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一段男童被繩綁住懸在半空救貓的視頻引發關注。原是老人的貓被困在4樓陽臺,老人就從5樓將男童放到4樓營救貓。男童被繩索緊緊纏繞站在4樓陽臺邊角,搖搖晃晃地將貓放入袋中后被樓上的人接力拽回。轄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回應稱,執繩老人與男童系祖孫均平安,已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
“吊孫救貓”視頻令觀者心驚肉跳,生怕一個不小心,老人失手或者繩子松開,導致孩子掉下去,要知道這可是5樓,真掉下去非死即傷,可不是小事。為了救一只沒有危險的貓,拿親孫子去冒生命危險,兩位老人的心可真夠大的,這樣做非但不妥當,還涉嫌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僅僅批評教育是不夠的。
“吊孫救貓”雖然是不常見的冒險行為,但背后暴露出監護人的不負責任,以及對法律的無知程度。須知,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監護人應切實保護其生命安全。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解讀
近年來,我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每年都在進行相關法律的宣傳工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掉以輕心,沒有認真履行未成年人的安全保護職責,由于監護人的疏忽大意,各地經常上演未成年人高樓墜落、摔傷、溺亡、密閉車內中暑等意外傷亡事件。由此說明,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要加強,亟須進一步普及安全保護常識,防范意外風險事件,而在發生傷亡事件后,不能僅停留于批評教育,也需要依法追究監護人的法律責任,以逼迫監護人認真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