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彩虹 費洪竹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討家庭醫生對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預的療效。方法 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作為該次研究的主要對象,總例數一共具有100例,收取時間在2018年—2019年度,總例數采取抽簽分組方式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實施家庭醫生干預)、對照組50例(實施常規隨訪措施),將兩組血糖改善情況、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空腹血糖(6.01±1.66)mmol/L、餐后2 h血糖(8.34±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5.33±1.12)%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生理維度(95.34±1.23)分、心理維度(94.34±1.01)分、社會關系維度(93.23±1.02)分、治療維度(93.23±1.09)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開展家庭醫生服務方式,不僅能使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得以降低,同時能夠改善高危人群生活質量水平。
[關鍵詞] 家庭醫生;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預
[中圖分類號] R1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3(a)-0192-02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該疾病主要以老年人作為高發人群,若治療不及時,易導致其出現較多并發癥,進而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而對于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不僅需給予其常規干預,同時應加強其護理干預[1],而在社區干預中,若給予其常規隨訪管理,無法達到預期的干預效果,通過家庭醫生進行指導,能夠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同時能夠使其生活質量水平得以提升[2]。該文通過分析2018—2019年度兩組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100例的各項情況,明確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對象為100例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納入標準: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均知情同意研究。排除標準:伴有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伴有嚴重惡性病變;且存在智力障礙以及精神障礙,由于個人原因中斷研究者[3]。觀察組(50例):組內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齡在60~80歲,平均為(70.22±1.24)歲。對照組(50例):組內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齡在61~80歲,平均為(70.78±1.82)歲。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隨訪管理。
觀察組實施家庭醫生服務。①建立契約式服務: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應和家庭醫生進行簽約,并建立十分固定的服務關系,家庭醫生在與每位高危人群進行簽約時,應建立電子監控檔案,有利于引導高危人群就診,同時保證具有足夠時間與高危人群進行溝通和交流[4]。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多種形式,告知高危人群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比如健身項目、同伴小組支持、專業營養師講座等等,使高危人群能夠主動參與自我管理過程,從而達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③依托信息化技術:通過開展家庭醫生服務,并將專病管理指南、專家資源構建作為基礎,加強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并設置評估提醒功能,從而早期識別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而有效提高家庭醫生的服務效率。④社區定期組織2型糖尿病健康知識講座,在講座完畢后給予人們發放宣傳材料,其主要包括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治療方式、臨床癥狀以及護理方式等,積極進行2型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其健康行為。同時應告知人們需要對飲食中脂肪攝入量進行控制,對體重進行控制,每周可增加運動或者體力活動,從而提高人們的機體抵抗力。
1.3? 觀察指標
分析和對比50例觀察組、50例對照組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研究指標,指標包含:血糖改善情況、生活質量評分。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糖改善情況對比
觀察組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空腹血糖(6.01±1.66)mmol/L、餐后2 h血糖(8.34±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5.33±1.12)%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生理維度(95.34±1.23)分、心理維度(94.34±1.01)分、社會關系維度(93.23±1.02)分、治療維度(93.23±1.09)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慢性老年性疾病,該疾病在臨床具有極高發病率,若治療不及時,易導致其生活水平受到影響,且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目前臨床對于該疾病一般以用藥治療為主,通過開展糖尿病高危篩查,能降低2型糖尿病發生。而通過對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開展家庭醫生服務,能夠使人們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得以提高,能夠使其生活質量水平提高,在改善高危人群血糖水平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種方式能夠彌補傳統隨訪管理制度的不足,該種方式更具有針對性、全面性以及科學性,能使高危人群接受全面的護理服務。通過早期進行家庭醫生干預,能延緩糖尿病發生,保障人們健康安全,預防不良情況發生[5]。
該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空腹血糖(6.01±1.66)mmol/L、餐后2 h血糖(8.34±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5.33±1.12)%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理維度(95.34±1.23)分、心理維度(94.34±1.01)分、社會關系維度(93.23±1.02)分、治療維度(93.23±1.09)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開展家庭醫生服務方式,不僅能使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得以降低,同時能夠改善高危人群生活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 姬云濤,馬春芳,王云娥,等.家庭醫生式服務對社區2型糖尿病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血脂、血壓聯合達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9):2328-2331.
[2]? 蔡利強,侯進.家庭醫生與居民建立穩定契約關系對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效果評價[J].社區醫學雜志,2018,16(9):11-12.
[3]? 顧建英,曹岐新,鐘新娜,等."醫院-社區-家庭"協同管理模式對2型糖尿病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療效評價[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8):1577-1578.
[4]? 張珊,董文蘭,毛凡,等.社區"5+1"糖尿病分階段達標管理對2型糖尿病社區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生存質量干預效果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40(2):170-174.
[5]? 黃希紅,張雪蓮.微信教育對農村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 38(17):2064-2065.
(收稿日期:2019-12-03)
[作者簡介] 盛彩虹(1978-),女,山東日照人,本科,主管防疫師,研究方向:公共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