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茂琪,曾洋洋,朱清文,陳冰,袁萍,劉容,荊嫄
(樂山市人民醫院,四川 樂山)
2019 年12 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現已證實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2]。截至2 月12 日24 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報告確診病例52526 例,累計死亡病例1367 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5911 例,現有疑似病例13425 例[3]。在突發的重大災害面前,參與應對公共事件危機的護理人員更加有限,因此,從臨床各科室抽調支援的護理人員大多沒有應對經驗和足夠的準備,面對公共事件危機時會出現心理功能紊亂[4]。在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不僅承擔大量的護理工作,還有被感染的危險、需要特殊防護,因工作性質原因需要被迫隔離、遠離家庭,可能出現患者不配合治療等。在這樣極特殊的環境下,護士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本研究通過對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的調查,探討2019-nCoV 這一特殊疾病給護士造成工作壓力的壓力源,為2019-nCoV 臨床一線的護理人員減輕工作壓力、提高護理人員身心健康水平和護理工作質量,從而保護好我們的臨床一線護理人員,避免護理人員出現感染,促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提供保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西南地區3 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84名2019-nCoV 臨床一線的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取得執業資格的注冊護士;②從事2019-nCoV臨床一線的護理人員;③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進修護士;②實習護士。
樣本樣的確定:采用樣本粗略估計法,樣本量為變量數的5-10 倍[5],再考慮20%的失訪量。本研究一般資料8 個變量和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量表5 個變量共納入13 個變量,樣本量應在78-156 之間。最終納入本研究的2019-nCoV 臨床一線的護理人員為84 人。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表
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職稱、科室、此次應急工作所擔任的崗位和此前是否參加過應急救援。
1.2.1.2 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量表
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參照王妤的中國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6],結合2019-nCoV 疫情,自行設計問卷。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量表由31 個條目組成,分為防護方面壓力源7 項;社會情感方面壓力源6 項;護理工作方面壓力源8 項;環境方面壓力源5 項;患者方面壓力源5 項。心理壓力程度采用1-4 級評分方法,分數越高,表明引起的壓力程度越大。本研究小組邀請了包括護理專家、心理學專家、感染學專家和統計學專家對量表內容進行了審查。在正式測試前選擇20 名研究對象測試了本量表的信度,此量表的Cronbach’sα 系數為0.952。
1.2.2 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采取問卷形式,匿名填寫。首先向各醫院護理管理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及意義,獲取管理者的同意與支持,在護理部調取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的名單及個人資料,從中抽取符合納入標準的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再由管理者向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轉達,獲取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統一指導語對其進行指導與培訓,最后進行問卷發放,對于問卷填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管理者與調查者及時予以解答,采取問卷星的形式進行調查。
1.2.3 質量控制
研究開始之前,首先要取得各調研醫院護理部的同意;向各個醫院的護理管理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及意義,并獲取支持;嚴格按照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選擇研究對象;正式調查前進行預調查;采用統一指導語,問卷星設置規定填寫時間。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描述。
2.1 問卷完成情況
本研究采用問卷星問卷調查法,共收到102 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18 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84 份,有效回收率為82.4%。
2.2 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工作主要壓力源,包括五大方面按壓力水平從高到低排序和各方面壓力源前3 項,見表1。
2.3 一般資料及不同組別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比較,見表1。
3.1 本研究顯示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處于中上水平,壓力源從高到低依次為:社會情感方面、患者方面、防護方面、環境方面、護理工作方面。造成壓力最大的影響因素前三位為:防護物資緊缺、家里人為自己擔心、正值春運期間人流量大病毒傳播速度快。

表2 不同組別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比較
3.2 心理疏導緩解社會情感方面壓力源
為避免交叉感染,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必須接受隔離生活,遠離親人和朋友、原有的工作、生活節奏被打亂,很難迅速適應。與外界的溝通受到較大的限制,對緊張性生活事件具有良好緩沖作用的社會支持系統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每日通過視頻或文字與家人溝通,讓隊員緊張的心情放松下來,幫助睡眠。高的社會支持總是伴隨著良好的心身狀況,保持良好的心境,使人們免受或較少地受到壓力事件的影響。
3.3 加強健康教育緩解患者方面壓力源
現代社會網絡信息傳遞發達,重大事件發生后官方如未在第一時間通報,很多未經證實的信息就容易傳播,引起恐慌。因此,對于重大事件的發生應以官方發布的信息為準,保證信息暢通,減少患者和醫院內醫護人員的恐慌和猜疑,增加大家對未知事件的了解和應對方式,緩解恐懼和焦慮心理[7]。增加完善健康教育和宣教的內容和形式,加強患者及家屬對2019-nCoV 的掌握程度,緩解患者和家屬的焦慮情緒。
3.4 做好防護物資管理和操作培訓,緩解防護方面壓力源在有序充分的準備下,通過及時規范的防護培訓,有力的物資保障、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制定、積極的心理疏導,相信全國醫護人員早日打贏這場攻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役[8]。
3.5 不同性別、文化程度和工作崗位護理人員的壓力源及壓力水平均沒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和此前是否參加過應急救援護理人員的壓力源及壓力水平均具顯著性差異。其中26-40 歲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工作年限在2 年及以下護理人員壓力水平明顯低于其他組別;主管護師工作壓力水平明顯高于其他職稱護士;已參加過應急救援(如:SARS、H7N9、汶川地震、宜賓地震等)的護士在防護方面、社會情感方面和護理工作方面壓力源明顯低于此前未參加過任何應急救援的護士。醫院管理者可以從以上方面中進行重點干預。

表1 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源及壓力水平
敢勇敢,敢奉獻,敢作戰。面對疫情,無數醫務人員滿腔熱血,投入工作。在她們勇往直前時,作為醫院管理者,應從關鍵點入手,更加切實有效地降低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讓她們從容面對,輕裝上陣,盡快適應應急救援工作,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作為2019-nCoV 臨床一線護理人員,應規范操作,盡量避免醫護人員感染,保護自己,更是保障患者健康,促進早日戰勝疫情。