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祺泰
安徽新華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230088)
近年來,高性能混凝土得到了廣泛應用,與傳統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強度、高穩定性、高工作性及高耐久性等突出特征,經常被用于高層樓房、橋梁及海港等難度系數較高的項目建設中。 常見的高性能混凝土有以下三種。
輕質混凝土材料由水泥漿與泡沫均勻混合而成,又稱為泡沫混凝土。施工時,通過泵送系統輸送至模具成型或現場澆筑,經自然養護后,一種具有大量氣孔的密封型、新型輕質混凝土便正式形成。該種材料具備內部的封閉泡沫孔及氣泡狀絕熱性質[1],因而具有較強的保溫隔熱效果及輕質化特征。
自密實混凝土具有適當黏性、高度流動性及不離析等突出特征,該種新材料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借助重力作用實現了模板內所有空隙處的混凝土填充,實現了節約建筑勞動力、降低建筑噪聲污染及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等效果。由于該種混凝土無需機械振搗便能夠自行密實,因此也降低了某些受到空間限制的特殊部位的施工難度,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土木工程建筑技術水平向前發展。
低強混凝土在現階段土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也較為廣泛,尤其是在路基建筑及孔洞填充等建筑過程中,具有避免裂縫產生等應用優勢。不過,由于低強混凝土強度較低,在安全性需求較高的項目建設中很少應用。
墻體建筑,是現階段新材料應用較為廣泛且已取得較好應用效果的建筑領域,這主要體現在新型砌筑材料及新型復合墻板的應用方面。為了減少墻體的傳熱量,在墻體砌筑過程中往往選用保溫隔熱性能好、導熱系數小的材料。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煤粉灰混凝土空心砌塊及保溫砂漿等是過去墻體建筑中較為常用的砌體材料[2],近年來保溫絕熱材料與傳統墻體材料的有效結合促使新型節能墻體得到了逐步推廣與應用。 在改善墻體建筑效果的同時,有效避免了傳統墻體建設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墻角裂縫等不足。
新型節能材料在土木工程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以墻體建設為例:為了合理加快墻體砌筑速度、提高建筑使用面積、降低勞動強度及工程造價等,輕質墻板等新型墻體材料在內墻、外墻、圍墻建設中得到了有效應用。 該種新型復合墻板材料可利用工業廢渣進行生產,滿足能源與資源節約這一新的時代要求。 與具有輕質、節能、環保、高效、利廢等特征的新型節能材料相適應的是[3],我國墻體建筑與加工技術也得到了有效發展。 如機械立模法及地膜法等新型節能墻板加工成型技術也有效推動了新型節能材料的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新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在新的建筑理念及節能環保要求下,土木工程行業也將加大對具有較高功能性、 節能性、智能性新材料的研究及創新力度,在良性發展的基礎上,促進我國建筑、經濟、環保等多個領域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