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蔣國華

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倡導能力和知識、方法和過程、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三維教學目標。可以說,新課改的這一系列標準對于學校的教育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受到素質教育教學目標的影響,當前教育的趨勢和方向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的人才,這對于很長時間以來相對不受重視的初中體育教學而言,是非常難得的發展時機。那么,初中體育教師怎樣組織初中體育教學和實施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呢?
第一,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過于重視短時間的教學成果。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僅僅是根據教師的安排被動地學習和接受,由體育教師發號施令,學生被動參與,缺少學習的熱情。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課堂僅僅重視學生對體育技能的學習和體育知識的掌握,只要學生掌握了當堂課的知識,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不重視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造成學生缺少較強的體育運動思維能力、模仿能力、觀察能力等,未曾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第二,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使教師的教學思想被禁錮。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不夠靈活,較為單調、乏味,缺少新意的教學模式束縛了教學的思維,教師的教學缺少創造性,學生也缺少積極主動性。并且,體育教師太過重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不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團體意識等,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第三,部分學校領導忽視體育教學的價值和意義。部分學校領導忽視體育教學,不少學校的體育場地成了很久不使用的擺設。文化課的教師占用體育課的時間,這使體育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受到挫傷,不利于初中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
第一,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借助多樣性和豐富性的體育教學活動,啟發學生正確地看待成功和失敗,讓學生可以做到勝不驕,敗不餒,以及無論是在失敗中,還是在成功中,都累積經驗。并且,教師還應當啟發學生堅定理想和信念,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努力和進取,從而能夠獲得最后的勝利。
第二,提高學生的挫折承受能力。當前的初中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很少受挫折。這樣的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發展道路上碰到挫折后,容易形成逃避和消極的心理狀態。為此,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借助一些難度較高的技術動作,提高學生的練習強度,從而讓學生在克服困難和挫折的過程中成長、進步。并且,教師應當指導學生觸類旁通,讓學生用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心態、樂觀的精神去克服生活實際和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挫折。事實表明,經過初中體育教師的精心指導和激勵,學生的承受能力與自信心能夠大大提升。
第三,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人際關系,如個人、集體,學生、教師就形成了一個全面的人際關系網。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啟發學生正確地看待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競爭等,結合體育運動體現的人際交流意識、集體合作觀念等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一,創新初中體育教學的理念,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師應根據有關部門的方針與政策,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引導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提高體育技能。為此,初中體育教師需要體現初中體育課程的特性,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初中體育教師需要結合新課標的標準,讓學生學會一系列的體育技能,并且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可以說,體育課程是學生學習其他文化課程的基礎。這是由于體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與充沛的精力。首先,教師應當形成新的教學指導理念,激發學生探究一系列的體育技術和體育形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以及增強學生的拼搏觀念和集體主義觀念。其次,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相比于其他理論課程,體育課程更生動有趣,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學生在快樂和輕松的學習氣氛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在這種氛圍下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能夠實現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創新性的體育教學要求有效地統一學生的智力開發與身體鍛煉。教師應借助體育課程的特性實現學生智力的開發,如在對跳高與跳遠動作要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解關于人體組織結構方面的內容,以使學生更加明確體育運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以及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促使學生積極實踐與探索。
第二,改革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創新傳統的教學內容。而要想實現傳統教學內容的創新,就應當制定清晰的教學目標,遵循相應的程序、標準、要求、原則等,并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特性設置有序和遞進的教學目標體系。當然,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有效地兼顧學生的心理、生理等,確保體育教學目標和體育教學內容的統一,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與提升學生體育實踐技能。
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速度,可以多選用一些快速跑的鍛煉內容;為了訓練學生的耐力,可以多選用定時跑和跳繩等鍛煉內容;為了增強學生的競爭觀念,可以多選用體育競賽的一些內容。又如,不少男生青睞籃球運動,教師可以多選籃球運動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優化教材內容,從而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如以往的障礙跑訓練形式都是借助跨欄進行的,為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一些高度和間距都不相等的障礙,從而提升鍛煉的效果和趣味性。
第三,活躍教學的氣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了確保初中體育教學順利進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非常關鍵。和諧的師生關系并非學生被動和教師主動的關系,教師需要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與學生互動和交流。并且,教師還需要有效地兼顧所有學生的個性特點,有目的性地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從而建立友好、和諧、互助、平等的師生關系。例如,在進行籃球運動教學的時候,教師可讓一部分喜歡籃球且水平高的學生充當小老師,要他們和其他同學分享自身的看法與感受,其他學生則完善其觀點。最后教師再總結所有學生的觀點和看法,并進行補充說明。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氣氛會頓時活躍起來,和諧的師生關系得以建立。與此同時,學生也能更進一步地感知與把握有關的知識。
第四,實施分層次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新課改對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要求比較高,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效地兼顧學生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以及結合這種差異實施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機制。為了實現新課改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高要求,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模式,即讓班級的所有學生都學習和接受適宜自身的教學過程、教學知識,從而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實現學生情感體驗、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提升,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實施分層次教學模式,一般需要進行以下程序:對學生進行分層,制定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和目標,指導分層教學,考核與評價分層教學。
具體來講,首先,要對班級的所有學生進行分層。初中體育教學的分層可以結合學生的抗壓能力、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接受能力等一些要素進行劃分。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劃分為第一層次,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劃分為第二層次,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劃分為第三層次。教師可以借助談話、調查、考核等方式熟悉所有學生的實際現狀。
其次,在確定學生的分層后,制定各個層次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例如,在乒乓球的教學中,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需要注重指導,也就是詳細地講解學生的學習方向,讓學生學會基本的拍球姿勢、動作以及各種接球、發球的要領,再要求學生自主地訓練與感悟;對于第二層次的學生,需要立足于第一層次的教學,為學生演示一系列的核心動作,進而使學生自身的大腦中形成直觀的影像,讓學生模仿;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體育老師不但要教授與演示動作要領,而且要輔助他們進行學習,讓該層次的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之下學習和掌握乒乓球的動作要領,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與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在新課改下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分層次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屬于一種基礎性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與提升,從而大大地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第五,培養學生的自主體育鍛煉習慣,增強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了解體育衛生保健知識、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原理、體育鍛煉的好處等,進而讓學生清楚體育鍛煉的目的、意義以及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給學生提供自主鍛煉和學習的空間、時間,這樣一來,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和訓練的體育項目,從而形成自主鍛煉的良好習慣。教師也可以有目的地組織一些自主鍛煉的體育活動,如讓體育委員結合當堂教學內容提前組織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準備活動,或組織籃球、足球等體育比賽和游戲比賽活動等,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總之,這都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鍛煉習慣的培養,從而讓學生增強終身體育的觀念。

第六,優化教學評價模式,反思教學過程。一是優化教學評價模式。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機制單一,部分教師僅僅注重評價學生的分數成績,而不注重學生努力參與的評價。然而,這樣的教學評價模式不利于學生的良好發展。由于初中學生非常渴望成功以及被尊重,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優化教學評價機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為每一名學生都設計真正能夠實施和符合實際情況的學習、發展目標,從而激發所有學生的潛力,有效地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二是反思教學過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反思教學過程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反思教學過程就是評判考核數據和總結教學成果。教師在反思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改革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從而更進一步地提高教學質量。并且,針對學生存在的過失行為進行積極的引導和糾正,對于表現好的學生予以獎勵,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進行懲罰。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之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需要始終體現素質教育的教學思想。這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師創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跟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實施分層教學、增強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以及優化教學評價模式等,從而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大大地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