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花,史忠汶,農艷菁,張雯婷,李超群,羅春蕊
(1) 文山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文山 663000;2) 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22)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 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第一個實行全球性監測的傳染病[1]。由于流感病毒具有高突變率和高復制率的特點,能夠快速適應環境變化[2],曾在全球范圍內造成多次大流行[3-4]。2009 年甲型H1N1 流感大流行[5]之后,我國流感監測網絡進一步擴大,云南省文山州疾控中心和文山州人民醫院分別新增為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和哨點醫院,正式開展流感哨點監測工作?,F將文山州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流感哨點監測資料分析如下。
“中國流感監測信息系統”中,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文山州報告的流感哨點監測數據。
1.2.1 流行病學監測 根據《全國流感監測方案(2017 年版)》[6]的要求,開展流感樣病例(ILI)監測。ILI 定義為:發熱(體溫≥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統計流感樣病例(ILI) 數和門、急診病例總數,計算ILI 就診百分比(ILI%=ILI 數/門診病例就診總數×100%),作為反映流感流行強度的指標。
1.2.2 病原學監測 哨點醫院采集發病3d 內的流感樣病例咽拭標本,送至對應的流感網絡實驗室開展相關檢測。利用核酸檢測方法進行流感病毒亞型鑒定,并采用狀態良好的MDCK 細胞進行病毒分離,血凝抑制試驗鑒定病毒型別。
建立Excel 數據庫,使用SPSS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數或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檢驗進行比較。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6 至2018 年,文山州人民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總數6 131 人,門診病例總數346 661 人,流感樣病例占門診病例總數百分比(簡稱ILI%)平均為1.91%。3 a 報告的ILI%分別為1.95%、1.70%和1.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9.660,P<0.05),見表1。

表1 2016 至2018 年文山州ILI 報告統計表(n)Tab.1 Statistics of ILI report in Wenshan Prefecture from 2016 to 2018 (n)
2.1.1 不同月份ILI%變化趨勢 從2016 年至2018年文山州ILI%變化趨勢圖(圖1) 可以看出,近3 a ILI%變化趨勢類似,ILI%高峰出現于7~8 月和11 月~次年1 月。同一年度不同月份ILI%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
2.1.2 不同年齡組ILI 比較 2016 年至2018 年文山州哨點醫院報告的ILI 主要集中于0 歲~組(3 181 人,51.88%) 和 5 歲~組 (2798 人,45.64%),其次為15 歲~組(120 人,1.96%),25歲~組和60 歲~組人數均較少。從不同年齡組的ILI 來看,0 歲~組和5 歲~組發病月份較為平均,全年高發;15 歲~組7~8 月高發;25 歲~組和60 歲~組集中于1 月和5 月,見表2。
2016 至2018 年,文山州哨點醫院采集的流感樣病例標本3130 份,分離出流感毒株402 株,毒株分離率12.84%。其中,甲型H1N1 亞型157 株(39.05%),BV 系117 株(29.10%),H3N2 亞型80 株(19.90%),BY 系46 株(11.44%),H7N9亞型2 株(0.50%),見表3。

圖1 2016 至2018 年文山州ILI%變化趨勢圖Fig.1 Change trend of ILI% in Wenshan Prefecture from 2016 to 2018

表2 2016 年至2018 年文山州ILI 年齡組統計表(n)Tab.2 Statistical table of ILI age groups in wenshan prefecture from 2016 to 2018 (n)

表3 2016 年至2018 年文山州毒株分離統計表Tab.3 Statistics on isolation of viruses in wenshan prefecture from 2016 to 2018
2.2.1 不同年份毒株比較 2016 至2018 年,文山州哨點標本流感毒株分離率依次為8.84%、19.87%、9.69%。2017 年毒株分離率較高,且分離到2 株人禽流感H7N9 毒株。2016 年、2017 年的優勢株均為甲型H1N1、H3N2 和BV,2018 年甲型H1N1 大比例增加,占全年毒株的82%,其它亞型相對減少,見圖2。

圖2 2016 至2018 年文山州流感毒株亞型構成分布圖Fig.2 Distribution of influenza virus subtypes in wenshan prefecture from 2016 to 2018
2.2.2 不同月份毒株比較 2016 至2018 年,文山州哨點標本流感毒株分離率較高的月份分別是1 月(26.09%)、12 月(19.40%) 和8 月(17.20%),形成夏季和冬季兩個毒株分離高峰。夏季峰優勢株為甲型H1N1 和H3N2,冬季峰優勢株為甲型H1N1和BV,見圖3。

圖3 2016 至2018 年文山州流感毒株分月統計圖Fig.3 Monthly statistical chart of influenza viruses in wenshan prefecture from 2016 to 2018
2017 年6~7 月,云南省報告5例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7],均來自文山州的州府所在地文山市,為云南省自2013 年以來首次報告本地確診的H7N9 病例。5例病例經積極治療后均痊愈。
首例病例:劉某某,女,4 歲半。2017 年6 月13 日因發熱、咽痛,由其家長帶至文山州人民醫院就診,納入流感樣病例監測,采集咽拭標本并送檢。經文山州疾控中心初檢、云南省疾控中心復核為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
發現首例病例后,當地政府高度重視,衛生、農業和工商等多部門聯防聯控,加強了流感樣病例監測、密切接觸者調查管理和不明原因肺炎監測。在后續的監測中,又發現并報告了4例病例。5例病例中,病例1、4 在哨點醫院開展流感樣病例(ILI) 監測時發現;病例2、5 在加強不明原因肺炎監測中發現;病例3 在對病例2 的密接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發現,見表4。

表4 2017 年文山州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統計表Tab.4 Statistics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H7N9 avian influenza in wenshan prefecture in 2017
有資料表明:既往積累的免疫力對抵抗流感有一定作用,不同年齡人群經歷的流感流行次數和流行株不同,體內抗體譜也不同,一般認為兒童和少年對流感易感。根據云南省流感監測資料顯示,文山州ILI 主要集中于0 歲~組和5 歲~組,可能因為0 歲~組低齡兒童經歷的流感流行次數較少,既往積累的流感抵抗力較弱;5 歲~組學齡兒童和少年經常參與集體活動,接觸面較廣,且生活環境人員較密集,易引起流感病毒的傳播和流行[8-9]。
文山州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季主要受暖濕氣流影響,雨量充沛,氣候涼爽;冬季氣溫降低,日溫差較大,人們抵抗力降低,有利于流感病毒的生存和傳播。文山州ILI 監測數據和流感病毒分離結果均出現夏季和冬季兩個高峰。
不同亞型的毒株在不同的年份和月份表現出交替占優勢。流感毒株抗原性的變異與流感疾病發生和流行密切相關[10]。不同月份流感病毒分離結果顯示,流感病毒活動和流感樣病例數之間呈正相關,反映用ILI%的變化情況可反映流感活動的強弱。通過流感監測,及時了解流感樣病例的數量變化,對預測流感流行趨勢有重要作用。
5例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的發現,表明流感樣病例監測和不明原因肺炎監測等監測系統和密接者調查制度,已成為人禽流感病例早發現、早診斷的關鍵途徑,有利于人禽流感疫情防控的早期預警和關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