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平
(長興縣中醫院放射科,浙江 長興)
胃間質瘤以及胃神經鞘瘤是非常少見的腫瘤,在臨床中的發病率較低。本病多采用手術治療,明確診斷是確定手術方式的基礎。由于胃間質瘤、胃神經鞘瘤發病部位較深,疾病診斷難度較大,需要進行鑒別診斷。CT 能譜成像是一種新的檢查方式,能夠實現高電壓、低電壓瞬時切換,并且能夠獲得不同物質的能譜曲線,對物質進行分離和分析,相比常規CT 檢查具有較高的優勢[1]。抽選我院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間11 例胃神經鞘瘤和12 例胃間質瘤患者,對能譜CT 在胃間質瘤、胃神經鞘瘤疾病中的診斷以及鑒別診斷的價值進行研究。
抽選我院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間11 例胃神經鞘瘤和12 例胃間質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并通過病理檢查明確診斷。11 例胃神經鞘瘤患者中男性6 例,女性5 例,患者年齡35-74 歲,平均(42.3±2.6)歲,病程5 個月-11 個月,平均病程(6.7±1.3)個月,腫瘤直徑4-6cm,平均(5.2±0.2)cm;12例胃間質瘤患者中男性6 例,女性6 例,患者年齡35-74 歲,平均(42.4±2.3)歲,病程5 個月-11 個月,平均病程(6.8±1.1)個月,腫瘤直徑1-19cm,平均(13.5±2.2)cm。所有患者均存在腹脹、腹部腫塊、黑便、貧血的表現。
患者均采用CE HD750 能譜CT 進行檢查,檢查前患者空腹8h,詢問患者是否存在禁忌癥。予以山良菪堿10mg 肌肉注射,10min 后口服清水800-1000mL,若患者不能夠注射山良菪堿則在檢查前10min 口服清水600mL,檢查前再服用400mL,而后進行螺旋CT 掃描。首先進行平掃,而后進行寶石能譜三期增強掃描,采用高壓注射器經過肘靜脈注射造影劑。掃描范圍自膈肌開始直到雙腎下緣,增強掃描采用GSI 模式[2]。掃描層厚5mm,管電流600mA,注射速率為3mL/s,進行動脈期35s 和門靜脈期60s 掃描,掃描結束后將動脈期、靜脈期GSI 數據傳輸到AW4.5 工作站,獲得最佳KeV 單能量圖,進行能譜分析[3]。
CT 能譜分析:將所有數據導入能譜分析中,在最佳KeV 單能量引導下在瘤體內血管之外高密度區域抽取感興趣的區域,采用9 個像素進行分析,將最大KeV 單能量與混合能量圖像病變與肌肉件噪聲進行比較。
文中數據采用SPSS 17.0 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資料采用t 值檢驗,P<0.05 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種圖像噪聲比比值分別為(4.2±1.3)、(1.6±1.5),比較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KeV 單能量圖像與混合能量圖像噪聲比值比較
動脈期、靜脈期兩種疾病患者40-70KeV 單能量CT 值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同時各組單能量CT 值比較也存在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2)。
胃間質瘤患者動脈期碘基物質濃度為(16.5±4.9)mg/mL,靜脈期碘基物質濃度為(17.4±6.8)mg/mL;神經鞘瘤患者動脈期碘基物質濃度為(8.8±3.1)mg/mL,靜脈期碘基物質濃度為(16.1±3.5)mg/mL,詳見表1。

表2 動脈期、靜脈期兩種疾病患者單能量CT 值

表3 患者動脈期、靜脈期碘基物質濃度
胃間質瘤以及胃神經鞘瘤在臨床中的發病率并不高,但同樣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影響,盡早明確診斷能夠讓患者盡早接受治療[4]。以往CT 檢查結果并不理想,疾病誤診、漏診率較高。寶石能譜CT 作為一種新的CT 掃描方式,能夠提供單能量圖像,而最佳的KeV 圖像、碘基物質濃度能夠在一次掃描的過程中完成多種數據分析,不僅節省了掃描的時間,同時也提升了診斷率[5]。
胃間質瘤、神經鞘瘤發病部位均在胃壁,兩者非常容易混淆,若疾病診斷不明確將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6]。胃間質瘤在臨床中也容易被誤診為平滑肌類腫瘤和神經源性腫瘤,隨著免疫組織化學、分子技術不斷的發展,本病的研究也不斷的深入。研究發現,胃腸道間質瘤多來源于胃腸道壁、腸系膜間葉源性腫瘤,CD117、CD34 過度表達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7]。
胃神經鞘瘤較比胃間質瘤更為少見,其主要來源于胃腸道壁肌間神經叢神經鞘細胞中,且多呈梭形多邊形表現[5]。胃腸道神經鞘瘤超微結構非常特殊,免疫組織化學細胞質S100 蛋白以及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呈現強陽性反應,CD117、CD34 則會出現陰性表達,此外,肌源性標記物、肌動蛋白等組織也會呈現陰性表達[9-10]。采用能譜CT 能夠更好的辨別患者病灶部位病理表現。
我院患者病灶均經過病理檢查證實位于黏膜下和漿膜下,從病理結果中也可以看出,胃神經鞘瘤腫瘤的體積較小,但胃間質瘤的體積非常大,寶石能譜CT 的檢查結果也與病理診斷基本相符。寶石能譜CT 能夠為臨床提供噪聲比,結果顯示:兩種圖像噪聲比比值分別為(4.2±1.3)、(1.6±1.5),比較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胃間質瘤和神經鞘瘤的噪聲比明顯不同,而噪聲比對最佳KeV 圖像的生成有著直接的影響,尤其是在動脈血管中,其能夠更好的對瘤體內血管進行提示,更有利于血管的分辨[11-12]。降低了由于血管分辨不清導致的誤診、漏診率,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更好的依據。
動脈期、靜脈期兩種疾病患者40-70KeV 單能量CT 值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同時各組單能量CT 值比較也存在明顯差異,進一步證實了,能譜CT 能夠對胃神經鞘瘤、胃間質瘤進行鑒別診斷。胃間質瘤和神經鞘瘤動脈期碘基物質濃度較比靜脈期來說更具有臨床意義,其在動脈期出現的強化影也是胃間質瘤特有的征象,神經鞘瘤并不會出現,能夠依據此點對疾病進行鑒別[13-15]。
總的來說,能譜CT 能夠針對胃間質瘤、胃神經鞘瘤疾病進行鑒別,提升疾病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提供可靠診斷依據,可以將其作為患者疾病診斷以及鑒別診斷的首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