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沈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青少年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的終極目標。而體育教學也成為青少年素質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學中,體育教學也逐漸受到全體師生的重視,加強青少年體育訓練不僅可以增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還可以緩解青少年由于學習而形成的巨大壓力。通過培養青少年的體育訓練意識,開展科學規范性的青少年體育訓練,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訓練習慣,提高教師專業職業素養等方式,激發青少年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物質生活得到全面提高,但是人們的消費觀念仍然處于較為保守的階段,大多數人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薄弱,在這樣的思想觀念氛圍下,我國青少年的體育訓練意識也處于薄弱狀態。學校是青少年的學習的主要陣地,學校通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技能掌握,對于青少年體育訓練的培養意識薄弱,學校對于體育訓練意識的薄弱就會造成青少年體育訓練意識的薄弱。家長對于青少年的輔導主要集中在考試科目,對于青少年的體育訓練支持意識就會下降,甚至如果青少年在進行體育訓練以后,成績出現滑坡,家長就會將原因歸咎于體育訓練,從而使青少年的體育訓練意識變得薄弱[1]。
體育訓練本身就是一門具有極強的技術性的工作,在體育訓練中,青少年只有按照規范性的體育動作進行訓練,才能保證體育訓練的實際效果,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避免因體育訓練動作不規范而造成的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的損害。但是由于青少年的體育訓練意識薄弱,在進行體育訓練時,青少年對于體育訓練動作不會認真對待,對于不規范的體育訓練動作將會影響身體健康認識膚淺。青少年本身的身體素質以及身體協調性都會造成青少年在進行體育訓練時身體受到傷害[2]。
青少年體育訓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開展體育訓練之前,如果準備工作不充足,不僅沒有發揮體育訓練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還會對青少年的身體造成損傷。當前,教師對于體育訓練前的準備工作注重程度不足,例如,在不同體育訓練過程中,沒有選擇合適的體育訓練場地,讓青少年穿著合適的體育訓練服裝等現象造成青少年的身體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傷[3]。
隨著全民運動理念的不斷推廣,參與體育訓練,提高身體素質已經成為人們的新型健康理念。社會要堅持推廣全民運動理念,為培養青少年的體育訓練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校可以通過訓練構建體育訓練的專業規范體制,培養青少年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學校要加強對體育的重視程度,適當調整體育訓練與專業課之間的關系,端正對于體育訓練的指導思想,構建科學合理的學校體育訓練制度。家長應該為培養青少年體育訓練意識貢獻自己的力量,家長要時刻謹記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才是提高青少年的學習成績的基礎。家長應該鼓勵青少年開展適度的體育訓練,使青少年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在開展青少年體育訓練時,教師要時刻謹記只有科學且規范性的體育訓練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在進行體育訓練時,要指導學生嚴格按照科學規范性的動作進行體育訓練,教師要為青少年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訓練計劃,從而避免因不規范的體育訓練而對青少年造成的身體傷害。教師在平時的體育訓練中,要加強對青少年的規則教育,讓青少年清楚了解不科學的體育訓練以及不規范的體育訓練動作會對青少年的身體造成的損傷。教師要積極主動了解青少年的身體情況,根據青少年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青少年出現不科學合理的體育訓練以及不規范的體育動作時,及時給予指導與糾正,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師還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職業素養。教師是青少年體育訓練的重要指導著,教師具備專業職業技能與良好的職業道德,在開展體育訓練時,就會對青少年的體育訓練進行更加規范的指導,從而促進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的提升。
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訓練習慣才可以讓青少年堅持不懈的開展體育訓練,才能真正體現出體育訓練的價值。因此,在學校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訓練習慣,激發青少年體育訓練的興趣,調動青少年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教師首先要注重培養青少年體育訓練前的準備工作,引導青少年到適當的體育場地進行體育訓練,并且穿著合適的訓練服裝以及鞋子,做好訓練前的熱身準備工作。其次,教師要培養掌握青少年的體育訓練理論知識,避免體育訓練中出現意外情況。最后,教師要注重培養青少年遵循體育訓練規則的意識。讓青少年科學合理的開展體育訓練。
參與體育訓練是提高身體素質的有效方法,培養青少年的體育訓練意識,開展科學規范性的青少年體育訓練,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訓練習慣都可以有效的提高青少年參加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