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何月好

中學課余體育訓練是體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能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還能借此灌輸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培養國家體育人才奠定基礎。但由于部分中學還深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并不重視甚至歧視課余體育訓練。因此,必須改變這一傳統思想觀念,找出問題癥結,提出可行方案才能改變現狀,使課余訓練步入中學體育教學的正規道路。
第一,重視體育比賽的名次,忽視培養輸送。中學階段是培養體育人才的關鍵時期。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天分在中學時期就能體現出來,而在此時,挑選好的體育苗子進行系統的訓練,是為國家輸送體育后備人才的最佳時期。但是個別中學卻過于重視本校的體育比賽成績,往往忽視了對體育苗子的系統訓練。
第二,一味注重升學率,難以保障課余體育訓練。我國部分中學領導受傳統的“重智輕體”教學思想的影響,加之自身對體育認識的不足,認為學生參加體育訓練會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唯恐影響學校的升學率,導致不重視課余體育訓練的開展,甚至不愿意開展課余體育訓練,這嚴重影響了學校運動員課余訓練的積極性。
第三,體育比賽存在問題。一是學校少數體育尖子重復出賽,身心俱疲、影響學習,遭家長、教師的一致反對。二是有的學校為了取得優異的體育比賽成績,會采取一些不好的手段達到目的,比如冒名頂替、弄虛作假、謊報年齡等。如此一來,就嚴重影響了比賽質量,并降低了部分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積極性。
第四,體育訓練制度不完善,缺少系統性與合理性。經相關部門調查發現,部分中學課余體育訓練還存在訓練隨意、無大綱等現象。這些學校訓練場地小、訓練設施不全、經費無保障、師資力量不足等。還有部分教師在系統訓練方面,理論知識比較匱乏,再加上教學任務重,不僅要負責全校廣播體操,還要進行運動隊訓練以及開展課外活動,這些超負荷運動極大程度地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同時,受片面注重升學率的影響,多數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負擔過重,使得體育教師只能見縫插針,嚴重影響訓練的質量,導致課余體育訓練缺乏系統性和長期性。

第五,家長缺少支持性,進而導致業余體校缺少充足的生源。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愿意讓子女從事體育運動的少之又少。一部分家長送子女到業余體校,也僅僅是為了增強孩子的體質,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并不是為了讓孩子在體育方面有所成就;還有一部分家長送子女到體校,也不是因為孩子在體育方面有天賦,多數是因為孩子文化課較差,家長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長,以后能在社會上立足。而體育方面有天賦的學生也怕體育不出成績,文化知識又落下了,受到家長的責難。總之,以上的種種現象造成了業余體校生源不足的現狀。
第一,轉變指導理念,深入明確課余體育訓練的任務。一是學校各級領導對體育工作要有充分的認識,徹底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確保課余體育訓練在教學進程中占據一席之地。二是學校要把課余體育訓練規劃為重要任務,將追求比賽成績轉變到為國家培養體育后備人才上來。
第二,將文化學習和課余體育訓練的關系處理好。一是學校要建立文化學習、思想工作、課余體育訓練一體化的管理機制,將體育人才的文化學習和課余訓練規劃到學校的工作中。二是學校領導、班主任要經常深入課堂和運動場,不定期檢查作業,并定時開展體育領導小組會議,及時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及時解決問題。
第三,注重建設教師隊伍,增強科學訓練能力。中學體育教師的文化素養、思想觀念、訓練水準和管理能力直接影響課余體育訓練的質量,因此學校要注重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學校領導要合理安排教師的工作,關心他們的成長,積極為他們創造補課和進修的機會,以使他們學習現代體育訓練的理論知識,并掌握現代體育訓練的科學方式。
第四,清楚比賽的真正目的,進一步改革體制。體委和教委部門針對中學生文化學習、體育訓練時間緊迫這一問題要進行體制上的協調。兩個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對體育課余訓練的管理。體委部門要在場地、器材、經費、教練員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教委部門則要注重加強學生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并且,交流、檢閱和相互學習是體育比賽的目的,對于在比賽中冒名頂替、弄虛作假、虛報年齡等行為,一經發現一定要進行嚴肅處理。
第五,增加集資方式,體現體育的社會性。任何事物的發展和鞏固都要有一定的物質和經濟支持,這樣才能保證其順利地發展。目前,部分中學的課余體育訓練經費存在嚴重短缺的現象,阻擋了學校課余體育訓練工作發展的腳步。因此,各級相關部門應擴大行政撥款,并努力爭取社會各界的投資贊助,依靠社會力量改善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條件,進而提高中學體育人才的儲備量。
總而言之,中學課余體育訓練是我國培養體育人才的基礎,它在我國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余體育訓練的規律和特點,注重體育訓練的科學性,堅決杜絕盲目訓練,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開展不同的訓練項目,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為國家輸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體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