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芳
◆話題導入◆
低碳生活是當下社會生活的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低碳,意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降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進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要求從節水、節電、節氣和回收四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并倡導低碳生活呢?
◆暢所欲言◆
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哪些?
劉老師:溫室氣體讓地球發燒。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全球變暖也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芬蘭和德國學者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遠遠超出此前的預期。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可能是第一個消失在汪洋中的島國。
社會的發展,將人類推進到了從工業文明時代向生態文明時代轉折的時期。大力倡導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旋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雖然還處在工業化的加速期,但未雨綢繆,大力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已經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之相應,在生活層面,倡導和踐行低碳生活,已成為每個公民在建設生態文明時代義不容辭的環保責任。
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自己搜集到的關于低碳生活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資料,來談談自己的認識。
楊佳倩:2019年獲得較大反響、好評如潮的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相信大家都看過吧。我們在被電影逼真的特效與精彩的劇情深深震撼的同時,是否想過:影片中的情節會發生嗎?影片中的地球災難、環境惡化,會降臨到我們的身邊嗎?對,極有可能會發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2018年3月去世的物理學家霍金,生前有預言:300年后我們的地球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大火球!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二氧化碳等所謂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正在讓地球發燒。
隨著人口的增多、人類活動的頻繁、空氣污染、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溫室效應加劇……地球,正遭受著越來越大的威脅。連人類曾經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的GDP也因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
造成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含“碳”量增加。“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有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它勢在必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
劉家福:倡導低碳生活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發展相對落后。我國有14億人口,每個人都要吃飯穿衣,都要消耗資源。如果我們每人每天多用1千克水,一天就要多消耗140萬噸水,一年就要多消耗5.1億噸水。簡直超乎想象!
我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長江、黃河,有豐富的礦產等資源。我國資源的總量,有許多都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如果把這些資源除以14億,人均所占有的資源量就很少了。
作為一個高能耗國家,我們需要從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的內在規律出發,找到中國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本源。
低碳生活,要從節水、節電、節氣和回收四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正確選擇,這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英明決策。我國自2013年起,已經將全國節能宣傳周的第三天設立為“全國低碳日”。
我國已經承諾,十三五時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5%、18%,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低碳生活,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王韻菡:節假日在家時,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拒絕點外賣,自己動手做一日三餐。既營養健康,又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豐富了自己的假期生活。
2.遠離電視、手機,抽出更多的時間看書。在節電、保護眼睛的同時還增長了知識。
3.臟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約水電!
4.用電腦時,及時關掉不用的程序,減少硬盤的工作量。既省電也有益于電腦的維護。
5.少陪電腦,多陪家人。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
6.多曬曬太陽,吸收足夠的天然維生素D。
7.室內溫度不太低時,不開空調,不燒暖氣。咱們都是年輕人,多穿衣服,多運動。
8.無論是抹眼淚還是擦嘴角,用手帕代替紙巾。既優雅還環保。
9.約朋友徒步或騎自行車出游,拒絕乘坐私家車,讓身體更健康,讓空氣更清新。
10.去超市買東西,自備手提袋,不用塑料購物袋。
李竹瑛:低碳生活就是簡約的生活方式。從衣、食、住、用、行等方面都可實現低碳生活。
1.衣:少買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從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終被遺棄,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減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質衣服比化纖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質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2.食:多吃素。生產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僅為該數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運輸來的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小。
3.住:選擇小戶型,不過度裝修。減少1千克裝修用鋼材,可減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裝修用木材,可減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4.用:節電、節水。使用節能燈,少用電梯,合理使用電視、冰箱、電腦等電器,不用時及時切斷其電源。一水多用,隨手關閉水龍頭。作為學生,書籍、作業本等學習用品,能重復使用的,就不買新的。
5.行:少開車,選小排量車。提倡步行、騎單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