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凌
駐馬店市道路運輸服務中心(463000)
財務管理可以反映事業單位的經濟運行,因此已逐漸成為公共事業單位做好工作的基礎。 但是,目前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重視程度不高,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決,以便更好地發展。
總預算制度在執行的過程中,會存在客觀的不合理情況,如信息系統的收集不正確及收入的總預算不明確。
預算總額執行缺乏必要的法律效力和嚴密性。事業單位擅自變更預算,補助發放不標準,用項目支出填補基本支出,不足的資金用于維持日常公共支出,造成專項資金的使用不專業。
許多事業單位輕視預算和決算, 重視資本預算,導致預算數據不完整,項目結算賬戶不正確。 最終賬目沒有有效地與總預算聯系在一起,很難確保綜合數據中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可信性[1]。
1)委托部門負責其代理機構或賺取額外收入,不可能統一地采用財務管理,難以承擔內部組織和監督的責任。 2)財務會計管理部門人員配備情況和基層人員設置不科學,主要職責不明確,相關業務不專業。 3)會計監督審計報告只是另一種形式,一些機構沒有設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導致內部控制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當遇到問題時,這些機構隨意處理,缺乏嚴肅性和可執行性。 4)行政管理部門和業務收費標準管理過于分散,違反了相關財務要求[2]。
一些機構對固定資產的重視程度不高,報廢資產、轉移、出借等的不規范,導致了資產的流失。
貨幣體系的資金規模管理存在隱患。 一些機構不希望在不兼容的職位上彼此分離。 出納員既要處理資金的支付又要進行會計處理,收款和支付由一個人完成,導致出現挪用資金的風險。
管理層缺乏有效監督機制,對支出的控制不嚴格。 會議討論費、VIP 費及其他車輛燃料和維護費很高。 同時一些事業單位對經費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沒有樹立效率優先的觀念,重分配輕管理,重預算審核輕實效。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事業單位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一些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不是專業人員,但是從事財務管理,同時扮演會計和出納兩種角色,不能依靠現有的財務工作標準進行財務管理,使財務管理極為混亂。
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和財政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要按照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 要堅持不偏不倚、廉潔自律的原則,嚴肅處理違反各項規章制度的財務人員。 熟悉財務相關管理制度,嚴格規范不道德行為, 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的分析能力,堅決抵制不良思想和觀念的入侵。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金融機構開展金融活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首先,業務的建立要保證全面預算制度的準確性、及時性和規范性,逐步建立事業單位財政部門所涉及資金的日常預算制度。 其次,要做好資金預算編制結構的前期工作,詳細分析基礎數據和綜合數據,確保預算總額準確,文字真實,內容完整全面,項目合法合規。 最后,在編制支出預算過程中,遵循兼顧全局、確保重點的原則,在確保重點支出的同時做到預算安全。 事業單位要確保預算嚴肅執行,對年末各類報表數據進行審核,全面優化財務管理模式[3]。
事業單位必須建立一套實用、科學、合理的財務專業制度,實施單位日常財務管理。 首先,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保證財務系統的可操作性和適應性,避免完全照搬。 制度規定要便于操作、通俗易懂,加強會計銜接。 其次,要以成功的財務管理體制為基礎,有效控制財務行為,防范涉嫌違法和不良行為,逐步細化最重要的崗位工作和薄弱環節責任,加強全面管理。 再次,定期檢查和合并單位的所有資產,確保賬目與實際情況一致。 最后,事業單位要定期對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考核,對于管理體制的薄弱環節,有必要根據有關法律進行合理的修改和變更,促進管理體制的進一步完善。
為財務人員提供職業培訓,加強對財務人員的評估,表揚進步,不斷激勵員工,提高他們的工作水平。 招聘具有高度專業化的財務管理人員對單位財務進行日常管理,不斷減少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差錯和疏忽。
隨著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系的不斷深化改革,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管,充分重視與財務有關的管理模式,促進事業單位長期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和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