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申良榮
(1.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2.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在兒科的臨床治療中,靜脈輸液是一種常見治療方法且及其重要。有研究指出,有超過 50%的住院患者需要采用靜脈治療的方法[1],而患兒在診療過程中曾有過輸液經歷占80%以上[2]。2011 年,楊紅梅等[3]對國內某醫院的調查顯示住院患者的靜脈輸液率高達 88.9%。而85%的患兒在進行治療時,均有輸液環節,這是兒科中極為普遍的一種治療方案[4]。兒童年齡較小,血管較細配合度較低,并且兒童好動在輸液過程中的輸液風險高于成人。根據國際通用留置針規范留置時間為3d-5d[5],因此本文對于住院第4 天且留置靜脈留置針的患兒進行調查,及時發現住院患兒輸液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為采取針對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據,確保輸液安全。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對2019 年7 月至2019 年11 月在某三甲醫院兒科入院后留置靜脈留置針第四天的患兒家屬,采用統一的調查問卷進行現場調查和有關數據收集。總共調查人數為450 例。回顧患兒住院期間靜脈留置針的使用情況,包括液體外滲,外滲的程度,是否有回血,貼膜的卷邊以及留置針有無意外脫出。
所有資料采用Excel 2019 建立數據庫,使用 SPSS 22.0 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頻數和構成比,秩和檢驗及Spearman 相關分析。
本次橫斷面調查顯示,對450 例住院患兒在住院期間留置靜脈留置針的情況分析。無陪同孩子輸液經歷264 例,有陪同孩子輸液經歷186 例。不同年齡組中,6-14 歲的患兒較多有177 例,3-6 歲患兒136 例,其次1-3 歲患兒及29 天-1 歲的患兒分別是93 例、44 例。患兒輸液部位多位于手背,靜脈留置針回血率較高為60.67%,固定貼膜卷邊率29.33%,液體外滲率11.11%。(其中患兒一級外滲43 例,二級外滲7 例),留置針有意外脫出率5.11%。
在留置靜脈留置針負性評價指標中29 天-1 歲的患兒液體外滲率為13.63%,留置針回血率為81.82%,貼膜卷邊的發生率為45.45%,均高于其他3 組的患兒。這與患兒年齡較小、皮膚嬌嫩、血管較細、自我控制能力差、輸液中體位變動有關[6]。也與藥物刺激,患兒血管壁內皮細胞發育不成熟,對局部刺激的防御能力差有關,這都極易增加留置針留置風險[7]。加之患兒皮下脂肪厚,早期液體外滲不易及時發現,部分住院患兒不能表達自己的不適,因此在兒科病房中留置靜脈留置針的風險隱患及護患糾紛高于成人科室。在1 歲-3 歲的患兒中靜脈留置針意外脫出率為9.68%高于其他3 組,此時患兒處于幼兒期活潑好動,或因哭鬧掙扎導致留置針脫出(見表1、表2、表3)。

表1 一般資料(n=450)

表2 住院患兒靜脈留置針使用情況(n=450)

表3 不同年齡組靜脈輸液情況
患兒在無陪護經歷的陪護者照顧下靜脈留置針負性事件發生率均高于有陪護經歷的陪護者照顧下的患兒。患兒家屬的陪護經歷與靜脈留置針液體外滲、回血、固定貼膜卷邊以及留置針有無脫出的單因素結果顯示,有無陪護經歷與患兒液體外滲及回血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固定貼膜卷邊以及留置針意外脫出無統計學意義(P>0.05)。spearma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陪護者有無陪同孩子輸液經歷與液體外滲、回血存在微相關,相關系數為0.139 、0.156 相關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固定貼膜卷邊、留置針脫出的相關性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5)。

表4 陪護者有無陪同孩子輸液經歷與液體外滲率.回血率.卷邊率.留置針脫出率(%)的比較(n=450)

表5 陪護者有無陪同孩子輸液經歷與液體外滲.回血.固定貼膜卷邊及留置針脫出的相關分析(n=450)
靜脈留置針又稱靜脈套管針,因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長,血管受到刺激較小在兒科患兒中受到廣泛應用[8]。而在臨床使用的過程中會因各種原因導致靜脈留置針留置失敗,從而縮短留置針的使用時間,增加患兒痛苦。留置針延長管內肉眼可見的血液稱為回血[9],在患兒留置留置針過程中最常見。不同程度的回血嚴重影響了留置時間和治療效果,甚至產生血栓,危及患者生命[10]。液體外滲的表現為局部組織腫脹,以穿刺點為中心的紅暈,輸液血管的條索狀靜脈炎或顏色蒼白[11]。靜脈輸液外滲,不僅導致患兒局部軟組織或皮膚損傷,而且會加重患兒疼痛[12]。如果藥物處理不當,輕者易引起局部紅腫、硬痛、靜脈炎;重者則會導致周圍組織壞死,甚至功能喪失[13]。留置留置針期間固定貼膜黏貼不牢固,周圍貼膜邊卷起在患兒活動過程中極易導致固定貼膜撕裂,從而導致留置針脫出。因此為降低患兒留置靜脈留置針負性事件的發生,延長靜脈留置針的使用時間,減輕患兒疼痛極其重要。
日常中陪護者缺乏陪護經驗,對輸液知識了解甚少,對患兒的關注度較低,不能及時發現患兒留置靜脈留置針期間存在的隱患,也無法判斷是否有風險。申良榮[14]等人研究結果顯示陪護者整體的輸液知識相對欠缺,健康教育的渠道在宣傳方式、方法上形式單一。因此對于無陪護經歷的陪護者加強相關知識的宣教及其重要。采用多元化的知識宣教,建立全面系統的健康教育體系,為陪護者提供多種獲取知識的途徑,降低患兒留置靜脈留置針的風險,保障患兒輸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