、黃斑區視網膜厚度均較對照組低,黃斑水腫發生率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白內障手術后加用雷珠單抗可使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的視力有效恢復,降低其眼壓及黃斑區視網膜厚度,有利于預防術后黃斑水腫;②治療后,觀察組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雷珠單抗還可減輕白內障手術對患者血糖的干擾,使血糖維持在穩定水平。
綜上所述,雷珠單抗可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的視力、眼壓,使黃斑區視網膜厚度變薄,減少術后黃斑水腫發生,還可減輕手術對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李沭巖,劉莎莎,劉麗華,等.玻璃體內注射雷珠單抗聯合視網膜光凝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1(3):643-647.
[2]? 呂勇,范瓊艷,楊琳,等.老年白內障手術聯合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對糖尿病性黃斑水腫影響[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4,32(5):560-563.
[3]? 程明智,王翠,陳明,等.超聲乳化聯合玻璃體內注射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性白內障的臨床觀察[J].眼科新進展,2016, 36(8):754-756.
[4]? 李佳佳,陳彬川,李帥飛,等.雷珠單抗輔助雙微創眼前后節聯合手術治療合并白內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7(28):124-126.
[5]? 林為華,盧敏,唐浩英,等.雷珠單抗在糖尿病性白內障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國際眼科雜志,2015,15(5):880-882.
(收稿日期:2019-12-11)
[作者簡介] 范開玲(1975-),女,山東日照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眼科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