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國
摘 要:農家書屋在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都起著摘要的作用。但基于地區的差異,農家書屋建設和管理使用也存在著巨大差距。規范管理農家書屋,使其真正發揮作用成為基層文化工作中的一個嶄新命題。
關鍵詞:農家書屋;建設;管理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農村所有的行政村和大部分自然村都新建了村級文化活動室,在硬件方面可以說是脫胎換骨。硬件的新建,也意味著我們的書屋將面臨重新的規范建設和管理。
一、選擇合適的書屋場地
新建成的農村文化活動室,建筑格局大部分為兩層的格局,考慮到農村讀者老人、小孩偏多,我們應首先考慮把書屋選擇在一樓,方便讀者參與閱讀,提高書屋的使用率,同時減少老年人、小孩上下樓梯的安全隱患。其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優選把農家書屋單獨設置,不能再把其他辦公室、資料室、保管室等再兼容其中。書屋面積應不少于20平方米,以保證圖書不斷補充對空間的需要,滿足小型讀者活動開展的需求。環境要寬敞、明亮、整潔,并且配備適合開展閱讀活動的閱覽桌椅且擺放整齊,營造空間的舒服感。
二、懸掛有特點的書屋標牌
在書屋外的顯眼位置要懸掛農家書屋標牌。標牌的設計要大方,色彩要鮮艷醒目,要具有吸引力。書屋的名稱可靈活多樣,不必拘泥以“××村農家書屋”,可以命名一些有地域特點和鄉土特色的書屋名稱,如“青山書屋”、“竹園書屋”、“幽谷書屋”、“民族書屋”等等,賦予書屋更深的文化內涵。另外,在書屋外墻的適當位置,要貼掛管理員信息牌,內容包括照片、姓名、職務、開放時間、聯系電話、工作職責等。向社會公示開放的時間,同時也接受社會的監督。
三、圖書分類規范上架整齊
新的文化活動室建成,大部分書屋在原有的位置上進行了搬動,原來的書架等設施可能適應不了新場地的需要,要鼓勵有條件的書屋爭取重新配備。原來加工整理的上架的圖書可能會拉亂,要指導好圖書分類規范、上架整齊。對圖書進行分類,既便于讀者按需查找,也便于管理員管理圖書。農家書屋根據實際情況,一般把圖書分為政經、科技、生活、文化、少兒、其他等六大類:政經類主要包括社會主義理論、哲學、宗教、社會科學、政治、法律、軍事、經濟等方面內容的圖書。例如《毛澤東選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大趨勢》、《最新農村土地承包法律實用問答》、《怎樣利用農村小額貸款》等。科技類主要包括自然科學、數理科學和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物科學、農業科學、工業技術、交通運輸、航空航天、環境科學、安全科學等方面內容的圖書。例如《冬季農業生產100問》、《農村電工實用技術入門》、《中國科普文選——生命探密》等。生活類主要包括醫藥、衛生,以及體育、文娛、烹飪、服飾、家居等生活常識類圖書。文化類主要包括文化、教育、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等方面內容的圖書。例如《長征》、《一本書讀懂中國歷史》、《中國戲曲》、《中國民俗史話》等。少兒類主要包括各類圖書中以少年兒童為讀者對象的圖書。例如《中國兒童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么》、《喜羊羊與灰太郎》、《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讓青少年一生受益的哲理故事》等。其他類主要包括字典、詞典、年鑒、地圖類圖書,或無法確定類別的圖書。例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在書架上還要按照六類分區,并張貼好標簽,讓讀者找書一目了然。
四、強化管理保證運行
農家書屋的硬件設施都具備了,要指導和監督好管理員做好借閱管理,按時開門值班,對村民閱覽和借閱進行登記,按時收回外借的圖書;要維護好書架、桌椅、電視、電腦等設施,保持書屋環境干凈整潔。
一是完善制度。農家書屋管理制度、借閱制度、管理員職責三項制度齊全,樣式要規范協調,內容要簡單明了,具有可操作性。在書屋內部合適顯眼的位置三項制度要懸掛上墻。
二是規范登記。按照要求做好出版物更新工作。出版物登記目錄完整。讀者借閱和讀者意見反饋登記清晰整潔。三本記錄本擺放有序。
三是規范管理。要嚴格按照公示的時間正常開放,每天不少于4小時,每周不低于5天。在開放的過程中,管理員要增強自身責任心,要力所能及的面向讀者開展一些導讀活動,吸引讀者積極參與閱讀,增加書屋的借閱量,同時借閱的記錄要完整齊全。
五、營造氛圍加強宣傳吸引讀者
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還應該在書屋當中添加一些文化裝飾元素,可以指導書屋管理員在當地找一些書畫愛好者,書寫讀書勵志名言警句上墻。也可以通過組織少兒書畫比賽活動征集一些寫家鄉、畫家鄉的書畫作品裝裱上墻。還可一結合各村地域特點,提煉一些本土的文化故事、歷史典故、風土人情、風光照片等彰顯本村的文化符號,用它們裝點書屋,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和閱讀氛圍,把書屋建成村莊的心靈棲息地。
在做好農家書屋管理服務工作的同時,書屋管理員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對農家書屋的宣傳。管理員可以利用村廣播設備宣傳農家書屋,可以在村務公開欄以板報的形式宣傳,可以在集市、廟會上發放農家書屋宣傳材料,還可以主動上門,逐一給村民介紹書屋的有關情況。這樣能夠讓更多的村民了解農家書屋,看到農家書屋給周圍的人帶來的好處,一傳十,十傳百,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對農家書屋感興趣,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到農家書屋來看書學習。
總之,只要鄉鎮文化站善于對村級農家書屋不斷的進行引導和督促,不斷深化工作方法,通過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農家書屋建設、管理、運行好,就能發揮優越的社會效益,才能讓農家書屋對農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梁成林、劉擁軍、羅梅.“農家書屋”建設的三個重點[J].出版發行研究,2017年02期
[2]中央八部委發布《“農家書屋”工程實施意見》[J].農村財政與財務,200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