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桂華
摘要: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于提高企業內部管理規范性以及內部運行效率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流程。本文首先介紹了內部控制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對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現代企業;內部控制;改進完善
一、引言
內部控制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正常有序開展的重要管理保障,對于確保企業資金資產安全完整可靠,提高企業財務活動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理念不斷創新變革,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些企業由于內部控制管理模式落后,在內部管理過程中出現了較多不規范的地方,影響了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內控管理的重要性,針對內控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和完善,促進企業治理模式以及治理手段創新發展。
二、內部控制對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本質上是現代企業進行規范管理、自我約束的制度機制集合,是對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制定的管理措施。具體來說,內部控制對企業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內部控制是企業嚴格執行法律法規以及內部規范的重要保障。企業正常規范開展各種經營活動,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以及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這也需要健全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約束,及時糾正內部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違反制度規定或者決策的行為。
第二,內部控制是確保企業財務信息真實可靠的重要保障。財務信息是企業的管理層以及外部投資者等相關利益主體進行決策的重要基礎,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可以通過完善信息和溝通管理,提高內部財務信息收集匯總的效率和質量,更加真實準確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
第三,內部控制是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途徑。在當前外部市場環境下,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外部風險隱患問題越發嚴重,有效防范各類風險尤其是財務風險需要企業通過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來有效控制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內部薄弱環節,進而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
第四,內部控制是企業加大內部監督管理力度的重要途徑。現代企業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和戰略發展,必須在企業內部建立權責更加明確、產權更加清晰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通過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可以幫助企業改進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和治理模式,在企業內部建立一整套更加科學合理、系統及安全的決策體系、執行體系以及監督體系,促進實現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轉變。
三、企業內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良好的內控環境
在企業的內控環境方面,不少企業的治理模式和組織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內部決策體系中職務分離不夠合理,預算管理和內部審計等專業的管理委員會體系設計不夠科學,整個運行管理體系中存在較多的薄弱環節,影響了內控體系的實施。
(二)風險導向在內控體系中不夠突出
部分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構建方面風險導向不夠突出,有的企業管理層風險管理意識淡薄,沒有結合企業經營活動以及內部管理的實際情況來識別分析企業的關鍵風險點,導致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風險隱患,甚至由于風險問題出現財務損失。
(三)內控活動和內部監督不完善
在企業的內控活動方面,企業內控制度和措施制定得不夠細化具體,在企業內部的業務部門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在內部監督方面,內部審計開展不夠規范及時,對于內部控制缺陷問題缺少評價分析,不利于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改進。
四、強化企業內控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對企業的內控環境進行優化
內控環境直接關系到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整體效果,因此,在內控環境的優化方面,應根據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優化企業內部董事會建設,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完善審計控制、戰略和風險管理、質量安全管理、信息披露管理以及關聯交易控制等專業委員會的設置等。同時,還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手冊,為企業的內部控制以及經營管理等提供指導性建議,確保內部控制管理各項舉措順利落實。
(二)完善企業的風險評估管理體系
在企業內控管理方面,應完善風險評估體系,做好企業經營發展階段外部環境及內部環境的信息收集工作,并對風險源、成因、影響范圍、風險后果等進行系統的識別分析,綜合采取因果分析法、事件樹分析法以及風險矩陣分析法等方法進行風險分析,做好風險評估管理,并根據風險評估制定風險應對策略。為提高企業風險管控的效果,還應注重做好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尤其是通過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共享企業各項經濟業務活動及財務管理活動中的信息數據,及時掌握財務指標數據狀況,并與企業的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會計核算管理等相結合,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水平。
(三)提高企業內控活動的執行效率
在企業內控的具體實施方面,應注重突出關鍵的內控活動,進一步提升企業內控的執行效率。落實預算管控,科學合理地編制企業預算,定期編制預算執行報告,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反饋分析,及時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各類問題,通過預算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落實會計系統控制,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和財務授權審批制度,對企業內部的財務會計活動進行約束,并優化內部資金支出業務的審批流程。落實固定資產管理,完善固定資產管理臺賬,做好企業資產的清查盤點,嚴格資產報廢審批流程管理,強化企業資產的日常使用管理。落實資金控制管理制度,優化企業的融資工作流程,強化銷售回款管理,提高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保證企業現金流周轉正常。
(四)加大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監督力度
為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應加大對企業經營管理和內部控制的監督力度。在內部監督方面,應注重強化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進一步拓展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范圍,突出業務活動計劃執行情況審計、財務收支情況審計、資產投資審計、經濟管理情況審計和效益情況審計、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審計等,及時發現企業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正企業內部控制缺陷,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外部監督方面,應積極引進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依托專業的外部審計改進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五、結語
對于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改進完善,應注重優化內控管理體系的目標思路設計,突出企業經營活動的關鍵環節,強化風險評估和內部監督,全面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目標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丁妥,張艷輝,姚增輝.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以×大學為例[J].會計之友,2018(4):102-106.
[2]蘇朝暉,李章,胡佩.首創集團全流程閉環管理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實踐[J].中國內部審計,2018(2):70-73.
[3]楊敏.風險管理視角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優化策略分析[J].財會學習,2019(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