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澤華 郁麗娜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現代麻醉學發展迅速,隨著舒適醫療的普及,無痛時代的到來給廣大患者帶去了莫大的福音,也給了麻醉醫生有更豐富的診療范圍以及更多的責任。如今,在醫院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麻醉醫生忙碌的身影:無痛胃腸鏡、無痛纖支鏡、無痛宮腔鏡、無痛人流、無痛分娩等無痛診療領域,還有疼痛科門診,急診和危重癥的搶救都離不開麻醉醫生。但是,當手術病人麻醉失去意識時,麻醉醫生到底做了什么呢?讓我們走近麻醉醫生的一天。

每一位做過手術的患者,手術日前一晚可能都會緊張。這時,麻醉醫生會專門和患者聊天,看似嗦地問:“張大爺,平時在家里干不干活呀?平時胃口怎么樣?平時咳嗽嗎?有沒有痰呢?痰多不多……”大家不要以為這只是在嘮家常,其實,這是麻醉醫生在進行手術前的訪視,在這些看似簡單的日常問答中,蘊含了許多重要的訊息,比如:能在家里干活說明有較好的心功能;胃口不好提示可能存在胃腸道相關的疾?。欢洺?人钥忍祫t反映了肺功能可能并不理想等問題。所以,當麻醉醫生問出這些簡單的問題時,大家一定要認真回答。
為什么要進行術前訪視呢?一方面,通過手術前的訪視,麻醉醫生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預測患者進行麻醉和手術時可能會面臨的風險,從而與外科醫生一起,為每一位患者制訂定最合適的麻醉和手術方案。另外,通過術前訪視時親切友善的溝通,還可以幫助患者,特別是小朋友克服焦慮、緊張的情緒。
時針剛剛指向7點,麻醉醫生就已經在手術間里為一天的手術進行準備了。除了檢查各類所需的儀器和搶救設備運作是否正常,麻醉醫生還要提前準備好手術過程中需要的藥品,包括麻醉藥品和搶救藥品等等。手術中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危險的狀況,特別是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更是爭分奪秒。作為手術室內的危機處理專家和搶救第一主力軍,麻醉醫生必須做到未雨綢繆。

各種麻醉藥物與搶救藥物的準備
麻醉準備完成,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麻醉醫生會給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護,之后主刀醫生、麻醉醫生和手術室護士一起再次確認患者的身份信息、手術方式、手術時間和注意事項等重要內容,確認無誤后,麻醉醫生才開始實施麻醉。
對于不同的患者,根據手術類型和治療方案,麻醉醫生還會進行一些穿刺置管的治療操作,包括深靜脈穿刺置管、動脈穿刺置管等等。大家不要誤以為這就是麻藥針,這些治療操作都是為了幫助麻醉醫生更好地掌控患者的身體情況,預防和應對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狀況。

麻醉醫生在為患者進行穿刺置管治療操作
人們往往把麻醉的過程比作飛機飛行。做好了麻醉前的準備工作,就如系好飛機起飛前的安全帶。之后全身麻醉完成,飛機起飛,患者也進入了夢鄉,這時手術醫生才開始進行手術。而麻醉醫生在手術時的工作也才剛剛開始。
就好比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時常會遇到氣流顛簸,手術過程中也會出現許多不穩定的因素。這時麻醉醫生猶如心思縝密的機長,憑借著豐富的內外科知識及臨床經驗,時刻守候在患者身旁,把控著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平穩,為患者的生命保駕護航,幫助患者渡過手術難關。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用來形容麻醉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的狀態再合適不過。

術中麻醉醫生為患者保駕護航

“接下來繼續交給你們了”——主刀醫生往往會在手術順利結束后對麻醉醫生這樣說?;颊咛K醒的過程就如飛機降落的最后階段,至關重要,絕不能掉以輕心。手術后的患者會被送到麻醉后恢復室,這里每個床位都配備了呼吸機、監護儀以及一些床邊快速實驗室指標監測。且由專職的麻醉醫生以及復蘇室護士負責照顧每一位來到復蘇室的患者。等到患者意識清醒,能夠正常呼吸并且肌力恢復,生理機能盡可能地恢復到術前水平,達到能送回病房的標準后,麻醉后恢復室的麻醉醫生或者護士會將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班,交代患者與家屬術后的一些注意事項。

麻醉后復蘇室
送完病人后,麻醉醫生就要準備下一位手術患者的麻醉。等到當日手術間內所有手術患者都平安送出手術室后,麻醉醫生就又要去訪視第二天的患者,從而形成一個循環??戳艘粋€麻醉醫生一天的日常工作,大家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