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曹葦
雷鋒,一個親切的名字;雷鋒精神,一筆寶貴的財富。
志愿者,現實中的活雷鋒;戰“疫”審計人,踐行著雷鋒精神。
他們,不畏生死、犧牲奉獻,與人民群眾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他們,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用實際行動履行職責使命、踐行雷鋒精神。
他們,突出重點、推動整改,全力支持配合各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審計監督實效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順暢開展。
社區“守衛者”
疫情發生以來,信陽審計系統黨員干部紛紛以志愿者身份,主動參與社區、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先行一步。1月21日,市審計局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1月31日,局志愿者主動參與局家屬院封閉管理;2月2日,局65名黨員干部全部參與10多個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值班值守、防疫消毒、入戶排查、檢測登記、防疫宣傳,為社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筑起了堅強堡壘。
深入一線。“志愿者要嚴格值守、嚴陣以待、嚴密防控,確保家屬院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汪光明多次深入局家屬院和黨員志愿者值勤點,叮囑值班同志做好自我防護和保護,嚴守出入禁令,嚴格落實體溫測量和登記工作,嚴格規范車輛出入核查管控,同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黨旗飄揚。在社區疫情防控現場,信陽審計系統的黨員志愿者們主動承擔起急、難、險、重任務。他們中,有入戶排查人員信息的,有參與確診病例小區封閉管理的,有冒雪堅守值守的,有寒夜堅守卡點的,有36年黨齡老同志奮戰一線的,有幫助社區居民買菜買藥的……他們說,每一次的社區志愿服務,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因為“我們是共產黨員”。
防控“助力者”
信陽審計機關把做好疫情防控資金和物資專項審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出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資管理辦法》,全面跟蹤監督和指導疫情防控資金和物資的管理使用,促進疫情防控款物及時規范高效使用。
他們中,有參加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的,有深入鄉鎮辦事處現場監督的,有深入市中心醫院了解留觀點資金使用情況的,以實際行動促進疫情防控資金物資規范、高效使用。
目前,市局已審計疫情防控財政專項資金45046.61萬元,捐贈資金1.41億元,捐贈物資592.21萬件;息縣審計局已抽審疫情防控財政投入資金9000余萬元,政府采購防護物品41萬件,社會捐贈資金900余萬元,社會捐贈物資16萬件,切實以審計監督實效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順暢開展。
戰“疫”“半邊天”
信陽審計系統里有這樣一群人,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她們更是共產黨員,她們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她們貢獻著“半邊天”力量,她們被譽為“最美巾幗”。
“一定要認真負責,再嚴格一些,再認真一些,再細致一些,讓群眾的生命健康多一份保障。”光山縣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邱遠霞第一時間召開黨組會,第一時間成立防控工作機構,第一時間深入一線督查。
“我是一名老黨員,必須站好每班崗,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市局于文燦同志,認真履行卡口值勤任務,詢問,測溫,記錄,耐心細致,一絲不茍。
市局王莉同志,雖然明年就要退休,但還是堅守一線,連續10天奮戰在新華大市場東門卡點,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責任擔當,為防疫工作奉獻“半邊天”力量。
平橋區審計局李繼秀同志,是一位53歲的副科級干部,巾幗更勝須眉,主動要求到卡點值勤,配合社區做好勸返工作,有禮有節又有威,把解釋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只要疫情還沒結束,只要值守卡點沒有撤離,我就會讓黨旗飄揚在抗疫最前沿。”商城縣審計局陶靜同志,以巾幗不讓須眉的氣度英勇奮戰在社區防疫一線,在不知疲倦的連續作戰中彰顯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
“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姐妹都會克服的。”市局“90后” 徐曼、夏晨曦同志,搭帳篷,搬物資,代買藥品,核查登記,盡顯巾幗本色。
駐村“排頭兵”
市局董見明同志,堅守一線,防疫宣傳,地毯式排查,值守卡點,盡職盡責落實了各項防控任務,為浉河區十三里橋鄉強灣村筑起一道堅固防線。
浉河區審計局何偉同志,所駐的浉河區譚家河鄉袁沖村,距離湖北孝感和隨州的鄉村只有幾公里,是名副其實的疫區前沿。正月初一,何偉告別家人,召集村“兩委”班子和全村在家黨員開會部署,研究出“兩報告、三回訪”的防控措施,全村目前無一人感染。
光山縣審計局派駐殷棚鄉土樓村第一書記及工作隊,全面排查,設置卡口,強化宣傳,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網”與“隔離墻”。
“捐流”聚河海
涓涓細流,匯聚愛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市局在職職工積極響應,一天內捐款2.38萬元,其中68名黨員捐款2.08萬元,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我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沖在第一線,只能捐點錢表示一名老黨員的一點心意,獻出一份綿薄之力。”老局長柴明奎在電視上看到黨員捐款的新聞后,立即打電話捐款1000元。原紀檢組組長王吉明長年居住外地,通過微信捐款200元。兩天時間,24名退休干部就捐款5000多元,展現出共產黨人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